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對著電池撞,WEY P8 80km/h尾部碰撞測試
從去年開始,WEY就把“安全”作為品牌推廣的重點。VV7挑戰過正面25%偏置碰撞,VV5挑戰過車頂靜壓測試。兩款新車都做了嚴格的美國碰撞測試項目,向大眾展示了WEY對自家車型安全性能的信心。作為WEY品牌推出的第三款車,P8延續了這一勢頭。在發射前,它進行了80公里/小時的后部碰撞測試。
要知道,作為一款插電式混動車,P8的電池是放在后備箱下部的。上個月,美國特斯拉Model 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高速碰撞電池起火事故仍讓人們心有余悸。P8敢這樣打電池。它一定經過了徹底的測試。即使擴展到燃油車范圍,80km/h的追尾也是完全不在考核之列。目前沒有一家檢測機構有這樣的檢測項目。目前,各大汽車安全檢測機構都是通過鞭打試驗來評估汽車在追尾情況下的安全性。測試的過程是將汽車座椅直接固定在活動平臺上,模擬同等重量的車輛以32km/h的速度撞擊,評估BioRID假人的頭頸損傷,專用于座椅上的鞭打測試。
WEP8在這次尾部碰撞測試中使用了質量為1361±4.5kg的測試小車(子彈頭車)。在79.3±0.8km/h的速度下,WEP8在靜止狀態下撞上P8,有空擋,沒有手剎,車頭偏離車尾70%。子彈車的車頭由鋁制成,離地高度為229毫米±3毫米。已知P8的整備質量為2281公斤。根據動能公式EK = 1/2mV,我們大概可以算出這次沖擊P8的沖擊能量是普通鞭打試驗的兩倍以上。但本次測試P8上并沒有專門用于鞭打測試的假人。取而代之的是,第50百分位混合男性假人和第5百分位混合女性假人分別放置在主乘客座椅上,僅用于配重,不評估對假人的損害。所以和常見的鞭打測試不同,P8的這次尾部撞擊測試主要考核的是車架和電池的安全性能。
為了明確這次碰撞測試的重點,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如上面的視頻和圖片所示,碰撞過程非??焖俸唵?。短短幾秒鐘,就砰的一聲結束了。從車輛碰撞的過程和碰撞后的狀態來看,結果顯然是非常好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第一,框架沒有明顯變形。碰撞后,四個車門都可以打開。雖然位于碰撞側的左后門更堅固,但不影響救援。其次,雖然碰撞后車輛明顯向前加速,但一兩秒后車輛主動剎車,沒有明顯偏離車道,避免了二次碰撞。再次,碰撞后后備箱的電池沒有侵入乘客艙,也沒有出現電池組脫落、電解液泄漏的情況;第四,碰撞后沒有燃油泄漏,沒有發現冒煙或著火。
根據中汽研究院在測試后提供的報告,P8還實現了撞擊后高壓系統自動斷電,避免了觸電或車輛起火的風險。據WEY官方介紹,發生碰撞后,P8的HCU可以在30ms內斷開高壓主繼電器,并在300ms內完成高壓斷電,保證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氣安全。
可以說P8完美的完成了這個挑戰,證明了電池組和車架可以承受1.36噸汽車80km/h的沖擊力。但是,我們還是要提醒你,車和電池受得了,車里的人受不了。從慢動作回放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撞擊的瞬間,車內假人后傾的程度遠遠超出了鞭打試驗的合格范圍,頭部和頸部受傷的可能性很大,肯定是有生命危險的。相信即使換成大家公認安全的沃爾沃,也很難保證車內乘員的安全,因為這樣的高速沖擊。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相對速度80km/h的情況下能遇到與后車追尾,只有在高速上或者高速上的應急車道內才能停車。可見這兩種情況都是極其危險的。無論汽車設計得多么安全,我們都不應該用生命去檢驗它。
在之前的初審文章中,有人質疑P8使用的混動技術的原創性,甚至有傳言使用了比亞迪的技術。其實長城開發Pi4插電式混動平臺,是自主品牌常見的挖人方式。從世界各大公司挖來專業人才,組建了技術團隊。其中負責混合動力系統開發的WEY品牌新能源設計部副總工程師南一帆曾供職于PSA,參與了PSA的混合動力平臺開發。原則上,Pi4平臺采用與PSA相同的P0+P4混動模式,比亞迪秦采用混動模式,唐采用+的混動模式。況且WEY使用的電池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供應商也不是比亞迪,所以WEY使用比亞迪技術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
根據官方信息,目前長城新能源R&D車隊數量已經超過1000人。后續長城還將推出非插電式混動Hi4平臺和純電動EV平臺,全面發展新能源汽車。
WEY P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尾部碰撞測試是國內第二次新能源汽車公開碰撞測試。在國內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大環境下,這次測試值得鼓勵。WEY的每一款新車都要挑戰高難度的碰撞測試。雖然根本目的是宣傳車輛的安全性能,但對于國內消費者形成正確的汽車安全觀念還是有非常積極的指導意義的。同時,通過這些測試,相信長城和中汽研究院的工程師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實驗數據,為新車型的開發提供指導。
WEY的下一款新車會挑戰什么碰撞項目?我還是很期待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