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特金森循環
與傳統的發動機循環相比,阿特金森循環的特點是作功沖程比壓縮沖程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膨脹比大于壓縮比。更長的作功沖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燒后廢氣的殘余高壓,因此燃油效率比傳統發動機更高。只要明白這一點,阿特金森循環就明白了70%。
1882年,詹姆斯阿特金森發明了一種發動機。與當時的奧托循環發動機不同,這種發動機的活塞排量在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時是不同的。眾所周知,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傳統發動機四個階段的活塞沖程是一樣的,但是阿特金森循環是如何在壓縮和做功階段實現不同的沖程的?
阿特金森發動機采用復雜的連桿作為活塞到曲軸的動力輸出,實際活塞行程如下圖所示(阿特金森發動機活塞行程較長,動畫中未顯示)。
這個設計很巧妙。不同的連桿機構共同作用,使每個沖程范圍不同,不僅有效改善了進排氣情況,而且阿特金森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膨脹比大于壓縮比。更長的膨脹沖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燒后廢氣中仍然存在的高壓,因此燃油效率高于奧托循環。
但是這樣復雜的結構不容易實現,后期維護成本也高。但它的節油特性滿足了目前人們的需求,所以很多廠家用發動機氣門相位調節器來控制進氣門的延遲關閉,而不是用復雜的連桿機構,讓發動機的進氣門在進氣沖程結束后保持開啟一段時間,從而把一部分吸入的混合氣吐出來,更簡單的實現膨脹比大于壓縮比的效果,模擬阿特金森循環工況,達到節油的效果。下圖是模擬阿特金森循環的示意圖。
然而,阿特金森發動機也有兩個突出的缺點:
一是低速時,進氣被向上的活塞推出,進氣不足,動力不足;
第二,在高速的情況下,相對較長的膨脹行程會影響速度的增加,加速不給力。
然而,這兩個"缺點"只能被混合動力車使用。這是因為混合動力汽車在車輛起步階段由電動機驅動,電動機低速扭矩大,使車輛加速迅速,以彌補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的動力不足。中高速勻速行駛時,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熱效率高,能提高燃油經濟性,所以市面上的混合動力汽車都采用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