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什么時候需要做四輪定位
當新車跑 3000 公里左右,每半年或車輛行駛 10000 公里(先到為準),更換或調整輪胎和懸架系統,汽車懸掛部分和車軸拆卸后重新裝配,更換轉向系統和零件,直行時方向盤不正,車輛直行會偏向一側,轉彎時方向盤過重或不能自動調節,運動時感覺車身晃動或漂浮,輪胎異常磨損,事故車修好,更換輪胎后車輛跑偏,底盤修復后,換輪胎、發生車輛碰撞等事故后,輪胎一側過度磨損,車輛行駛時方向盤很重,車輛嚴重跑偏,車輛行駛性能受影響,行駛 2 萬公里或 1 年后,因事故造成底盤及懸架損傷,輪胎出現磨損異常,車梁及車橋懸架零件被拆下,汽車有跑偏狀態,車子受過較大規模碰撞以及傷及輪胎的事故時,就需要做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原理是通過調整懸掛系統,讓車輪在各個方向角度恢復原廠良好狀態。現在用四輪定位儀,把車開上定位設備舉升機,在四個輪圈裝紅外感應標靶,系統根據紅外傳感器檢測輪上標靶,按軟件提示操作,鎖住方向盤和剎車,再根據電腦提示調懸掛相應螺絲到出廠狀態。
要注意,換輪胎、拆卸車輪、輪胎換位一般不用做四輪定位。爆胎后,如果輪胎受過大沖擊爆胎,有必要做定位,做定位前先查懸掛結構有無變形;正常行駛中輪胎沒受外力沖擊爆胎,基本不用做四輪定位。
一般需要做四輪定位主要原因是懸掛受過大外部沖擊變形,車輛使用久懸掛襯套磨損致懸掛角度改變,更換懸掛零件。四輪定位不是萬能的,像碰撞致車輪錯位伴懸掛部件變形,得先復原變形部位再做定位。而且做四輪定位不用換新輪胎,非獨立懸掛因車輪與懸掛位置固定無法調節,所以不用做四輪定位。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判斷二手車適合的保險種類,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要先明晰車輛真實狀況,像是車齡、里程數、車況等,這些因素會影響保險類型與保額的選擇。同時,不同保險公司在費用、保障范圍和賠付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應仔細比較。常見的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等險種
全新一代瑞虎7的油耗因車型和駕駛工況不同有所差異,整體處于同級別合理水平。從車型看,1.5T 手動擋車型百公里油耗約 7 升,自動擋約 8.1 升,1.6T 車型約 8.4 升。在駕駛工況方面,城區擁堵時油耗可達 9 - 10 升/百公里,
林肯汽車報價中的優惠政策頗為豐富,不同車型優惠各有不同。像林肯飛行家清理現款庫存車優惠高達 10 萬元;林肯 Z 最高直降 4.05 萬,部分地區優惠幅度更大;林肯冒險家燃油版優惠 3.6 萬元,多地 4S 店優惠 2 萬元左右且有購車豪禮
長安藍鯨發動機量產熱效率可達 44.28%,儲備熱效率為 47.03%。這一出色成績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眾多先進技術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 500bar 燃油噴射壓力系統、高行程缸徑比設計、150mJ 點火技術等,這些技術相互配合,讓藍鯨發動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