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萬內家用SUV市場中,第四代CS75PLUS Ultra(指導價13.99萬)和星越L行云版(指導價15.67萬)堪稱兩大現象級選手。前者以”中型智慧SUV”定位強勢突圍,后者則憑借CMA架構收獲擁躉。當我們把兩車放在顯微鏡下對比時,會發現這場看似勢均力敵的較量,實則暗藏乾坤。
動力系統的代際差異
第四代CS75PLUS Ultra 的390N·m的最大扭矩比星越L行云版多出40N·m,更關鍵的是1900轉就能輸出390N·m的澎湃動力。這意味著在市區頻繁啟停的場景中,紅綠燈起步時發動機轉速無需拉高就能獲得充足扭矩,實測中能比競品快出半個車身的反應速度。
燃油經濟性方面,長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加92號汽油即可,相較之下,星越L行云版需要95號汽油的嬌貴胃口,在油價持續高位的當下,每年至少多出2000元燃油開支。實測數據顯示,兩車在相同擁堵路況下,搭載智慧能量管理系統的長安車型能通過智能啟停策略額外節省7%燃油。
空間魔術與實用哲學
第四代CS75PLUS Ultra通過下沉式可變后備箱設計,將裝載容積拓展至725L。這個數據比星越L行云版多出163L,相當于多放兩個28寸行李箱的空間。更精妙的是其235/50 R20輪胎帶來的雙重增益:更大的接地面積提升濕滑路面抓地力,高扁平比設計又能過濾細小顛簸,實測通過減速帶時后排震動幅度減少18%。
家庭用戶最在意的座艙舒適配置豐富程度,長安展現了碾壓級優勢。全車座椅通風加熱功能在寒冬酷暑中尤為實用,反觀星越L行云版僅在前排提供加熱功能。副駕零重力女王座椅堪稱殺手锏,8觸點8模式按摩配合腿托調節,實測中能讓副駕乘客心率下降12bpm,這種堪比豪華SPA的體驗,在同價位絕無僅有。

智能生態的降維打擊
當多數車企還在優化語音喚醒詞時,第四代CS75PLUS Ultra已搭載無需特定喚醒詞的AI大模型。實測顯示,連續對話準確率高達92%,甚至能理解”我媳婦冷但她不想關空調”這類復雜語義。
智駕層面,APA5.0自動泊車系統展現出老司機般的從容。在模擬狹窄車位的測試中,系統不僅支持手機遙控泊車,還能記憶最后50米行駛路徑自動倒車。相較之下,星越L行云版缺失自動泊車功能的遺憾,在立體車庫場景中尤為明顯。

價值比對的終極拷問
指導價本就存在1.68萬元價差的情況下,第四代CS75PLUS Ultra的終端優惠力度更讓天平傾斜,疊加置換補貼后,實際可下探至12萬區間。反觀星越L行云版受制于CMA架構成本,終端讓利空間有限。對于精打細算的家庭用戶而言,省下的預算足夠加裝車頂行李箱和全套露營裝備。
從用車全周期成本考量,92號汽油適配性、更低的保養間隔(10000公里vs7500公里)、以及標配的14個先鋒揚聲器(星越L行云版僅8個普通揚聲器),都讓長安的長期持有成本優勢持續擴大。這種”買著省心、用著省錢”的特質,正是家用SUV的核心價值所在。
寫在最后:需求導向的購車邏輯
在這場硬核對決中,第四代CS75PLUS Ultra用越級配置重新定義了15萬級SUV的價值標準。對于追求”全家舒適+科技嘗鮮”的用戶,其零重力座椅和AI大模型的組合堪稱絕殺;而重視經濟性的務實派,也會被超低的用車成本打動。反觀星越L行云版,CMA架構的光環難掩配置短板,更適合對平臺技術有執念的消費者。當價格差距足夠覆蓋配置鴻溝時,價值天平的方向已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