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各零部件更換周期
我們都知道買車后,不僅要按時保養汽車,還要定期更換汽車的一些消耗品,保證汽車的正常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但是汽車的保養周期和汽車零部件的更換周期和之前的學校作息表相比確實是很匹配的,很難記住。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幾個常見汽車零部件的更換周期,不要搞錯了。汽車零部件更換周期概述
汽車零部件更換周期表別克汽車零部件保養更換周期表1.輪胎:更換周期:5萬到8萬公里。定期更換輪胎。不管一套輪胎有多耐用,都不能用一輩子。正常情況下,一個輪胎的更換周期是5萬到8萬公里。
如果輪胎側面有裂紋,即使沒有達到里程數,出于安全考慮也應該更換。
當踏面深度小于1.6毫米,或踏面已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必須更換。2.雨刮片:更換周期:一年。
對于雨刮片的更換,最好每年更換一次。
日常生活中使用雨刮片時避免“干刮”,容易損壞雨刮片,嚴重時會對汽車玻璃造成損傷。
車主最好在噴灑清潔度和潤滑性更好的玻璃液后再啟動雨刮器。
平時洗車的同時清洗雨刮片。3.剎車片:更換周期:3萬公里。
制動系統的檢查尤為重要,直接影響到生命安全。
正常情況下,剎車片會隨著里程的增加而逐漸磨損。
如果制動片的厚度小于0.6厘米,則必須更換。正常行駛情況下,每3萬公里更換一次剎車片。4.電池:更換周期:6萬公里
電池通常在2年左右檢查和更換,視情況而定。
通常情況下,車輛熄火時,車主應盡量少用車輛的電氣設備,防止電池失電。
5.發動機正時皮帶:更換周期:6萬公里。
發動機的正時皮帶應在2年或6萬公里時檢查或更換。
然而,如果車輛配備了正時鏈條,
你不需要被“2年或6萬公里”所束縛來替代它。6.機油濾清器:更換周期:5000公里
為了確保油路的清潔,發動機在潤滑系統中配備了機油濾清器。
為了防止雜質混入機油中導致氧化,膠體和油泥會堵塞油路。
行駛5000公里后,機油濾清器應與機油同時更換。7.空空氣濾清器:更換周期:萬公里
空空氣濾清器的主要功能是阻擋發動機在進氣過程中吸入的灰塵和顆粒。
如果長時間不清洗和更換濾網,就不可能將灰塵和異物擋在外面。
如果灰塵被吸入發動機,會導致氣缸壁異常磨損。
因此,空過濾器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用氣泵清洗。不要用液體清洗。空空氣濾清器每行駛一萬公里就需要更換一次。
8.汽油濾清器:更換周期:1-2萬公里。
汽油的質量在不斷提高,但難免會混入一些雜質和水分。
因此,進入汽油泵的汽油必須經過過濾,
確保油路暢通和發動機正常運轉。
由于汽油過濾器是一次性,
每一萬公里就需要更換一次。9.空濾清器調整:更換周期:10000公里檢查
空空氣過濾器和空空氣過濾器的工作原理相似。
是為了保證車空能同時呼吸到新鮮的空空氣。
空過濾器也應定期更換。
當使用空開關時,當有異味或出風口吹出大量灰塵時,需要清洗、保養和更換。10.火花塞:更換周期:3萬公里
火花塞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加速性能和油耗性能,
如果發動機長時間不保養甚至不按時更換,會導致發動機積碳嚴重,氣缸運轉不正常。
3萬公里的火花塞需要更換一次。
選擇火花塞時,首先要確定汽車的型號和熱度。
開車時感覺發動機動力不足時,應檢查保養一次。1.減震器:更換周期:10萬公里
是漏油減震器損壞的前兆,
此外,在不良路面上顛簸行駛明顯加重或制動距離變長也是減震器損壞的標志。12.懸架控制臂橡膠套:更換周期:3年。
橡膠套損壞后,車輛會出現跑偏、搖擺等一系列故障,
即使做四輪定位也無濟于事。
如果仔細檢查底盤,很容易發現橡膠套的損壞。13.轉向桿:更換周期:7萬公里。
轉向拉桿松弛是嚴重的安全隱患,
因此,在日常維護過程中,一定要仔細檢查這部分。
方法很簡單:握住杠桿用力搖晃。
如果不抖,說明一切正常。
否則,更換球頭或拉桿總成。14.排氣管:更換周期:7萬公里。
排氣管是車輛底部最脆弱的部分之一,
別忘了看看大修。
尤其是帶有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排氣管,應仔細檢查。15.防塵罩:更換周期:8萬公里。
用于轉向機構和阻尼系統。
這些橡膠制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開裂,導致漏油、轉澀下沉、減震失效。
平時多注意檢查。一旦損壞,立即更換。16.球頭:更換周期:8萬公里
檢查轉向桿的球頭和防塵蓋80000公里,
檢查上下控制臂的球節和防塵罩80000公里,
如有必要,請更換。
車輛的轉向球頭類似人體的四肢關節,
始終處于旋轉狀態,需要好好潤滑。
因為包裹在球籠內,如果油脂變質或有缺陷,球籠內的球頭就會松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