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與溶劑與溶質的區別
2024-10-01 22:30:07
作者:資訊小編
溶液、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
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勻穩定的化合物,稱為溶液。除了液體溶液,還有氣體溶液和固體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被溶解的物質叫做溶質。在生活中常見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鹽酸、鹽水等。水是常用的溶劑,水溶液是最重要的溶液。除水以外,其他的液體如酒精、汽油、苯、松節油等都是很好的有機溶劑,它們在涂料工藝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溶液、溶質和溶劑的關系及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區分方法。狀態差異
1.固體+液體-固體是定性的例子:鹽水和碘。
2.氣體+液體氣體為定性例:鹽酸中的氯化氫為定性。
3.低液體+液體量是一個定性的例子:工業酒精。
4.材料+水-永久劑示例:5%或95%酒精溶液
溶劑非水溶液:噴碘空氣體合金
姓名歧視
溶質的溶劑溶液的例子:碘的醇溶液
2.溶質溶液示例:硫酸銅溶液的制備
1.配制10g5%鹽溶液:計算、稱量、攪拌溶解;2.用37%濃鹽酸配制50g5%稀鹽酸:計算、測量、混合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關系。
將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方法:1.加入溶劑,直到溶質完全溶解。升高溫度,直到溶質完全溶解。
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1.蒸發溶劑,直到溶質剛剛沉淀2。加入溶質直到它不再溶解。
3.冷卻溫度,直到溶質析出。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1。看完全溶解后是否有不溶性固體溶質;
2.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看溶質質量是否下降。
*濃縮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在相同溫度下,同一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其非飽和溶液要厚。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