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曬摩拜騎ofo?我們體驗了分時租賃汽車
作者:騷男 標簽:分時租賃 摩拜 電動車 2017-10-18 15:26:28
分時租賃這個概念脫胎于共享經濟,在國內被摩拜等一干分時租賃單車玩得風生水起。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都被摩拜、ofo、小藍單車等等一系列的共享單車刷爆了屏,話說我身邊這么多帥哥美女這么多拍美照的場景都是如何突然間蹦出來的老子怎么不知道!!!
好,停。
其實作為一個既玩單車又懂飛機(下期見)的非傳統汽車媒體,對于新的出行方式我們一直都是在重點關注,包括之前的摩拜、ofo以及小藍單車的評測文,我們都是業內最早一批體驗并為大家做出評測的媒體。
當然了,汽車科技媒體,玩單車玩脫了也不好。之前一直在關注知豆電動車的租賃業務,而且我個人也有意向租一臺來玩玩。然而租賃點都在番禺、白云等地。短租不劃算,長租的話半年起,每個月300塊。
不貴對不對?
用電很便宜對不對?
充電樁現在也挺普及了有些公司有些小區都有這東西對不對?
...
然而我交不起那三萬塊的押金...
三萬塊的押金拿到一臺非全新的雙座知豆開半年,老子不如花五萬塊去買臺10年款的二手飛度...
想過像摩拜那樣短租一臺交通工具,計費精確到分鐘,并且能夠在自己的目的地周圍還車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分時租賃汽車。
分時租賃汽車的概念最開始是由car2go在2008年提出的。car2go項目是戴姆勒旗下的汽車共享項目,由奔馳Smart Fortwo組成單程、自由流動式汽車即時共享體系。用戶只需要用app尋找附近可租車輛,通過手機解鎖汽車后按分鐘租用。使用完畢后直接停泊到運營區域內任何一個合法停車點,隨即下車用手機進行付費即可完成租車。
目前該項目在德國柏林、美國華盛頓等城市投入了超過10萬臺Smart,而在國內,目前僅有重慶一個城市有car2go的運營。
沒有Smart那么高咖也沒關系,我們今天來玩玩另一個app——有車。
打開app store或任何安卓應用商店,搜索“有車”,下載安裝app。
臥槽!這租車還能異地還車!還能免費續航!來試試先!
首先,和共享單車app的注冊一樣,這貨需要上傳身份證。除此之外,騎車不需要騎車證,但是開車可是需要駕照的。于是乎,還需要上傳你的駕駛證照片。身份的驗證實測大概需要一個小時,想租車的可要提前驗證完畢噢。
這個app不用押金!一毛錢都不用!
目前正處在推廣期,租車還能有五折優惠。收費方式和出租車一樣是里程+時間的模式,廣州地區目前暫時只有北汽e160電動車提供租賃,折扣后計費方式是1.5元/公里+0.15/分鐘。如果我還是大學生,租個車出城跑個十公里,加上堵車大概也就20分鐘封頂,大概是20塊以內。這已經比滴滴或者打的便宜不少了。
據說后面還要推特斯拉噢,不過僅供VIP用戶。至于這個VIP怎么判定,是充值一定金額還是租多幾次就有呢?
通過地圖可以看到周邊幾個租賃點,看看哪里有車。選定租車點后下單,走起!
