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定時炸彈!從路虎爆胎事件看輪胎隱患
【太平洋汽車網 輪胎頻道】中秋期間,汽車圈里最火的新聞,莫過于一起路虎攬勝爆炸的事件:8月30日,一輛路虎攬勝在河北三河發生爆炸,現場監控視頻也在網上瘋傳,然而到了16日,河北三河警方才發布調查結果,稱爆炸是爆胎引發,且車上未發現可疑附著物或煙熏痕跡。該調查結果發布之后,隨即在網上引起了大量質疑。
![]() | 體驗讀圖模式 |
● 事件回顧:車輛剛起步便發生爆炸,威力較大
在事發的十字路口,監控攝像頭拍下了事情發生的經過,大家可以從下面這條現場視頻中感受到爆炸的威力:
【監控實拍:路虎車行駛中突然爆炸,車門板被炸飛數米遠】
據警方調查通報稱,爆炸系車輛左前輪爆胎引發;而車主劉某在接受采訪時稱,爆胎的左前輪是臨時換上的備胎。事故發生前兩天,左前輪胎漏氣,臨時換上了備用胎,這條備胎是兩年前的一條舊輪胎,一直沒用過,換上后車內系統就有報警提示,一直沒來得及檢修、更換,直至事故發生。當時車是由朋友張某駕駛,自己坐在副駕位置,爆炸發生時,自己只是耳朵被震了一下,并無大礙。駕駛員張某腿部骨折,現場也流了血。
● 留意輪胎需要更換的“信號”
雖然警方的調查結果存在爭議,但是本文并不是要評價調查結果,而是在警方結論的基礎上,看看輪胎存在隱患的信號。其實,在以往的不少爆胎案例當中,威力也是可大可小,導致的后果也會比較嚴重。所以,奉勸各位“看熱鬧不嫌事多”的朋友,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避免爆胎的發生。輪胎存在隱患的時候,往往會有各種“信號”提醒使用者留意:
1、胎面損耗接近磨損標記
任何品牌的輪胎都會在胎面溝槽底部設置一個磨損標記。一般轎車輪胎的磨損標記高度為1.6毫米(這個高度也是法定的輪胎最小溝槽深度),載重輪胎上的磨損標記高度為2.4毫米。
有的車主認為只要輪胎沒破,即使輪胎花紋快磨光了仍繼續用,這樣的舊輪胎其實是十分危險的:當遇上濕滑路面時,胎面花紋無法將輪胎下方的積水完全排出,很容易導致車輛失控。
2、輪胎出現裂縫或鼓包等受損情況
在日常用車的過程中,輪胎或會被異物扎到,或不小心撞到馬路牙子,這些都會導致輪胎受損。輪胎受損的情況包括胎面裂縫、胎面鼓包、胎面橡膠缺失、胎側磨損嚴重、輪胎多次被異物扎到等。尤其是鼓包,輪胎隨時都會有爆裂的危險。只要發現輪胎出現這些受損情況,車主就要盡早到專業的輪胎店檢查愛車的輪胎,及時更換。
什么是簾子線?
簾子線是織造簾布的經線材料,也用作輪胎、運輸帶、傳動帶等橡膠制品的增強材料,主要應用在輪胎上。簾子線的材料有棉紗、粘膠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乙烯醇纖維、玻璃纖維、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和鋼絲等,其性能各不相同。不同種類的汽車輪胎,會根據性能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選擇不同材料的簾子線。
3、輪胎年限到期
即使車主平常開車如何的斯文、路況如何的好、對輪胎的保養如何到位,輪胎使用時間長了,也是會逐漸老化的。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超過這個年限,輪胎就會開始老化。輪胎老化的主要表現就是表面硬化,繼而出現龜裂紋。老化的輪胎會失去應有的彈性,繼續使用的話會導致胎面變形,存在爆胎風險。
所以,就算老化的輪胎看上去并沒有嚴重的磨損,車主也要提高警惕。最可靠的做法就是到專業輪胎店檢查輪胎狀況,以確定是否更換新輪胎。
● 如何讓輪胎更耐用?
遇上質量差的輪胎畢竟是小概率事件,假如輪胎受損,車主應該先檢討自己的用車方式。只要車主養成良好的用車養車習慣,就能大大提高輪胎的使用壽命。
1、避免原地打方向
由于車感不佳,很多新手都喜歡原地打方向,這個壞習慣基本上是從駕校里面帶出來的。原地打方向會令輪胎的磨損集中在同一個接觸面上,造成輪胎局部嚴重磨損,縮短使用壽命。因此,車主應避免原地打方向,而應該在輪胎滾動時打方向,這樣的話,地面給輪胎帶來的才是全方位且均勻的正常磨損。
2、避免撞擊路肩和陷入坑洞
有些車主的停車方式比較霸氣,他們喜歡讓車騎上路肩停放。在車輛騎上路肩的過程中,輪胎會受到擠壓,容易導致輪胎側面的簾子線斷裂,造成輪胎鼓包。
路面的坑洞同樣要避開。當輪胎碾過坑洞時,輪胎同樣會受到擠壓。坑洞越大、車速越高,輪胎受到的擠壓力度也越大,這樣也會導致輪胎出現鼓包。
3、避免蹭胎壁
很多時候,蹭胎壁是在車輛靠邊時無意中造成的,可能是車主車感不佳,也可能是車主開小差。輪胎側面屬于輪胎的薄弱部位,磨損嚴重的話也會造成輪胎鼓包,帶來爆胎的隱患。因此,車主在靠邊停車的時候,應該多留心車輛與路肩的距離,避免蹭胎壁。
4、保持合適的胎壓
合適的胎壓能保證輪胎的接地面積均勻,減少不必要的磨損。因此,車主應該養成定期檢測胎壓的習慣,隨時了解輪胎的胎壓狀況。檢測胎壓可以到專業的維修店,也可以購買胎壓計自己檢測,胎壓標準可參照車輛的胎壓標簽。
5、根據輪胎磨損狀況互換四條輪胎
很多車主都知道輪胎需要定期互換位置,以保證四條輪胎的磨耗程度能盡量保持一致。那么應該如何互換位置呢?很多人認為是四條輪胎交叉互換位置,即左前右后換、右前左后換,但其實這樣操作也是不正確的。
由于汽車前軸與后軸的載荷并不相同,為了讓四條輪胎的磨損能夠均等,延長使用壽命,我們建議車主每隔8000或10000公里互換一次四條輪胎的位置。輪胎互換位置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驅動輪垂直換,例如左前到左后;非驅動輪對角換,例如右后到左前。后驅車同樣是這個原理。如果是四驅車型或單導向輪胎的話,則是直接垂直前后換,例如左前到左后,右前到右后。
總結:這次的路虎爆炸事故,警方公布的調查結果為爆胎所致。我們先不討論這個調查結果是否站得住腳,而是應該關心如何才能避免爆胎的發生。輪胎的爆胎隱患其實是會有各種“信號”提前告知車主的,我們在平時很有必要養成檢查輪胎的習慣,改正不正確的用車習慣——我相信沒人愿意以這種爆胎的方式上頭條。(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李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