如何保持右后輪胎胎壓穩定?
要保持右后輪胎胎壓穩定,您可以這么做。
先得清楚自家汽車的胎壓值范圍,通常能在汽車說明書、右側右門框或者駕駛座旁的抽屜等地方找到,胎壓分空載和滿載,單位一般是 PSI 。
打氣前要測量一下胎壓,因為輪胎氣一般不會輕易漏掉,除非被釘子扎破,所以先摸摸輪胎有沒有釘子。
要是胎壓在空載和滿載胎壓之間就不用打氣,低于空載就得打,高于滿載得放氣。但記住測量和打氣要在冷胎狀態下進行,剛行駛過的熱胎測量、打氣值不準。
打氣工具可以選手動、電動的,有的電動氣壓泵帶胎壓計還能插電,也能用自行車打氣筒,只是會累點,氣筒打氣每 15 下大概上升 0.1PSI ,手動打氣適合少量補氣,還能當健身。
手動打完氣后要再次測試胎壓,沒帶胎壓計就用單獨的胎壓計測,胎壓表得質量好、計量準,最好有計量證書,可以在 4S 店打氣后用自己的胎壓表對比下結果。
冬天輪胎氣壓在 2.2 到 2.4bar 就行,因為橡膠會熱脹冷縮。
要是行駛中有跑偏、方向盤沉重、輪胎單邊磨損等就得調整四輪定位。
為延長輪胎壽命要定期換位,一般每 8000 到 10000 公里調一次,磨損不規則也要提前調。
每月或長途旅行前要檢查胎壓包括備胎,冷胎狀態下檢查最準。
以吉利星越 L 為例,拉開主駕駛位車門后,在車身 B 柱這側,就印制有胎壓標準。其中半載標準胎壓(坐 2 個人)為 230kPa,也就是 2.3bar,滿載胎壓則達到 250kPa,即 2.5bar 比較合適。
當然這個標準也得結合實際的室外溫度決定。像冬天,實際胎壓要比標準胎壓高 0.2bar 為宜;而夏天,實際胎壓則要比標準胎壓小 0.1bar 為宜。
要是右后輪胎氣壓不足,先觀察輪胎是否還能支撐車輛行駛,如果可以,盡快前往最近的輪胎修理店進行處理。
如果胎壓已經低至無法繼續,可以用車輛配備的車載充氣泵暫時充入少量空氣,然后盡快尋求專業的修理服務。或者更換備用輪胎,然后前往修理點進行修復。
一般車輛的正常胎壓范圍為 2.2 - 2.5 bar。夏季時,由于高溫的影響,可能需要適當降低,但不超過上限;滿負荷行駛時,應按照上限,否則保持下限。
由于前輪承擔較大的負載,其胎壓通常比后輪略高 0.1 bar 左右,以確保更好的行駛穩定性。
備用胎由于不經常使用,建議氣壓設定得稍高一些,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仍能正常使用,一般應高于 2.5 bar。
在充氣時,請考慮輪胎的溫度,因為涼胎與熱胎的胎壓會有 0.2 bar 左右的差異,確保測量時的準確性。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