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一盤那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兵”和“老兵”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新車發布數量首次超過了燃油車,新能源車型更是牢牢占據了大多數展臺的絕對C位。我國新能源汽車震驚世人,全球汽車工業正向新能源加速轉型。
電動化大潮勢不可擋
曾經,發動機的轟鳴聲滿足了很多人對汽車的崇拜,如今,用戶對汽車的“速度與激情”來自新能源汽車的瞬間起步、科技感、靜音空間、經濟性……這場電動化大潮的開頭,還要追溯到2012年特斯拉發布的第二款汽車產品Model S,其銷量一度力壓BBA等傳統豪車。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碳凈零排放)目標。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有效保護了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在全球節能減排的號召下,特斯拉緊隨潮流,同時得到用戶認可,一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龍頭。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是我國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又一綱領性文件,對產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在政策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比亞迪作為首批“吃螃蟹的人”瞄準新能源汽車,自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來,陸續推出e6、秦、唐、宋等多款新能源車型,并獲得市場的極大認可。
2014年,特斯拉旗下 Model S 車型正式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純電動汽車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熱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此時國內多數主機廠開始加大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市場投入,陸續成立獨立的新能源公司。
此外,隨著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的持續加大與相關政策的實施,在傳統車企加速對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布局的同時,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中國新造車勢力行業開始興起,電動化大潮加速來襲。
新勢力攪動傳統車企
2017年開始,以拜騰、愛馳為代表的新一批車企先后進入市場,推動中國新造車勢力行業迅速擴張。2018年,中國新造車勢力行業進入交付元年,蔚來、威馬、小鵬等量產車陸續下線,形成了交付的第一波熱潮。
今年3月28日,歐盟理事會通過了從2035年起禁售二氧化碳排放車的法案,標志著這項歷史性法規即將正式生效。作為傳統燃油車的發祥地,歐洲“禁燃”時間表的確定標志著這個龐大且成熟的汽車產業鏈加速了轉型的進程。
汽車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德國結下了不解之緣。燃油車時代,德國汽車工業以BBA為首的豪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筑起了一道堅不可破的城墻。然而,以特斯拉、蔚來、理想和小鵬等造車新成員的崛起銳不可當,他們的量產車型直接將矛頭對準BBA同級別車型,電動化無疑對德國乃至歐洲汽車工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為了保住在市場的認知和地位,以燃油汽車作為主要銷售收入來源的德國傳統汽車品牌,都開始以各種方式涉足新能源領域。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2035年前在歐洲市場停售燃油車,旗下的奧迪品牌會在2033年實現這一目標;寶馬表示,最遲到2030年,公司在歐洲市場投放的車型至少50%是純電動車,累計純電動車銷量達到1000萬輛;梅賽德斯-奔馳則宣布,將在2030年只銷售純電動汽車,從2025年開始所有新車的開發都基于純電架構。
今年3月14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資18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元),用于電池生產、擴大在北美地區的業務等。這筆1800億歐元的投資預算中,有68%將投向電氣化和數字化領域,這一比例高于上一個五年計劃中的56%。如此巨額的投入,可見大眾汽車對電動化的重視程度。
全球追趕電動化潮流
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含純電和插電混動)交付量同比增長30.2%,為270.2萬輛。
受電動化大潮沖擊的城墻不止德國傳統汽車品牌,路透社對行業數據進行分析稱,今年第一季度,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總銷量同比下降32%。盡管像大眾汽車等其他汽車制造商也面臨同樣問題,但日本汽車制造商受影響“最為明顯”,因為他們在快速增長的電動車銷售領域的表現十分有限。
在近期的年度簡報會上,本田社長三部敏弘Toshihiro Mibe表示:“他們領先于我們,甚至超過了預期。”三部敏弘承認,本田在全球電動車競爭中落后了。他宣布本田汽車計劃在2025年在北美推出一款全新的中大型純電動汽車,并到2026年在日本推出四款純電動汽車,希望到2040年將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比例提高至100%。
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也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公司目標到2026年擁有7款電動汽車車型,到2030年80%的陣容為電動汽車。
面對電動化,豐田章男也無能為力,主動讓位。近日,在豐田汽車領導層改組后的首次發布會上,新任社長佐藤恒治提出了關于純電動汽車的新目標,到2026年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屆時純電動汽車銷量提升至每年150萬輛。
不僅傳統汽車強國追趕電動化浪潮,全球各國的神經都被牽動著。在美國本土市場,特斯拉面對的是高端電動汽車初創公司Lucid Group。繼今年年初業績不佳之后,預計今年汽車產量可能只能達到其年度生產計劃的下沿,Lucid Group正在努力走出困境。
在地球的另一邊,沒有石油焦慮的阿聯酋如今也正在發力新能源。4月18日,阿聯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紐頓(NWTN),在阿布扎比KEZAD經濟區完成了其Rabdan品牌的首款車型—— Rabdan ONE電動汽車的首秀。
近期,東盟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頻頻布局,4月27日,越南首富、Vin集團董事長范日旺周三承諾向該國電動汽車制造商VinFast提供25億美元贊助,旨在促進該企業快速發展。
5月7日,馬來西亞寶騰成立40周年慶暨X90上市儀式在吉隆坡舉行,在吉利汽車的賦能下,馬來西亞的“國寶級”汽車品牌寶騰推出首款新能源產品,正式開啟新能源轉型之路。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電動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車產業,新舊勢力前赴后繼,歷史正在被改寫,新能源汽車正加速行駛在去往未來的大道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