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集團的歷史起源是什么
豐田集團的歷史起源可追溯到 1896 年,當時 29 歲的豐田佐吉發明了“豐田式汽動織布機”。
這臺織布機是日本第一臺不依賴人力的自動織布機,能讓一名工人同時照看 3 至 4 臺機器,大幅提高了生產力。
豐田佐吉的長子豐田喜一郎對世界工業格局興趣濃厚,尤其是汽車。1929 年底,他親自前往歐美考察汽車工業,深受震撼。
1933 年,他在“豐田自動織布機制造所”設立汽車部。1935 年 8 月,在同學隈部一雄從德國買回一輛德國 DKW 牌前輪子驅動汽車后,經過兩年的拆裝研究,豐田造出了一輛 GI 牌汽車,這是第一輛豐田汽車。該車采用二沖程雙缸發動機,車身木制,車頂皮革縫制。
1934 年,豐田喜一郎決定創立汽車生產廠。1937 年,“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成立,初始資金 1200 萬日元,員工 300 多人。
1950 年 4 月,豐田汽車銷售公司成立。同年 6 月,朝鮮戰爭爆發,美軍的巨額訂貨推動了豐田的發展。
1974 年,豐田與日野、大發等 16 家公司組成豐田集團,并與 280 多家中小型企業建立協作網。
1982 年 7 月,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和豐田汽車銷售公司重新合并,更名為豐田汽車公司。
二戰期間,豐田為軍隊生產大量卡車。戰后豐田經歷一系列變革,不斷推出新車型,如 1955 年的 Crown 皇冠車型、1966 年的 Corolla 花冠車型等。
同時,豐田不斷拓展業務,在全球多地建立獨資或合資企業,推進國際化和本土化戰略。
1997 年,豐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確立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2003 年,推出雷克薩斯品牌,鞏固在豪華車市場的地位。
如今,面對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化的轉變,豐田也在加大研發投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