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哪些部件容易損壞需要修理
汽車容易損壞需要修理的部件不少。
輪胎就是其中之一,它直接與地面接觸,路況和駕駛習慣都會影響其壽命。復雜路況下行駛,輪胎磨損快,駕駛時來自墻壁的滯后或沖擊易導致輪胎鼓包或破裂。一般正常使用,輪胎壽命 3 - 5 年或 8 萬公里,駕駛環境和習慣不好得提前更換,否則有爆胎危險。
剎車片也容易損壞,通常汽車行駛兩三萬公里更換一次。使用剎車時若發出嘶嘶響聲,要及時更換,很多剎車失靈事故都與剎車片有關。
減震器在路況差時磨損加劇,濾震性能變差會影響操控性,正常 8 - 10 萬公里更換,惡劣環境要提前檢查更換。
濾清器包括空氣濾清器和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行駛 2 萬公里更換,機油濾清器 5000 公里更換,不必每次保養都換。
車燈就像家用燈泡,會突然滅掉或慢慢變暗,日常開車前要檢查,發現損壞及時維修。
電瓶若操作不當容易虧電甚至報廢,看電量指示器,綠色電量足,黑色要充電,無色或淺黃色電量基本用完。
油封是易損件,車上油缸有劃痕、液壓系統壓力過大或液壓油有污染物等會造成油封磨損,要及時更換,價格不貴。
油底殼在底拖時易受損,有需要可套保護板。
密封件如油封、氣門室蓋墊等多由橡膠制成,車輛行駛里程增加,發動機長期高溫發熱會加速橡膠老化,導致發動機和變速箱漏油漏水,不及時更換會出嚴重故障。
汽車的各種濾芯,包括機油、燃油、空氣濾芯,使用后會被污垢雜質覆蓋,雜質堆積過多會失去過濾效果,導致油耗增加、發動機動力降低等問題。
火花塞給汽油發動機氣缸點火,發動機環境惡劣易出問題,如積碳過多、過熱燃燒、外力破壞等,駕車時出現怠速不穩、動力減弱、啟動困難或怠速無故熄火等要檢查更換。
正時皮帶是發動機配氣系統重要組成,橡膠制品不耐用,損壞會致發動機不能正常運轉甚至損壞氣缸蓋需大修。
雨刮器使用頻繁,檢查時留意動作是否流暢、有無雜音、刮擦是否干凈,有老化開裂等要更換,暴露在外易老化影響行車視野和安全。
排氣管在車底易受損,檢修時要查看,帶三元催化器的更要細心檢查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