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保一個星期 車主需知易損件的保修期
【太平洋汽車網 用車頻道】愛車的雨刮器壞了,去4S店維修后卻被告知,“雨刮器屬于易損件,已過保修期,需要自己掏錢維修”,很多車主對這一答復多少有點驚訝,明明新車保修期是“3年或10萬公里”啊,為什么這類零件要排除在外?其實不少買車不久的新車主,對于車輛的“質量保修期”的認識僅限于“幾年或幾萬公里質保”的概念上,對于保修手冊中易損件這一細則卻渾然不知。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易損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哪些是易損件?
一般來說,易損件主要包括:離合器片、剎車片、剎車盤、輪胎、全窗玻璃、燈泡、雨刮片、保險絲、蓄電池、內飾件等,還有一些消耗件,如火花塞、機油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等。當然,不同品牌的保修手冊對易損件的定義是有所差別的。
● 易損件的保修期不等同于整車的保修期
不少車主認為,只要在保修期內 (如2年或6萬公里),零部件出了問題,4S店就應該免費更換。其實不然,保修手冊中對這類零部件質保期會另外作了規定,是不等同于新車整車質保期的。
因為一般易損件等小零件的損壞比較難界定,如玻璃、燈泡、雨刮、剎車片等通常很難斷定是由于車主使用不當,還是產品質量問題而導致的損壞,廠家一般不承擔質量擔保責任或采取縮短保修時間的政策。
● 易損件的保修期多長?
車輛上的易損件的保修期是遠短于整車保修期的,不同品牌對易損件保修期的規定有所不同,就算同一品牌的不同易損件其質保期也不盡相同,從最短的7天到1年或從1000公里到2萬公里不等。
● 易損件維修需注意
清楚易損件的質保期,可避免維修時多付錢。一些易損件如雨刮器、剎車片、離合片、燈泡等在新車磨合期時比較容易損壞,在易損件質保期內去4S服務店進行檢修,如果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4S店是應該免費維修更換的。
早發現早維修,小零件更換不用自掏腰包。易損件的保修期相對于整車質保期都是比較短的,如過了質保期去維修的話,肯定是要自掏腰包的了。如有些品牌的車對離合器摩擦片、燈泡、車窗玻璃等易損件的質保期只有7天!如果車窗玻璃本來質量有問題,新車沒檢查清楚或發現了沒及時去維修更換,那么這7天過去了再去維修的話,就要自掏腰包了,很不劃算。
當然,這雖然是個案,但易損件的質保期的確都不長,所以在平時用車過程中,多關注這些易損件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早去檢修,還是可以少花這些冤枉錢的。
● 應定期檢查易損件的完好情況
易損件這種小零件在日常用車中容易發生故障和損壞,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易損件的簡單自檢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雨刮:噴一些清洗液啟動雨刮,留意動作是否流暢,是否有大的雜聲,如果有的話,可能是雨刮過分壓向玻璃,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校。如有劃痕和刮不干凈,可能是要檢查是否有老化、開裂等現象,需要更換雨刮片。
制動片:判斷制動片是否需更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厚度。一般新的制動片厚度大概在15mm左右,當磨損只剩1/3(4-5mm)的時候,就應該更換了。不要等到磨損到制動片極限發出鐵磨鐵的“嘶嘶”聲時才去更換,這時可能制動盤也受到了損壞。
蓄電池:檢查蓄電池接線柱,看是否松動或有大量的晶體、霉花等一下金屬氧化物。如有很容易導致通電不暢,并且發熱,影響電池工作壽命。
檢查蓄電池蓋上的小孔是否通氣。倘若小孔被堵,產生的氣體就排不出去,電解液膨脹時會把蓄電池外殼撐破,從而減少蓄電池的壽命。
觀察電池頂端檢視窗口,看到綠點,表示蓄電池工作情況良好;如果看不到綠點而顯示為淡綠色,說明電解液相對密度降低,蓄電池充電不足,應及時充電;如果檢視窗顯示淺黃色 (或無色),說明蓄電池已無法正常工作,必須檢修或更換。
總結:現在主流的整車保修期是3年或10萬公里,但這并意味車上所有的零部件在這個期限內壞了都能得到免費維修更換的。大部分廠商對車上的易損耗部件的保修期都另外做了規定。車主應讀透保修手冊中關于易損件質保期這一細則,那么在出現問題后及時更換,就可以少花冤枉錢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