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評網自主品牌探營系列——“凈”看比亞迪
簡介:雙面比亞迪-未來與現實
9月6日晚,也就是我們進入比亞迪探索營的前一天,舉行了深圳經濟特區30周年慶典。共有四位企業代表上臺發言,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首先上臺發言。當晚,比亞迪全體員工觀看了王傳福演講的直播。
相信比亞迪員工看直播的時候都很自豪。多年來,比亞迪已經成為深圳乃至中國的明星企業:比亞迪現在是全球電動汽車技術的先驅,巴菲特在其中持有股份,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合資企業也即將開業。
在汽車行業,比亞迪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在過去的幾年里,比亞迪通過其絕對低廉的價格、賞心悅目的外觀和擴張的銷售網絡,以野蠻的方式迅速占領市場。2009年,比亞迪已經成為銷量第一的汽車品牌。作為消費者,一方面被比亞迪極低的銷售價格所吸引,另一方面又擔心產品質量不穩定。一方面喜歡它的外觀,另一方面經常被朋友調侃“你開的車沒模仿別人”。還有,作為比亞迪汽車的“看家”車型——雙模電動車和純電動車,似乎總是帶有一定的神秘感,與普通消費者保持距離。
此次,的探索系列走進與我們總部同在深圳的比亞迪,一探究竟。
這次野營旅行與以往大不相同。比亞迪的安排沒有讓我們一到就直奔工廠和車間,而是讓我們先去參觀“比亞迪博物館”。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比亞迪汽車的價格這么低。為什么比亞迪的自主可控率能達到80%?為什么比亞迪可以沒有配套廠家?參觀完總裝車間,我們又參觀了比亞迪未來村,才發現比亞迪只是比亞迪規劃的“新能源城”的一部分。
這就分裂了我們之前對汽車廠的印象,產生了時間交錯感空。
但回到現實,比亞迪也知道,雖然掌握了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電池,但電動汽車除了動力系統是新的以外,都是傳統的汽車技術——并不是說掌握了電池技術就能一統新能源汽車的天下。傳統的汽車制造技術需要沉淀。在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大到被淘汰后,穩定質量是比亞迪的任務。好在比亞迪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大力投資制造硬件,包括總部的大型雙環試驗場。另外,從車輛設計方面,從幾款新車的最新車型來看,比亞迪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模仿的痕跡開始淡化。
比亞迪曾說:2015年中國排名第一,2025年超越豐田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工業。但如果比亞迪真的以豐田為榜樣,它現在學的只是汽車制造的一些基本概念,而不是拼命擴大規模。
此行行程由比亞迪公關部安排,我們相對被動地“服從”。不過,從參觀比亞迪博物館到汽車生產車間、測試現場,再到“未來村”,這次旅行確實讓我們對比亞迪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們和大多數業內人士一樣,也覺得比亞迪的“好戲”在未來。但是誰能百分百掌控未來呢?比亞迪描述的美好“未來村”是“烏托邦”嗎?現在不得而知,但比亞迪確實在采取措施向人們展示和證明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包括電動車,試駕后我們也覺得很不錯,但是它缺少充電設備的配套,而這不是比亞迪一個人能做到的。
或許對于幾乎總是伴隨著各種“奇跡”的比亞迪來說,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探索營第一站:比亞迪博物館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比亞迪是一家汽車公司,但1995年成立的比亞迪完全是靠電池和IT產業的積累“發家”的。比亞迪汽車產業直到2003年才起步。目前比亞迪汽車業務發展迅速,僅占總業務量的60%,而另外40%的業務仍來自IT行業。
本次新車評測探索比亞迪深圳坪山基地,工廠首站。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