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度動力調教與所不同
飛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從推出到現在,一直是一個神話一般的存在:魔術座椅、131馬力的1.5L自吸發動機、能翹二郎腿的后排空間,如果飛度在instagram上開賬號肯定要加這些標簽。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之所以說是“改款”而不是“換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三大件沒變,發動機還是那臺代號為L15B2的1.5L自然吸氣四缸發動機,采用了缸內直噴技術,最大馬力131匹,最大扭矩155牛·米。考慮到一噸出頭的車重,這個動力數據可以說是綽綽有余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榨出這131匹馬力,轉速得拉高到6600轉/分,典型的本田高轉速發動機。
這臺潮跑版飛度采用的是模擬了5檔的CVT變速箱。雖說CVT變速箱理論上來說對動力會有一定的弱化作用,但是,這是臺GK5!
普通D檔更多偏向于日常行駛的場景,CVT變速箱的柔順性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輕踩油門,變速箱在2000多轉的時候自動升檔,換檔過程幾乎沒有任何感覺,而儀表盤左邊的轉速表則在提醒你,“嘿嘿,我換檔啦!怎么?你不知道?”
掛到S檔,變速箱的換檔邏輯完全發生了變化。即使不重踩油門的情況下,發動機也會拉高到3000多轉的時候才會升檔。如果說D檔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那么S檔則是在蠢蠢欲動。
切換到L檔模式,整個世界都變了,踩下油門后發動機會盡可能地快速提升轉速,一直到逼近紅區才會念念不舍地升檔。來自發動機艙的怒吼聲此時清晰可辨,就算車里放的是重金屬搖滾也掩蓋不住地球夢發動機狂躁的內心。要知道,這臺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已經能比肩多數同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加上飛度較輕的“體重”,想超車就盡管超吧。
不過車速上了120km/h之后加速就開始有點乏力了,這也沒辦法,1.5L自然吸氣吖,你還想要奢求什么?不過其實也沒啥關系,高速公路最高也就給你開到120km/h,咱買車又不是買竄天猴,對吧。
說到這里你可能要懟我了,明明說好的動力表現有所不同呢?
因為我說的是潮跑+版本。
雖然動力系統完全一樣,但是在變速箱調教方面能感受到細微的不同,特別是在油門初段反應更為迅猛,帶來的是更為直接的動力輸出;換擋撥片的加入讓你也能主導換檔的邏輯。只可惜我們分配到的是普通潮跑版,后續我們會帶來潮跑+的試車報告。
底盤調校美中不足都說是改款飛度了,所以底盤方面也沒有什么變化。方向盤手感略沉,在過彎的時候有著比上一代飛度更清晰的路感,前驅車標志性的推頭在這一代飛度上也有著更高的極限。懸掛整體對于路面常規震動的過濾做得也相當不錯。
一開始的時候對車還不上手,感覺就像在試探自己的心上人一般小心翼翼。而在被迫“體驗”過一次重剎變線后,我對飛度的操控開始熟悉起來。在過低速彎、亦或者是在市區穿梭超車時,較為精準的指向型和偏硬的后懸掛調教給人十足的信心。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感覺潮跑版的飛度在彎中的極限比改款前的版本要更高一些。是本田把懸掛重新調教了嗎?我不知道,因為在聽到這個問題后,公關笑而不語。
不過,較硬的后懸掛依然采用的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在過減速帶的時候后座的乘客屁股和座椅短暫“分手”也并不稀奇。考慮到這個價位、這個動力表現,飛度的定位就跟廣本為其定制的主題——“颯”一樣:颯爽英姿的年輕人也許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總結要時刻記著,這是一臺改款車,是廠商對于初版車型用戶反饋所做出的細微變化:配置方面取消中控屏幕、運動化風格的外觀以及新加入的換擋撥片都是如此。更加運動化的設定能夠吸引更多本來就是飛度主力軍的年輕人,而去掉不必要的配置后能夠進一步拉低飛度的價格區間。在一番體驗下來之后,感覺潮跑版的飛度在駕駛感受方面比普通版稍微偏向運動,當然,也可能是車內隨處可見的紅色縫線帶來的效果,哈哈。
雖然本次試駕會并沒有公布價格,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GK5的俱樂部當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飛度動力調教與所不同”相關內容,如果覺得小編的分享有用,那就請我一個贊吧。謝謝。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