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慶鋒: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2.0階段 向世界發出來自中國的最強音
11月4日-6日,2019深圳電動出行展及全球電動出行創新峰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峰會以“智慧中國 · 綠色出行”為主題,由中電聯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充電技術與設備專業委員會、充換電百人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企業參展、800多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出席、3萬多名采購商觀眾注冊參觀,共同聚焦、推動中國新能源出行的發展。在峰會期間,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受邀于11月5日下午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與城市未來出行”論壇上發表題為《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實現新能源汽車的“二次破局”》的主題演講,號召中國新能源車積極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在新能源發展的歷史趨勢下向世界發出來自中國的最強音。
全球車企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革,燃油車目前呈現疲軟態勢,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是大趨勢。中國已連續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且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完成了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的建設,產品日益豐富,技術漸趨成熟。2019年1-9月,北汽新能源銷量達到10009輛;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98382輛,同比增長20.45%,正在全力沖擊10萬輛大關。然而,2019年7月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三個月同比下滑。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測從年初的160萬輛再次下調到140萬輛,同時2018年燃油車市的寒冬也同樣波及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燃油車的“降價潮”對新能源汽車銷售也帶來了沖擊。補貼退坡、里程“虛標”的現象等也在強烈的沖擊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在演講中,連慶鋒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無疑無限美好,但中國新能源車企面臨的生存壓力依然巨大,行業發展進已經進入到了依靠內生動力平穩增長的2.0階段。面對當前經濟升級、消費升級、產品升級的三大變革,只有積極推動“供給側”,才能實現新能源產業的破而后立。各大跨國品牌紛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加快布局,國產品牌更應該充分抓住機遇,積極推動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不久前,北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正式向全球發布北汽自主乘用車全新品牌——“BEIJING”,秉承六十年造車工藝,成功將自身雄厚的傳統車技術與領先行業的新能源技術雙劍合璧,推出以“BEIJING”為品牌的首款純電動中型轎車產品BEIJING EU7,首款概念車illuminate亦正式亮相。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正式完成品牌整合,并歸攏為全新自主乘用車品牌。
他認為,北汽新能源的成功實踐證明,通過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有望有效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三去”,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通過積極適應產業調整期提高新能源車企自身的資源利用效率,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夯實產品的市場競爭基礎。并通過“智能化”“信息化”全面提高生產、管理效能,降低企業成本,以“降成本”應對補貼退坡。同時,認真研究市場,研究用戶痛點,化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充電焦慮,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如,2019年北汽與寧德時代聯合推出的全球首款CTP電池包,比傳統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減少了40%,生產效率提升了50%。北汽斥資二十億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試驗驗證中心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連慶鋒建議中國新能源汽車人“跳出汽車行業,從大格局、大突破的角度來進行認真思考”,積極相應國家對新能源車發展的一系列宏觀調控,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回避新能源泡沫,從深化改革中謀求高質量發展新機遇。不要再僅僅把新能源汽車看為是一種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在推動出行生態變革,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和助力現代城市治理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站在行業的角度,新能源汽車是鏈接整車制造、智能網聯、智慧出行和能源管理四個萬億級市場的最佳平臺和關鍵節點。全球的未來出行,必然屬新能源領域,北汽新能源愿與全國新能源車企一道,在這一歷史浪潮中向世界發出來自中國的最強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