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有何創新?

小米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有諸多創新。

其一,創新結構設計全方位保障電池安全。采用全行業首發的 CTB 電芯倒置技術,極端情況下能量定向向下釋放,結合無孔化電池上蓋設計和 6 重冗余排煙通道,最大程度保證乘員艙安全。還釋放了 7mm 縱向空間,優化駕乘體驗。此設計不是簡單顛倒,而是結構、工藝和導電材料的全面創新,如特制開發低電導率冷卻液,解決冷卻液意外泄露風險,還解決了電芯倒置導致的電解液浸泡關鍵機械部件穩定性挑戰。

其二,具備 14 層硬核物理防護設計,底部 8 層防護確保電池包遭子彈射擊仍完好無損。

其三,采用創新的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完美結合,提升整車強度,為乘員艙提供更多空間,行業首創的 CTB 倒置電芯及泄壓閥設計,能在極端情況快速釋放能量保障乘員安全。針對電芯倒置帶來的問題,定制大分子耐高溫電解液,解決電解液工作溫度升高、壽命下降問題,采用航空級耐腐蝕材料解決泄壓閥倒置加速腐蝕問題,使電芯使用壽命超 15 年。

其四,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最高電壓達 871V。自研 C2B 一體化電池技術,與寧德時代合作,把電池包做到車身一部分,提升整車強度,降低汽車豎向高度,節省乘員艙空間,電池包體積效率 77.8%,全球最高,可延展性強,能裝 150 度電、續航 1200 公里。采用行業最嚴苛電池安全標準,55℃滿電水冷系統不工作時無明火、無熱蔓延。具備 17 層高壓絕緣防護、雙層大面積水冷、氣凝膠隔熱材料、三層頂部支撐等 14 層硬核防護,車云協同安全與系統每秒檢測電池 800 多個信號,電池管理軟件通過最高等級功能安全,緊急情況 4 毫秒內切斷電源。經歷千余項安全測試,測試項目數為國標 20 倍,可靠耐久度測試時長為國標 96 倍,首發業內首創電芯倒置技術保護乘員艙安全,自建電池包工廠保證性能品質,申請 132 項專利,獲授權 65 項。

其五,解決冬季低溫續航痛點,采用更高效雙模熱泵,有專熱專供和一熱多供兩種模式,零下 15 度不用開加熱器,還有三熱源主機加熱技術,電池包加熱最大功率達 18 千瓦,零下 20 度仍能工作。此外,SU7 系列電動車電池包設計出色,標準版搭載弗迪刀片電池,Pro 和 Max 版本分別配備寧德時代神行電池和麒麟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突出,低溫性能佳。電池包氣壓監測系統保障安全,內部有精巧縱向支架提供支撐,液冷板設計提高傳熱面積,絕緣處理精細,BMS 全面升級,通過智能軟件算法實時監控電池性能參數,提供最佳充電策略,未來電池技術還將持續優化。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29.99-39.99萬
獲取底價
標致408X
標致408X
15.37-17.97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阿維塔方向盤改成圓的在改裝過程中存在諸多技術難點。一方面,要確保新的圓形方向盤與車輛原有的電子系統完美兼容,像轉向助力、儀表盤信息顯示等功能都需正常運作。另一方面,安全氣囊的適配是關鍵,改裝必須保證氣囊能在關鍵時刻正常彈出,保障駕乘人員安全
開奔馳在高速上穩定性出色。奔馳向來以豪華舒適聞名,其強大的懸掛系統,能有效過濾路面顛簸;舒適的座椅設計,讓駕乘者長途駕駛也不易感到疲勞。同時,先進的穩定控制系統等安全技術,為車輛穩定行駛保駕護航。此外,奔馳不同車型在高速上也各有亮點,像 G
輪式制動沒有普及,主要是技術成熟度、市場接受度、成本經濟、法規標準及認知普及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輪式制動技術可能還需深入研發才能確保成熟可靠;市場對新技術的接受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另一方面,傳統鼓式剎車有效且成本低,缺乏更換的
奧迪 Q7 比奧迪 Q8 稍大一些。從車身尺寸來看,奧迪 Q7 長寬高分別為 5067mm、1970mm、1712mm,軸距達 2999mm;而奧迪 Q8 長寬高為 5006mm、1995mm、1704mm,軸距是 2995mm。由此可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