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自主品牌都在搞純電,合資品牌卻在搞混合動力?
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跑在路上的新能源車和純電動車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而我們認為技術實力更強的合資品牌或進口品牌多為混動或PHEV車型。
自主品牌是真的彎道超車,還是有隱情?最近參加了一個大眾在北京舉辦的新能源溝通會。以下是我的看法。
事實上,合資品牌是被迫發展新能源的。
為什么要發展新能源?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化石燃料永遠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相當一部分人對此持懷疑態度),所以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資源,比如電能;二是保護環境。現在各國都在積極節能減排。可能新能源汽車目前實際上還沒那么環保,但是新能源汽車理論上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污染;第三,政策因素,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當然,我們不希望汽車行業都是洋品牌。所以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是想把大家拉到同一起跑線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對自主品牌的保護。
所以作為合資品牌,其實是不愿意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因為大部分廠商在內燃機時代已經努力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這些積累形成了很強的技術壁壘。發展新能源無異于把他們和自主品牌拉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產品力優勢不明顯。所以合資品牌其實也是被各種政策逼的(比如雙積分,許可限制等。)發展新能源。
你為什么選擇PHEV?
被迫還是自愿,既然決心發展新能源,為什么不像豐田一樣搞混動,或者像國產一樣單純搞純電動,而是選擇PHEV?
不選擇豐田式混動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豐田式混動技術,掌握著繞不過去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保護(專利期應該快到期了);第二,我們國家的政策對豐田這樣的混動技術沒有傾斜。
而純電動,其實合資品牌也在發展,只是目前產品線比較少。以大眾為例,只有e-golf和e-up!。這是因為:一方面,如果你想獲得類似燃油車的人機工程學或體驗,你需要重新設計整車平臺。比如大眾的e-golf就是基于MEB平臺的產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PHEV要簡單得多。可以和燃油車共享平臺,甚至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通用,節省了平臺的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測試成本;另一方面,純電動車最大的問題是續航。目前純電動車最長續航只有500km,而PHEV車型的續航非常好。途觀L官方宣傳續航1000km,而且因為有油箱,即使沒有續航也能輕松用血復活。
當然,PHEV并不完美。
我們應該向PHEV敞開懷抱嗎?其實也不盡然。目前,PHEV還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你了解:第一,PHEV最大的優勢是牌照政策。不過,如果你沒有牌照的麻煩,家里又沒有充電樁,我不建議你買了就買,常年通勤市區。因為使用公共電樁的成本會更高(尤其是停車費很貴的地方),而且由于電瓶車較重,在市區的燃油經濟性不如傳統燃油車。
其次,目前我們還不能確定電池的耐用程度,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更換電池的費用太貴了,而且目前我們也不知道PHEV的保養費用和保養時間會不會比燃油版的高很多、長很多。
開車是什么體驗?
說到這里,PHEV是如何體驗的呢?這次,我們簡單體驗了三款PHEV車型:帕薩特(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PHEV、途觀L PHEV和衛蘭GTE。因為體驗時間比較短,所以簡單分享一下我的體驗。
首先,PHEV的動力體驗明顯優于同排量的燃油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動力更好,1.4T發動機+電機的輸出功率和實際體驗與2.0T發動機非常接近;二、燃油車雙離合變速箱低速頓挫問題(雖然很輕微),因為PHEV是低速多用電機驅動,頓挫是不存在的。
其次,由于底盤中有100多公斤的電池壓在車廂上,PHEV車型在彎道中會感覺重心比燃油車低。這種體驗在途觀L PHEV上更加明顯,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操控性的提升。同時日常開車也感覺不到車身的重量。
第三,我發現PHEV的轎車和SUV有不同的動力輸出選擇,這可能是由于汽車的重量更輕。在相同模式下,衛蘭GTE和帕薩特PHEV的加速器需要踩得更深才能觸發發動機干預。相比較而言,途觀L PHEV的發動機介入會更頻繁。
第四,我開的這些PHEV車型,比如衛蘭GTE,途觀L PHEV(帕薩特燃油版我沒開過,不做評論),發動機噪音明顯高于燃油版。
沒想到這次會嘗試帕薩特(雖然是PHEV版)。既然還沒試過燃油版,那就簡單說說它和大家熟悉的邁騰的區別吧。首先帕薩特的整體調校比邁騰少了些歐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氣息,舒服多了。第二,帕薩特的后排氛圍比邁騰更高級,開放感更好。感官上,會感覺空空間更大。第三,帕薩特的中控設計不是大眾的風格,但很像朗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檔次感不如邁騰。第四,帕薩特的副駕駛座椅非常局促,中控座椅和副駕駛座椅的儀表盤都擠在座椅之間空。坐在副駕駛位感覺很窄,開車的感覺甚至不如朗逸這樣的a級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