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四貨車是什么顏色車牌
4.2藍牌輕卡“大噸小標”事件,背后掀起軒然大波,無法平息。最近曝出4.2米輕卡在多地嚴查。一旦超載,將面臨6分1500元的處罰,對車主肯定是不利的。畢竟大家花了十幾萬買了輕卡還說跑不了。
在卡車行業,提高藍牌輕卡整體質量的呼聲不斷,最終會迎來怎樣的新政策還是個謎,以至于討論了一個關于輕卡黃卡藍卡的話題。在目前的交通運輸市場,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無憂無慮的運營,創造更高的價值?
輕卡版的“真假美猴王”
有一次一個卡友看到物流園門口有三輛輕卡在等貨。巧合的是,這三輛輕卡是同一輛,而兩輛是藍色的,一輛是罕見的黃牌輕卡。不同牌照的法定裝載量不同。如果說外人能看出來區別的話,很多人并不明白不同車牌的意義。
你可能覺得反正車型都一樣,載重量肯定也一樣。相反,在交通行業,大家對載重量問題非常敏感,因為這關系到很多人的實際利益。黃牌輕卡之所以非常少見,是因為它處于一個尷尬的位置。
仔細觀察發現,在一些限行縣,可以看到同型號的藍色輕卡,但是看不到黃色輕卡。原因是藍光卡車不受限制,輕卡的定位多是跑短途城市賽,這正好觸及了黃燈卡車的軟肋,但黃燈卡車可以光明正大的跑長途,因為它的總素質比藍光卡車高很多。
所以很多車主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車牌,但不合理的地方也恰好在這里。為什么同一款車型不同車牌顏色的載重量不同?希望有關部門做出改進,考慮運輸市場的實際需求,在不損害市場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車輛載重范圍。
藍牌輕卡可以買嗎?
至于輕卡上不了藍卡的問題,在這個敏感時期確實值得深思。一個普通家庭買車花費十幾萬,大部分人都是貸款買車。所以,車能不能賺錢,會關系到一個家庭的生計。目前藍卡城市買的新車還有很多是輕卡,可以在有限的市場里謀生。
零擔,冷藏藍光卡車系統有些尷尬。許多冷藏輕型卡車跑長途,跨越幾個省。在藍輕車載重的嚴查下,很多卡友都遇到過槍口,買車才一年半。不能說他們賣了,所以要繼續跑。
前段時間發布的新交規,關于駕照考取條件的放寬,對于年輕司機來說是比較大的利好。之前因為很多年輕人增駕條件限制,剛入行就買了藍輕卡運營。因為輕卡門檻低,這也是他們能崛起的原因之一。
在長途運輸領域,還是建議有條件的卡友可以先增加駕駛,給自己留條后路。畢竟他們常年在交通行業混,遲早要考個B證或者A證。今年很多卡友把車賣了換了中卡,花了不少錢。
個人建議:
目前各地對藍光貨車的執法力度不一。如果只是跑短途的城市配送,就要按照當地對藍輕卡的政策來選擇。首先,你得保障民生。城市配送不是微卡車能完成的,輕卡的承載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同時,藍光貨車不受城市限制也是一大優勢。
但如果跑長途,不建議選擇藍光卡車。投資風險有點大,在保證貨源的前提下,你寧愿買一輛中型卡車。黃色輕卡在長途市場優勢不大,集裝箱體積輸給中型貨車,也是黃牌。選擇中型卡車會更容易找到貨源。
黃牌輕卡適合哪些領域?
當然,黃牌輕卡也不是一無是處,在很多地區還是可以看到的。一般這些車主都有自己的固定貨源,當地城市對交通限行的管控也沒有那么嚴格,所以拿到黃牌不僅可以進城,還可以跑短途貨源。
以前見過黃牌輕卡拉輪胎的。藍卡因為輪胎重量大,不能合法拉貨,但是小縣城沒有限制。車主有相應的駕照,拿黃卡總比拿藍卡好。為了以后的發展,可以無所畏懼的開黃牌,光明正大的進行合規裝載。
在零擔和制冷領域,對于藍牌車跑不了的長途線路,如果車主不想換中卡,選擇黃卡輕卡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在負載能力有保證的前提下合規運營,至少在目前的政策下不會吃虧。當然,這也是最糾結的選擇。
在特種作業車輛領域,由于自身車輛自重較重,如果在藍牌上,將面臨車輛自重超過總重量4495kg的風險。比如一些城市輕型灑水車、環衛車、清障車等設備車,后期的趨勢還是會比黃牌多。見過輕卡的環衛車都是黃牌,這也是相關部門對輕卡合規的一種模式。
個人建議:
藍色輕型卡車的優勢確實比黃色輕型卡車更多樣化。說服車主吃黃牌的理由并不多,改變現狀還得靠政策。但是,在輕卡購車的情況下,當前景撲朔迷離的時候,你要么不買車。買車的話,還是要慎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避免以后因為政策變化造成損失。
黃牌輕卡要想被翻,就離不開“限行”兩個字。如果給黃卡輕卡一個優惠政策,相信以后它的普及率會大大提高。考慮到城市交通道路復雜,大型車輛不便,輕卡由于體積小,有絕對優勢,在安全性上也會更有保障。
二手車保值率有所差距
最重要的一點是二手車的保值率。黃卡和藍卡輕卡因為牌照顏色不同可以賣不同的價格,這確實關系到車主的利益。有一次,一個卡友在購買二手車時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其實二手輕卡的價格應該由當地的市場情況決定。如果地方對藍色輕卡有管制的空間,那么自然會有更多人購買藍色輕卡,黃色輕卡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所以大家買車都會選擇藍輕卡。不僅每年的保險可以少交,高速行駛的收費也低很多。
尤其是現在,按軸收費后,藍光貨車的收費被認為是一等車,有兩個軸,像城市里跑的一些車,非常有優勢。即使是在鄉鎮拉建材的“大型”藍色輕卡,卸完貨后空車也會高速返回,也很劃算。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車的車次增加后,利潤自然大,而且是高速司機。
所以買車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愿意上藍牌的。黃卡輕卡優惠政策不夠明顯,不足以吸引用戶嘗試。現在跑運輸沒有以前那么賺錢了,人們自然不愿意冒這個風險。雖然最近嚴查相關政策,但還是有不少新車藍牌,輕卡。
尤其是以城際短途為主的細分市場,年輕司機居多。如果藍色輕卡能提噸,那黃色輕卡唯一的優勢就徹底被壓制了。
總結
同一輛車的動力配置略有差異,但由于車輛牌照不同,裝載的總重量也不同。這聽起來很諷刺。同一輛車上不同牌照,重量輕的10噸以上的黃牌為標準載重,重量輕的10噸以上的藍牌為超載。是否合理還得由用戶自己決定。
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非要買新車,是辦藍牌劃算還是辦黃牌安全?請大家各抒己見,給新人一些有價值的意見。(文字/卡號:卡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