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君威底盤解析 后懸掛及其它部分解析
導讀:一向以商務、穩重被人熟知的別克,在“汽車年輕化”的熱潮下也開始一改往日的形象,2017年換代上市的別克君威無論從外觀、內飾、動力還是操控上,都不再是以前那個偏商務的形象了,家用偏運動的設計讓新君威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歡迎。
君威后懸掛采用了多連桿結構,同時由于采用了三橫一縱的連桿布置形式,所以這種懸掛結構也被稱為E型多連桿。
由于縱臂不需要承受太多重量,所以不用擔心它看起來相比其它懸架部件要單薄一些。
同時在部件上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偷輕,新君威在懸掛上的輕量化可以說是在有限成本內做得非常極致的了。
車底部分就比較簡單,但看起來也足夠平整,利于空氣從底部通過。從底部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類似擺臂上的圓形偷輕打孔設計,進一步強調了整車的輕量化。但比較遺憾的是,新君威并沒有采用樹脂板對底部油管線路進行覆蓋保護。
而且新君威也并沒有采用了涂層對車身底部進行噴涂,但是這并不會導致車身底部產生容易生銹之類的問題,這點大家可以放心,只是如果有涂層的話,車身會有更好的隔音效果。
為了提升車身底部的空氣流速,在車底部我們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擾流器,這些擾流器無論是形狀還是布置位置都是經過了大量計算、模擬和試驗所得出的,加裝部件基本上很難或者根本無法達到原廠的效果。
只駕駛過老款別克君威的話,可能你心里對君威的認識還是那個厚重、偏硬一些的駕乘體驗,但是換代后的君威給人的感覺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輕快了。或許與大家概念中的“扎實”有些背道而馳,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質感變了,但是品質是更高了。另外矯健的底盤有著更高的極限,面對顛簸時,處理也要更加及時和細膩。
新車整臺車在換代后減少了100多公斤的重量,不僅是為了順應節能減排的發展趨勢,也是為了得到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而在底盤部分的輕量化更是能讓車輛得到更好的駕駛操控性。減少了車輛的簧下質量有什么用?有句古話不知道你們聽過沒: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