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控制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線控制動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踏板上的傳感器檢測踏板行程和力度,轉化為電信號傳給控制單元,通常是 ECU。控制單元接收后,分析車速、方向盤轉角、輪速等車輛行駛狀態,識別制動意圖,算出每個車輪最佳制動力。
然后給伺服機構發指令,伺服機構按指令通過電信號控制制動器,制動器通過摩擦等方式阻止車輪轉動實現制動。這當中,伺服機構有液壓、氣壓或電動等形式,取決于制動系統類型。
線控制動系統靠精確的傳感器檢測、控制單元計算和伺服機構快速響應,實現精確控制,讓制動響應快、精度高,過程更平穩安全。
它還有輔助部件,像真空泵、主缸壓力傳感器、真空助力器、液壓制動卡鉗、電子駐車制動系統 EPB 制動卡鉗、輪缸壓力傳感器、制動盤、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一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和高效性能。而且通常有應急控制模式,部件失效能切換,確保一定程度工作,提高安全性。
線控制動通過線路傳輸控制信號到制動器件,電信號經電線等傳輸,要解碼轉換準確操縱制動器件。制動器件有制動盤、制動鼓、制動片等,控制方式有電磁、液壓、氣動等,不同方式適用不同車輛和工況。
剎車系統要能動態調整,常見方法有反饋、模糊、自適應控制等,能減少制動距離,提高剎車平衡和穩定。
線控制動系統組成有傳感器與控制器,傳感器獲取車輛速度、加速度、轉向角等狀態信息,控制器處理信號生成控制信號。作動器把控制信號轉成物理動作,像電磁閥、液壓泵、氣缸等,剎車器件直接影響性能效果。
關鍵技術有傳輸與轉換,包括電氣、光纖傳輸等,轉換技術要穩定可靠。制動力分配技術根據車輛狀態工況分配控制制動力,有前后輪、左右輪、動態分配等。
線控制動分機械式和液壓式。機械式通過電子信號直接操控剎車,靈敏響應快,系統輕便穩定,無液壓油泄露問題。液壓式在傳統液壓基礎融入電子技術,用制動液傳輸動力,制動高效成熟。
市場上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用真空助力,靠電子真空泵 EVP 獲真空源,二是放棄真空助力器,用電子助力器,線控制動系統直接建壓。
新能源車型為提高續航有制動能量回收系統,車慣性帶動電機運轉,產生反向扭矩和電能充電。能量回收策略有踏板、疊加式和協調式等,博世協調式 iBooster+ESP HEV 系統能幾乎 100%回收制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