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動器的基本結構
鼓式車輪制動器有內張緊式和外束式。前者以制動鼓的內圓柱面為工作面,廣泛應用于汽車上。
鼓式車輪制動器根據開啟機構的不同可分為輪缸開啟式車輪制動器、凸輪開啟式車輪制動器和楔形車輪制動器。
根據制動時兩個制動蹄產生的制動力矩的不同,鼓式車輪制動器可分為超前從動蹄、雙領蹄、雙領蹄、雙從動蹄、單向自增力和雙向自增力。讓我們以結構圖的形式來看看鼓式制動器的結構。1.輪缸開啟輪閘1)引蹄輪閘。
圖16.1所示為領從蹄式車輪制動器結構圖,其結構特點是兩制動蹄的支承點都位于制動蹄的一端,兩支承點與張開力作用點的布置都是軸對稱式;輪缸中兩活塞的直徑相等。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張開機構和定位調整機構組成。汽車前進時,制動鼓按圖16.1示箭頭方向旋轉,當汽車制動時,前后制動蹄在制動輪缸活塞推力Fs作用下分別繞其下端的支點旋轉,由于前蹄在張開時的旋轉方向與制動鼓旋轉方向相同,稱之為領蹄。反之,后蹄的張開方向與制動鼓旋轉方向相反,稱之為從蹄。在制動過程中,領蹄上的切向合力FT作用使領蹄在制動鼓上被壓得更緊,表明領蹄具有“增勢”作用。與此相反,從蹄具有“減勢”作用。領從蹄所產生的制動力矩不等,一般情況下領蹄產生的制動力矩約為從蹄制動力矩的2?2.5倍。倒車制動時,制動鼓旋轉方向相反,后蹄變成領蹄,前蹄變成從蹄,但整個制動器的制動效能還是同前進制動時一樣,這個特點稱為制動器的制動效能“對稱”。領從蹄式車輪制動器的缺點領從蹄式車輪制動器存在兩個問題:①在兩蹄摩擦片工作面積相等的情況下,由于領蹄與從蹄所受法向反力Fn不等,領蹄摩擦片上的單位壓力較大,因而磨損較嚴重,兩蹄壽命不等②由于制動蹄對制動鼓加的法向力不平衡,則兩蹄法向力之和只能由車輪輪轂軸承的合力來平衡,這就對輪轂軸承造成了附加徑向載荷,使其壽命縮短。制動鼓所受來自兩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動器稱為非平衡式制動器。2)雙領蹄式車輪制動器如圖16所示。5(a)中,雙領蹄式車輪制動器的結構圖在汽車正向制動時稱為雙領蹄式制動器。其結構特點是兩個制動蹄各用一個單活塞的輪缸,兩組制動蹄、制動輪缸、偏心支撐銷和調節凸輪在制動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對稱的。北京BJ2020S汽車前輪剎車屬于雙領蹄式剎車,如圖16所示。6.兩個制動蹄各用一個活塞輪缸,兩套制動蹄、制動輪缸、支撐銷和調節凸輪在制動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對稱的,兩個輪缸通過連接油管連接,使其內的油壓相等。這樣,向前制動時,兩個制動蹄都是前導蹄,提高了制動的效率。然而,在倒車制動時,兩個制動蹄都是從動蹄,制動器的制動效率降低。可以想象,當反向制動時,如果兩個制動蹄的支撐點和打開力的作用點的位置可以互換,則可以獲得與正向制動相同的制動效率。無論是正向制動還是反向制動,雙導靴制動稱為雙向雙導靴制動。雙向雙領蹄制動器具有結構特點:120C重型自卸車前輪雙向雙領蹄楔輪制動器屬于液壓楔制動裝置。
兩個制動蹄端部的弧面分別支撐在柱塞3和調節柱塞組件6的外端面的直槽底部。柱塞3和6的內端面是斜面,它們與支承在滾柱間隔件5兩側凹槽中的滾柱4接觸。制動時,輪缸活塞15被液壓推動,使制動楔13向內移動。后者使兩個滾輪沿柱塞斜面向內滾動,推動兩個柱塞3、6在制動底板7的孔中向外移動一定距離,從而將制動蹄壓在制動鼓上。一旦油缸液壓釋放,這一系列零件將在制動蹄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分別復位。導向銷1和導向爪銷10用于防止兩個柱塞旋轉。
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由調節螺母8、調節螺釘9和導向爪銷10組成。為了實現制動間隙的自動調節,調節柱塞6設計成杯形,其內圓面與調節螺母8動配合。將帶齒法蘭的調節螺釘9擰入調節螺母。調節螺母8也是具有鋸齒狀齒廓的螺旋圓柱齒輪。導向爪銷10的內端面也加工有棘齒,棘齒可以在彈簧11的作用下與調節螺母的外圓表面的齒嚙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