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停產燃油車時間
內燃機或將成為歷史?多家豪車品牌宣布將在10到15年后徹底轉向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
據報道,近日奧迪宣布,將在2026年底前停止生產新的內燃機車型,專注于純電動汽車。未來,奧迪有可能將成為一家純電動汽車制造商。
奧迪宣布2033年將停售燃油車
近日,奧迪宣布2026年以后投放市場的新款車將全部為純電動汽車,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將在2025年之前停止開發,2033年將停止銷售燃油車,但上述停售燃油車并不包括中國市場,2033年后將繼續本地化生產。
與此同時,奧迪高層也確認了這一報道。近日,奧迪首席執行官馬庫斯·杜斯曼(MarkusDuesmann)在柏林氣候大會上再次重申這一目標,到2033年奧迪將逐步淘汰燃油引擎。馬庫斯·杜斯曼在柏林氣候大會上表示:“奧迪已經準備好為邁向電動汽車時代做出決策并付出巨大努力。”
此外,他還表示,“通過實施創新性的舉措,我們將為個人消費者提供可持續且碳中和的出行選項。”相比于“被拋棄”,他認為奧迪油動車實際上是在進行創新。“我不認為燃油車會被徹底拋棄,我只相信技術和創新。”他說道。
報道還表示,上述停售燃油車并不包括中國市場,奧迪認為中國市場仍存在燃油車需求,2033年以后將繼續本地化生產。未來奧迪將進一步深化與中國一汽的合作關系,共同成立全新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從2024年起,新公司將在長春投產基于與保時捷合作開發的PPE平臺的奧迪純電動車型。此外,至2021年底,奧迪將通過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將國產車型增加至12款。
對此,有部分網友表示,“大勢所趨,未來汽車市場中新能源車肯定占據主導地位。”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奧迪區別對待中國市場,這將是其最后悔的決定。”看好新能源車的網友還表示,將對新能源汽車開啟定投模式。
奧迪將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
多車型將轉向電驅動
奧迪電動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并計劃自2021年起的新車中,純電動汽車的車型將多于燃油車。據報道,換代A3、A4、A5和A6將全部轉向電驅動。A3和A4將不會研發內燃機車型,未來將直接被A3e-tron和A4e-tron取代。A5和A6下一代車型也將推出純電版本。今年4月,奧迪宣布新款奧迪A6內燃機版將于2023年上市,同時推出A6e-tron。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奧迪已經展出了A6e-tron概念車,新車基于PPE平臺打造,為該平臺第二款車型。奧迪首款基于PPE平臺打造的車型為Q6e-tron,預計明年下半年上市。
圖:奧迪官網A6e-tron
奧迪A6e-tron設計師SaschaHeyde表示,對于奧迪來說,安全功能與美學設計的結合尤為重要。而他面臨的第一個主要挑戰是容納大電池,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優雅的運動型汽車。在外形方面,奧迪A6e-tron概念更像是一種柔和的過渡,奧迪的傳統線條和比例仍有保留。
自2018年推出首款E-tronSUV以來,奧迪已經先后推出了多款跨界車等電動車型,未來將繼續擴展純電動車型陣容。奧迪母公司德國大眾提出目標稱,全集團到2030年使全球新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的占比提高至5成。到2025年,奧迪目標擁有超過20款電動車型。
在資金投入方面,奧迪還計劃投入約350億歐元鞏固戰果,其中150億歐元都是直接投向電動汽車本身的。另外,等到2030年,奧迪希望PPE平臺車型的累計銷量能上到700萬輛。
報道稱,奧迪將向純電動汽車集中經營資源,目的是對抗特斯拉。
史上最嚴排放法規將落地
多國宣布將禁售燃油車
據外媒報道,即將到來的歐七排放法規可能是奧迪做出這一決定的重要推手。
歐七的排放標準將進一步降低空氣污染物允許的最大排放量,如細顆粒物、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另外追加了氨氣、甲烷,和二氧化氮三項指標,預計最快會在2025年生效。歐七的排放標準所規定的超低排放數值,導致車載診斷系統很難給出準確結果,其難度等同于在車上建一座精密實驗室。內燃機變得極端復雜和昂貴,制造商將對此失去興趣,被迫向電氣化轉型。這則史上最嚴的排放法規引來多家車企的強烈抵制。
奧迪CEO杜思曼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滿足歐七標準會增加大量研發內燃機的成本,歐七標準令人感到頭疼,而且它對改善環境并沒有多大作用。”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對醞釀中的歐七排放標準表示不滿,認為設立該法規的目的就是扼殺內燃機,促使汽車制造業全面電氣化。
不過,奧迪如此快速而堅定的表態,也于歐洲國家對環保的訴求有關。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相繼宣布,在2025-2030年間停售燃油車,比如英國決定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挪威計劃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此外,法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家紛紛宣布計劃在2030年至2040年之間逐漸淘汰燃油車。因此,身在德國的奧迪也不得不順應政府的要求。
隨著全球各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陸續敲定,各大車企也紛紛轉型布局新能源車。沃爾沃、菲亞特早于2019年開始停售燃油車;2020年,斯巴魯、捷豹路虎相繼宣布將重心投入到新能源車的開發中;福特、本田、戴姆勒等頭部車企也表示將在2022年停產全部燃油車,長安、大眾、豐田等也將停售燃油車的計劃提上日程,陸續公布自家的新能源計劃。
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占全球50%
未來5年新能源車產銷高增
目前來看,我國發力較早的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等汽車品牌的銷量,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已經占據大部分份額。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6.7萬輛和95萬輛,均同比增長224%。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
6月18日,中汽協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未來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增速40%以上,5-8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顯著提高,達到20%-30%。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將呈現不斷向上發展的趨勢。
對此,首創證券研報表示,新能源車產銷高增,相關環節將受益,例如充電服務運營商等。另外,隨著5G+鴻蒙推動,電車智能化大勢所趨。伴隨新能源電車的另一大趨勢即汽車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多重因素正在加速汽車智能化發展:首先,產業政策不斷加碼;其次,5G技術加速助力C-V2X發展;再次,隨著BATH等巨頭紛紛入局,加快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商業化應用落地;最后,當前特斯拉已是名副其實的車企巨頭,其創造的OTA、智能計算平臺以及軟件定義汽車等商業模式,對汽車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顛覆,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將加快推進自動駕駛產業不斷向前。
雖然乘用車生產受到芯片短缺等問題影響,但新能源車基本未出現明顯銷量損失。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乘用車產量同比下降2.6%至157.6萬輛。
〖中國基金報〗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