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管理中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電動車管理中保障消費者權益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是強化監督檢查,明確監管工作重點和要點,加大對電動車銷售單位的檢查力度,查看其是否落實進貨驗收制度,在售電動車有無 CCC 認證標志且是否真實有效,有無合格證明,是否存在銷售來源不明、不合格、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和質量標志等問題產品。
其次是加強監督抽查,依照抽檢工作計劃對電動車進行質量抽檢,對不合格產品依法處理和查處。
再者要加強宣傳引導,對銷售單位進行產品質量安全和政策法規宣傳教育,提升其守法經營意識,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提醒告誡書規范經營行為。
另外,《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條件》從四方面保障消費者權益,包括建立完善的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鋰離子蓄電池使用及回收風險說明及維護保養知識,加強經銷商管理抵制違規篡改行為,隨車搭配或贈送的頭盔需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電動車生產企業的審核和監管,嚴格遵守質量標準,對違規生產企業依法處罰,甚至吊銷生產許可證,限制質量問題頻發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增加抽查頻率和范圍,嚴禁銷售問題車輛,加大質量問題處罰力度,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維權渠道。
加強對電動車銷售環節的監管,銷售商要對車輛進行質量檢測并提供真實產品信息,規范銷售合同,明確雙方權益和責任,追究銷售不合規車輛商家的法律責任。
通過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保障消費者權益,建立企業信用檔案,記錄和公示其質量問題處理情況等,對有信譽問題的企業給予限制或懲罰。
加強消費者教育和權益宣傳,通過多種渠道向消費者宣傳購買注意事項和維權方法,普及法律知識,提高維權意識和能力。
昌平區市場監管局與區交通局攜手,對轄區內電動車經營主體展開全面檢查,重點檢查電池“一車一電池”制度和進銷存查驗臺賬,向商家強調安全責任。
奇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對轄區電動車銷售點進行執法監督檢查,檢查電動車進貨渠道等,查處違規電動車產品,要求經銷商遵守法律法規,及時協助辦理注冊登記手續。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