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達電動汽車的虧損情況
當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流趨勢時,眾多車企紛紛涌入這個市場,包括中高端路線的“蔚小理”,以及性價比較高的哪吒和領跑等。這些車企統稱為造車新勢力。
然而,盡管新能源汽車市場紅利巨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許多邊緣化的車企難以生存。尤其是隨著傳統車企紛紛轉型進入新能源市場,競爭變得更加白熱化,造車新勢力也相繼倒閉。河南速達電動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速達電動汽車被曝存在欠薪停產的情況。據報道,該公司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員工投訴稱自去年5月起,公司要求員工每人交納2萬元車款,后續不買車則在7月份退款,但目前只退還了一萬元。除此之外,公司社保也從去年開始欠費。
事實上,早在2020年,河南速達就被曝出欠薪事件,直到現在仍有許多員工在投訴。同時,三門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也曾回應稱,該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自身經營不善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一直處于停產狀態。
曾幾何時,河南速達也曾有過輝煌的時刻。早在2010年,河南速達就成立了,甚至在2019年就拿到了“雙資質”,這對于當時的新勢力車企來說并不容易。而且,在成立9年之后,速達汽車首款量產車SA01也正式下線,走在了不少新勢力前列。與此同時,速達還在幾天后宣布簽下德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3年總計23萬輛的銷售協議。量產車下線后的3個月,速達汽車簽訂國內外采購訂單41.1萬輛,幾十萬的大訂單也讓人對速達的未來充滿期待。
然而,現實總是骨感的。盡管速達在前期已經拿下了大訂單,但最終的出口量卻連零頭都不到。據悉,在2020年4月,速達才向德國出口了第一批200輛車。而根據財報顯示,在2016-2019這四年間,速達累計虧損了7.3億元。由于資金鏈緊張和連續虧損,速達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速達之所以陷入困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產品力不足。從速達開發的電動車來看,SA01完全沒有時下電動車的科技與未來感,甚至與燃油車相比也并不出色。該車的續航里程也只有305km與420km兩種選擇,并不出色的數據卻能賣出17萬元的價格。無論從外形、續航還是科技上都沒有看出這款車的競爭力。
此外,速達在品牌營銷上也并不盡心盡力。盡管像理想、蔚來等新勢力總是喜歡夸大其詞地進行宣傳但好歹大家都知道有這些品牌而速達呢?想必很多人在點進這篇文章之前都不知道這是何方神圣。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行業的淘汰和洗牌。有關數據顯示進入新能源領域的造車新勢力多達四五百家但如今能夠頻繁出現在市面上的車企卻不超過十家而越到最后生存下來的車企就越少。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力孱弱品牌宣傳不力的速達電動汽車的前景堪憂。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