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什么時候能國產?
不得不承認,我國已經成為汽車保有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各大汽車品牌也馬不停蹄地在國內發布新車,先行搶占市場,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品牌在國內的銷量呢?國產化無疑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國產化也是要有先性條件的,產銷量上不去,成本無法均攤,即便是國產,結局也未必如我們所愿。比如東風英菲尼迪和廣汽謳歌,它們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翻看它們這兩年在國內的銷量,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不過分,甚至還沒有BBA暢銷車的一個零頭多。
但也有獨樹一幟的品牌,國內銷量也是連年增長,但是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過要國產的打算,它們就是日本的工匠精神的代表雷克薩斯和德系傳統豪車品牌保時捷,而且最近有關保時捷國產的消息也是甚囂塵上。
保時捷銷量蒸蒸日上
在談論保時捷是否國產這個話題之前我么先來了解一下保時捷前兩年在我國的銷售情況。2018年,保時捷的新車交付量256,255 臺,同比增長4%。在2019年保時捷在中國一共交付了全新車型86752臺,同比上升了8%。
從這些數字就可以看出,毋庸置疑我國是保時捷在全球銷量最好的市場,它憑自己區區2%的大眾內部銷量比例,卻貢獻了足足30%的利潤。如果國產化的話,這個數字勢必會繼續大幅增長。
高層官宣暫時不考慮國產
但是,很遺憾的是,保時捷的高層已經官宣,暫時在中國還沒有國產化的打算,借用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博士的話說:“保時捷總產量跟BBA比還算是一個小眾化的品牌,總的銷量細分到各個車系上就會更少,在華投產并不符合成本效益,這也是我們決定暫時不在中國生產的主要原因 ?!?p>所以,保時捷暫時不可能國產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雖然不會國產,但這不妨礙我們繼續想象一下如果保時捷國產化,后續會發生的那些故事。在哪生產?按什么模式生產?
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合作都是由外資品牌和我國的自主品牌按50%:50%的比例出資注冊新的公司,大家共同運營,但是同一個外資品牌最多與兩個國內的汽車品牌合作。如果保時捷進來將會跟誰合作呢?還是利用大眾在國內已有的資源?還是會像特斯拉那樣。100%獨資運營?
而且就算順應了大潮流,保時捷國產的大概率也只是Macan(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Cayenne(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這兩款掙錢的SUV車型,至于911和718這兩個“親兒子”,當然還是好好留在自己的身邊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