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新車的智能科技應用程度怎樣?
廣州車展上的新車在智能科技應用方面表現出色。
凱迪拉克 LYRIQ 配備 33 英寸環繞式超視網膜屏幕,嵌入高通 8155 芯片,支持 5G 高速互聯,輔助駕駛在北美市場相對成熟,國內因法規表現稍保守。
寶馬 iX 搭載全新 BMW iDrive 8.0 輔助駕駛系統,能通過實際駕駛場景學習優化,滿足個性化需求,且是品牌首款應用 5G 車聯網和車載千兆以太網的產品。
小鵬 G9 采用雙激光雷達方案,可提升智能駕駛精準度和場景識別能力,還將搭載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細節待新車上市披露。
沙龍機甲龍在輔助駕駛層面,4 顆激光雷達、雙華為 MDC 計算平臺加持、400TOPS AI 算力等顯示出強大性能,其電子電氣 EE 架構采用超前的域控制理念。
威馬 M7 搭載 3 個激光雷達和 7 顆 800 萬像素攝像頭,由 4 顆 Orin-X 自動駕駛芯片處理數據,智能座艙有自定義場景編輯 SOA。
極狐阿爾法 T5 車機搭載高通驍龍 8155 芯片,15.6 寸大屏帶來出色視覺體驗,支持多種場景功能,智能泊車系統精準且高效。
起亞 EV5 遵循全新設計理念,基于專用平臺開發,具備多種優勢,有不同續航車型滿足多元需求。
北京現代第十一代索納塔和第五代勝達外觀內飾獨特,動力配置豐富,支持個性化功能。
華為鴻蒙智行的智界 S7 和問界 M9 搭載多項科技,智能表現力吸睛。
凱迪拉克全新 IQ 銳歌性能優化,搭載超級輔助駕駛系統。
零跑 C10 設計獨特,空間利用率高,座椅舒適。
在智能座艙領域,華為鴻蒙座艙 4.0 加持的車型、搭載高通驍龍 8295 芯片的車型等備受矚目。
高階智駕領域競爭激烈,城市智駕進入開城競速階段,部分企業力推“無圖”技術路線,也有企業堅持高精地圖方案。
中國自主品牌在新一代智能化電動化技術上不斷突破,比如吉利新車引入 AI 大模型技術,長安的固態電池將量產。
總之,廣州車展新車智能科技應用水平較高,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和更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