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要變?PHEV完蛋了?
前陣子(5月11日),我國最高領導人和代表團參觀了日本豐田工廠。有媒體預測,在此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可能會發生變化。
(圖片來自網絡)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和這次調查有關。半個多月后,事情真的有了新動向。
5月25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布,其中一些內容非常耐人尋味,似乎向業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即頂層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可能會發生變化。
如圖所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直接歸類為燃油汽車。有文章甚至高呼:PHEV被踢出新能源支持行列,MHEV(輕混動)和燃料電池車將成為主流。
先說照片中豐田工廠的車。很多年前,2011年左右,豐田發布了一款名為FCV-R的概念車,名字很直白。FCV(燃料電池汽車)本身就是指燃料電池汽車。幾年后,那款概念車的量產版終于上市了。它的正式名稱是Mirai未來組合(日語意為“未來”)。豐田將其打造為網絡名人車,例如,帶其參加納斯卡賽車,尋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代言等。,還特意選了電影《回到未來II》的紀念日在加州賣這款車。
Mirai未來組合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初中化學課本上已經說過,從用途上來說,氫氣是一種理想的能源——熱值高,燃燒速度快,幾乎不排放污染物(燃燒后生成水)。因此,多年前寶馬就下大力氣研究氫動力汽車,并在2005-07年生產銷售了一款量產車型——氫7 E65。寶馬甚至在北京的中國科技館里安裝了氫7模擬器,演示自己的氫動力的運行原理和邏輯。
但是寶馬使用氫的方式是像燃燒汽油一樣。以前聽過一個說法,用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燒。只是人類剛發現石油的時候,沒有其他更好的利用方式,就先把它燒掉了,從而形成了以“燒”為主利用化石能源的原則。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也不知道是因為錢還是其他原因。總之,寶馬在氫動力這件事上“棄坑”了。然而,日本人在上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90年代初發起的氫燃料電池項目終于出現了一些大發展的跡象。哦,除了豐田,本田還發布了——氫燃料電池量產車Clarity,今年6月將在日本和美國上市。它比Mirai未來組合漂亮得多。
然而,氫能雖好,但作為二次能源,生產它的過程需要消耗其他能源——就像電一樣,生產階段就可能產生污染。同時,生產液氫的效率和成本以及成品的儲存都是氫能無法普及的原因。世界上那么多超級城市,到現在為止,只有東京敢揚言要建設“氫社會”。氫燃料電池,甚至其他燃料電池都用在車輛上,離我們國家的現狀還有點遠。
那太遠了。實際上,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規定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就像是風向標,而不是舵,正如其標題所示,但它一定或多或少隱含著高層對行業發展的預期。我個人一直覺得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很簡單,也很合理:一輛車不用油可以靠其他能源行駛,就是新能源汽車;那些沒有油就動不了的被歸類為傳統燃油車。將PHEV踢出新能源行列,顯然違反了這一規則——畢竟插上電源,人們還能正常使用。規則可能不受歡迎,但規則就是規則。
但是,有媒體預測48V輕混動將歸入新能源汽車,似乎不太合理。48V和傳統混動(如豐田、本田)不能直接使用電能。他們的價值在于提高車輛的整體效率,把它榨干,充分利用汽油的能量。面條做成面湯,歸根結底還是小麥。當然,鑒于國內某廠商剛剛搶先發布了48V輕混產品,陰謀論者會說三道四,我不敢買。
插電式混動和傳統混動基本上是兩碼事。前者的硬件和控制邏輯更接近純電動車,電動部分和燃油部分相對獨立,能量回收效率沒有傳統混動高,發動機很難給電池充滿電。那時候最早的比亞迪秦根本連“自充”都不會。這不全是技術問題,PHEV本身也有同樣的思維方式。然而,PHEV仍然可以在沒有汽油的情況下行駛幾十公里。如果條件理想,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作為電動車使用。如果這不是新能源,大部分搖不到號的人只能買雅迪。
到2020年,我國將乘用車平均油耗標準降至5L/100km,2019年實施“雙積分”。這時,要斷絕PHEV已為時過晚。而政策法規的目的是引導和規范市場,而不是集體扼殺商家。插電式混動是一種妥協或者說欺騙,是一種適合當前時代的產品。把PHEV踢出新能源?我想不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