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多久換一次
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其實,這取決于我們跑步的努力程度。
為什么需要旋轉輪胎? 4個輪胎的磨損不一樣
先說說,廠家為什么要折騰出這種常規的換胎位呢?是為了賺錢嗎?
普利司通的原因是:因為驅動輪和方向盤的安裝位置不同,受力和輪胎磨損也不同。
說白了就是四個輪胎受力和磨損不同。一個不同的位置會更好。
這種現象存在嗎?
這是真的。一般來說,家用轎車的前輪比后輪磨損嚴重。
大多數家用汽車的發動機都在前面,對嗎?所以前輪承受的重量比后輪多一點。
Wei 在期刊《汽車時代》 上發表了論文《乘用車軸重分布分析》。
計算某HEV車型的軸荷分布,發現無論是空載還是滿載,前橋的載荷都大于后橋。
即使滿載,前輪的重力也比后輪大2,000 Nm 以上。此時,前輪的磨損一般大于后輪。
其實跟我們走也是一樣的。推動你的腳底,腳跟先。并非所有鞋底都受到同樣的壓力。所以鞋底的磨損是不均勻的,但我們無法改變這一點。
此外,汽車的驅動輪在行駛過程中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和磨損。
長安大學劉老師的碩士論文《載重輪胎接地壓力模型研究》。
:中寫到,在行駛狀態下,輪胎的最大接地壓力比靜止自由滾動狀態下大100kPa左右。
大多數家用車剛好是前輪驅動,前輪不僅負責轉向,還負責傳遞動力,所以磨損會比較嚴重。
如何轉置
所以看來輪胎換位真的很有必要。怎么改?我們可以做什么?似乎人們不會那樣做。
李婷在期刊《交通運輸》 上發表了論文《汽車輪胎應周期性換位》。
上面說了輪胎旋轉比較常用,效果也不錯,主要是交叉旋轉和同軸旋轉。
交叉換位
交叉換位法簡單來說就是前輪和后輪互換時要交叉。
韓泰輪胎官網上有個說法,前輪驅動交叉時,兩個前輪胎不交叉。 左前輪轉向左后輪,右前輪轉向右后輪。
兩個輪胎換到前輪后,需要將:右后輪跨到左前輪,左后輪跨到右前輪。很講究吧?
如果是后輪驅動,輪胎換位建議和前代:相反,前兩個輪胎換到后,后兩個輪胎換到前,就不用了叉。
如果是四驅車,推薦的方法是前后兩對輪胎交叉。
專用輪胎只能同軸轉動
當然,之前的交叉換位是針對普通輪胎的。
如果你用的是單導胎,或者是花紋不對稱的輪胎,也就是內外都有logo的,或者箭頭方向的,就不能換了。
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車的車主手冊中提到,指定旋轉方向的輪胎可以執行附加功能,只有遵守正確的旋轉方向才能執行這些功能。
簡單來說,它會殺了你。如果有交叉和換位,輪胎的方向就會反了,性能就發揮不出來了。不改不如不改。
一般比較貴的車都采用這種方式,性能好,成本高。
如果一年內行駛不到5000公里,就不需要換位置
一般來說,輪胎換位確實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你一年開車不到5000公里,就不必在意了。
我們之前在視頻中討論過。一般來說,輪胎可以使用5 到6 年。由于老化,需要考慮更換。
假設我們真的少開車,一年5000km都達不到,只是來回通勤。
這時候就算跑了6年,實際跑了3萬公里,四個輪胎的磨損也不會很嚴重。
許順凱等人在期刊《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上發表論文《基于幾何更新法的輪胎胎面磨損行為分析》。
其中,在柏油路上做了:的輪胎磨耗試驗,保持車輪的法向載荷和胎壓,車速盡量保持在60km/h。
行駛2萬公里后,輪胎磨損約為0.993mm,幾乎不到1mm。
一般來說,新輪胎的花紋深度在8 到9 毫米左右,因此確實會磨損一點。
換句話說,如果你一年行駛不到5000公里,六年內輪胎整體磨損不會太大。兩者的磨損差距其實可以忽略不計,一萬公里不用換一次。
10,000公里輪胎旋轉有利于延長壽命
所以總而言之,輪胎換位一萬公里確實對延長輪胎壽命有好處,不是人家想騙我們。
如果你發現前后輪胎的磨損有明顯的不同,那么換肯定是更有利的。
但是我跑得不多,輪胎磨損會有點,而且不高。換個位置不用折騰,不是說一定要。
輪胎最多可以補幾次?
除了磨損,很多朋友表示,“補胎的次數也會影響輪胎的壽命,一個輪胎補了三四次就不能用了”。
是不是真的?補胎的輪胎性能會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可以繼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嗎?
也是補胎。有的高手有種奇怪的感覺: “我是不是應該修的比較好?還是差不多?” “我怎么知道?有什么區別?” “更好,更好,更貴;幾乎,幾乎,更便宜。”
補胎20元和200元有什么區別?修輪胎時還有哪些特別容易偷工減料而忽略的事情呢?
關鍵詞:輪胎
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輪胎”即可。
每天,我都會給你一個實用的工具,包括文字、音頻和視頻。挑選你喜歡的版本,《備胎說車》等你來玩。
參考
魏.乘用車軸荷分布分析自動時間,2020 年。
劉載重輪胎接地壓力模型研究.長安大學, 2015./p>
李婷。汽車輪胎應定期換位。交通運輸,2013。
徐順開,臧,周濤。基于幾何更新方法的輪胎胎面磨損行為分析.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8。
輪胎的使用和維護。普利司通官網
韓泰輪胎官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