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愛馳汽車緊跟國家大方向 實現減碳目標 踐行“雙循環”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重利好政策大幅提升信心的同時,擘畫出汽車行業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發展藍圖。在兩會期間,新華網采訪了愛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付強。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減碳的重要力量
新華網:碳達峰”、“碳中和”是今年兩會熱詞,而要實現這些目標,新能源汽車產業毫無疑問會發揮核心作用。您怎么看?.
付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階段任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特別要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我們認為,這是快速推動社會經濟全面向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減碳的重要力量,應發揮核心作用。
今年兩會,釋放的信號這么強,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看到,為實現這一目標,除國家頂層設計外,很多代表也提出了諸多有建設性的提案議案,例如,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等不少代表委員提出,關于碳積分結算問題,碳交易市場建設問題,全產業鏈減碳以及推動氫能技術和應用等問題的建議。這些建議都很有針對性,非常好。
作為新能源車企,我們也認為,愛馳汽車除了要在制造過程、產品的使用過程不斷降低能耗,提高使用效率之外,還應積極推動全產業鏈的節能減碳。同時,也應積極參與國內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建立過程。愛馳汽車出口歐盟市場獲得階段性成就,除了在當地不斷擴大銷量之外,我們已經積極參與歐洲的碳排放交易體系中去。去年,愛馳汽車與上汽、吉利一起成為僅有的三家參與歐洲碳排放交易的中國車企。
積極參與碳交易對產業的推動是比較直接的,比如說愛馳汽車產品上市之后,我們在中國、歐洲兩地同時銷售,我們在歐盟市場的碳積分交易所拿到的實際利益比在中國市場進行碳交易所拿到的實際利益要高的多,基本上是匯率倍數的關系。
不忘初心 著重發力節能減排
新華網:除了在碳積分方面的影響,是不是在未來愛馳汽車在發展方向上也有了一個新的指導?
付強:愛馳從創立到現在,我們始終堅持純電動線,而且我們的初心也是要朝著節能環保這個方向去,始終跟隨政府所指引的方向堅持走在綠色能源路線上,接下來,我們肯定還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走。
另外,為了實現減碳目標,愛馳擁有一個充分考慮社會資源、產業成本和使用環境的補充路徑——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甲醇路線,我們簡稱甲醇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一般采用高壓純氫,但這種狀態不穩定,存在危險系數。而自然界含氫元素比例最高的物質是甲醇,而且甲醇在國內,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儲量豐富,成本較低,充分利用甲醇作為制氫能源,對于降低碳排放很有現實意義。愛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布局純電和氫能(甲醇)的新創車企,在山西高平建立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目前已經在進行裝車試驗。愛馳積極推進甲醇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各種場景的應用,后續,將能在更多行業和特殊環境下,提供低碳的可持續能源。目前,國家在這個領域也有超前的布局,相信今后這個路徑對節能減排也會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海外市場表現驚艷
新華網:當前,在構建雙循環格局下,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包括愛馳在內的本土車企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愛馳汽車在布局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有怎樣的探索和表現?
付強:愛馳在2019年年底交付時,受了疫情的影響,2020年才真正開始市場起步,實際上我們踐行了“雙循環”的原則,國內國際市場同時有動作,甚至外循環所結的碩果還要比內循環顯現得更強勁。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最近一個階段的迅猛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比較好的發展機會,也帶來了發展動力。接下來我們肯定還會繼續加大力度推進下去。這是愛馳汽車創立之初的一個初心,就是能夠代表中國現代制造業,代表未來重構形成的新業態,在全球消費市場展現實力和競爭力。
基于這一出發點,我們比那些同時起步,甚至早于我們起步的同行在海外市場有著更好的表現。截止2020年年底,愛馳U5已出口到歐盟及中東多個發達國家,在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地開啟銷售,累計海關清關量超千臺,交付歐盟國家超千臺。2021年第一季度雖然還沒結束,但是可以預見,到一季度末,我們今年實現的海關清關量,將達到甚至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3個月創造第二個1000臺。這些都給了我們非常大的鼓舞和信心,應該說這跟《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外貿方面的提法和要求是吻合的。我們也看到,這次各界,特別是汽車界代表委員的一些提案議案,都是跟這個相關。
新華網:基于愛馳在海外突出的表現,您可以分享成功的經驗么?
付強:我們的體會是立意要高。愛馳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就有走出去的計劃。當然,企業的形態并不完全一樣,想法也不完全一樣。我覺得,有條件的企業應該把自己放到一個更大的版圖上來看,我們的視角要放得更大一點,我們不僅要看中國市場,也要看全球市場。當然,光有雄心壯志是不夠的,更多的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去做。
具體來說,首先要堅持尊重知識產權。走出國門能夠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第二,要尊重國外市場的技術環境和法規標準,不要臨時起意,這件事情從半路是做不來的。
第三,我們在關注消費市場的時候,一開始不僅要看國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也要看國際主流消費市場的需求。唯有如此,到了目標市場才有競爭力。比如愛馳汽車所選取的細分市場是中大型純電SUV,我們在四年前定義產品的時候就注意到歐盟市場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因為當時歐盟新能源車還沒有完全發力,能看到的產品要么是很小很便宜,要么就是很大很貴,真正滿足主流消費群體,或者是規劃當中的產品并不多,我們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在進入市場的時候就相對比較容易。另外,我們把握住了國外消費市場潛在變化和可能的趨勢,現在歐盟市場對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和消費者的認識,跟三四年前的中國市場非常相似,我們正好趕上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注重知識產權,把握好消費市場和消費趨勢,真正能把自己產品品質達到當地的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去做扎實。過去,中國產品在海外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質次價廉,隨著中國的白色家電,電子消費品成功進入海外市場之后,這個形象在轉變。我們也希望能呼吁中國耐用消費品業,特別是汽車行業,一定要把產品品質做上來,在國際市場樹立中國產品整體的良好形象。
另外,我特別想提一下,這次兩會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中,有不少有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的好建議。例如,這次吉利汽車李書福董事長的一個提案,我們絕對感同身受。他倡議“考慮市場與企業需求,適時開通新能源汽車運輸專用班列,滿足中國車企‘走出去’以及歐洲地區日益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簡單說,就是建議改變中歐專列運輸新能源汽車的有關規定,便于國內出口企業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滿足海外市場瞬息萬變的市場。這個方面的改革建議,如果能夠迅速得到重視,得到改變,將會有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走出去。
轉載新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