租賃點一般都會有充電站。我們所處的大學城gogo新天地二期租賃點處就有一排的充電樁,五六臺e160同時在充電。而實際上,包括沒有在充電的車輛在內,該處一共有八九臺e160,不過在地圖上我們看到的是該點只有兩臺,由此可知,車在充電的時候是不會提供租用服務的。
通過手機上的定位結合車牌號找到租賃車輛,手機app上操作解鎖車門。進入車內后,鑰匙放在方向盤左側的儲物格中,這個在app上會有提示。
這個大屏幕占據了中控臺80%的面積,包括空調控制、導航、藍牙連接等等功能都能在上面操作。導航功能確實很實用,特別是租賃汽車沒有提供手機支架的情況下,車內自帶導航能夠避免邊開車邊看手機導航的情況。藍牙和手機連接后能夠把手機上的歌通過車內音響播放,雖然音質真的很感人。
另外強調一句,北汽啊北汽,空調調節這么重要的功能咱還是得做實體鍵的,不然司機不能進行盲操作,每次調空調都得低頭去看屏幕真的很危險的!!你又沒有某OS系統那么“強大”的語音識別系統,對吧。
關于這車有多能裝,估計也是各位客官關注的問題。我租個車,究竟能拉幾個人多少貨,能不能用來搬家?給幾張圖參考一下。座椅都是原封不動沒調,我173的身高開著剛好,后排的書包是拿來展示前后距離的,隨便丟的不要介意...
尾箱竟然還放了一把傘,可謂是貼心,上面還有有車的logo和二維碼。后排座椅不能完全放平,這個差評。不過尾箱里標配滅火器和一個小型的氣罐。
氣罐用來干嘛的呢?
當然是用來打胎用的!(誤)
可能這里就要有學生黨來問了,我宿舍6個人坐不下怎么辦?
給你三個解決方案。
1、孤立他,不和他玩。
2、
或者把你那不發年終獎的老板打暈丟進去也可以的...
3、乖乖給其中一個舍友叫滴滴吧...
開車感受就不說了,就是一臺純電動車。而且畢竟有車只是個平臺,自己不生產汽車。不過要強調的是,這車有怠速自走功能,這點挺贊。不像某豆,給油才走,特別是在倒車的時候要是控制不好,嗯,挺危險的。
到了最重要的費用環節了!!!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一開始說的計費規則:1.5元/公里+0.15元/公里。
租了車,在大學城走走吃吃,用了半個鐘才走了2公里,費用為9.41元。不貴嘛!
想不想看看到最后我們用了多少錢?
由于要出城去赴阿花的約會,我們選擇了異地還車功能,直接從大學城出發前往廣州塔。
而且路上還順便去了一趟體育西把后備箱里綁著的老板丟到勞動保障局,在路上塞了很久。
結果...
1.5*32+0.15*220=81,再加上一共4元錢的不計免賠和異地還車費用,好吧,沒錯...
不過那最后那個默認選擇的2元錢打賞車務是什么鬼!車務是誰?你給我出來...
總結:
·作為分時租賃汽車,有車的模式擊中的就是那些想自己開車逛某個地方(比如大學城、生物島),或者去宜家掃完貨后怕打車麻煩,寧愿自己租車直接開到地下車庫搬東西上樓之類的有短時間用車需求的人。在滴滴漲價以及專車新規出臺后,分時租賃汽車也會有自己的市場需求。
·不過,在目前電動車續航里程不理想,以及充電速度緩慢的大前提下,我個人認為,分時租賃汽車還是得由傳統燃油車擔當。比如car2go模式,直接在車內放一張加油卡,沒油了自己去加,幾分鐘搞定。
·什么?你怕油卡被上一個租車的人拿走了?
要是油卡和車牌號綁定的話,偷走也沒用啊。
·在租車前就要選擇好取車和還車點,不過比較人性化的一點是,還車點在用車過程中可以隨時改,只是異地還車需要額外加兩塊錢(異地其實說的就是不同網點)。而且,由于由于車輛自帶GPS和GSM通訊模塊,在定位方面非常準確,你只有把車放到指定網點的停車場才能夠完成還車。
偷懶不想開到那里,在路邊就直接還車?對不起,還不了。
·有車的計費規則決定了時間和路程一樣重要,你要是開得快,但是走得遠不便宜;走不遠,但是走走停停也挺貴。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前規劃好路線,計算好時間,結合計費規則大致估算費用,要是打滴滴還更便宜,嗯,你懂的。
最后安利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