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懸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氣懸架的工作原理是借助空氣壓縮機形成壓縮空氣,并將其送到彈簧和減振器的空氣室中,從而改變車輛的高度。
大多數配備空氣懸架的車型,在前后輪附近都設有離地間隙傳感器。行車電腦會根據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判斷車身高度的變化,然后控制空氣壓縮機和排氣閥,讓彈簧自動壓縮或伸展,實現減震效果。
空氣懸架在不同行駛狀況下有不同表現。高速行駛時能自動硬化,提升車身穩定性;長時間在不平坦路面低速行駛,行車電腦會軟化懸架,增強舒適性。比如高速轉彎時,外輪的空氣彈簧和減震器會自動變硬,減少車身側傾;緊急制動時,電子模塊會加強前輪彈簧和減震器的硬度,減少車身慣性前傾。
空氣懸架控制的內容通常包括車身高度、減振器衰減力、彈簧彈性系數等。比如車高控制分標準、升高和只升高后輪三種;減振器的衰減力控制分低、中、高三擋;空氣彈簧的彈性系數分軟、硬兩擋。
傳統的空氣懸架控制采用機械高度閥,通過閥門開啟調節對空氣懸架氣囊的充放氣,保持車輛恒定行駛高度。現在電子控制逐漸取代機械控制,不僅提高了操作舒適性和反應靈敏度,還能附加很多輔助功能。像奧迪 Q7 的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主要由阻尼可變的減振器、內部裝有壓縮空氣的空氣彈簧、一系列傳感器、電子控制裝置、執行裝置、空氣壓縮機和一系列控制閥件等組成。系統根據高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身高度,當車身高度變化時,能依據算法自動對彈簧氣囊充氣或放氣,使車身維持在設定高度,保證空氣彈簧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在車身升高過程中,比如乘員人數或裝載質量增加使車身高度下降,控制單元監測到后打開升閥,壓縮空氣進入空氣彈簧讓車身上升,高度恢復到設定值時關閉電磁閥。車身降低時則相反,控制單元打開降閥,彈簧內空氣排出使車身下降。此外,還有通過蓄壓器和壓縮機提高平衡位置以及降低平衡位置的調節方式。車速高于 30km/h 時,加注蓄壓器,蓄壓器壓力比待調節空氣彈簧中的壓力高出約 3bar 時才用于調節。也可通過壓縮機產生壓力調節,還能實現平衡位置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