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動態
Product Updates
英飛凌全新高壓IGBT芯片年底量產

近日,英飛凌推出第三代EDT3和800V專用RC-IGBT芯片,助力電動汽車能效升級。EDT3較前代損耗降低20%,兼顧高低負載效率,提升續航5%-8%;RC-IGBT集成設計優化空間與功率密度,適配高端800V車型。
該技術可降低系統成本,加速高壓平臺普及,首批搭載車型預計2025年底上市。
安霸聯手風河推出5nm智駕芯片

4月18日,安霸與風河發布基于5nm車規芯片CV3的智能駕駛平臺,算力提升300%,功耗僅40W,支持L2++高階自動駕駛。
該平臺兼容12路傳感器,8K超清圖像處理,50毫秒極速響應復雜路況,破解燃油車智能化難題。風河定制ASIL-D級軟件棧,開發周期縮短30%。雙方前代方案已量產,新平臺獲三家歐洲車企訂單。
韓國推出出新型極端環境合金

近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Hyoung Seop Kim團隊研發出新型極端環境合金,可在-196℃至600℃保持強韌性,成果發表于《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該材料突破電動車電池熱失控(>200℃)和氫燃料車液態儲氫(-253℃)兩大技術瓶頸,現代汽車等已啟動合作。
意法半導體推汽車可擴展內存方案

4月16日,意法半導體發布Stellar xMemory技術,通過可擴展內存架構簡化軟件定義汽車開發。該技術允許單一芯片靈活配置內存,減少30%硬件衍生型號,降低認證與供應鏈成本。
首款搭載該技術的Stellar P6 MCU聚焦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支持800V平臺,符合ASIL-D安全標準,計劃2025年下半年量產。
伊頓推出EV雙觸發熱熔保險絲

近日,全球動力管理公司伊頓發布革命性雙觸發熱熔保險絲,通過點火器+推進劑主動切斷高壓電路,響應速度較傳統保險絲提升90%。
該技術采用電子/溫度雙觸發機制,適配800V高壓平臺,可預防23%的EV電氣火災風險。首批量產車型預計2025年上市,已獲多家車企測試。
固態電池突破200C放電率

近日,法國ITEN公司宣布,其固態電池實現200C超高放電率(傳統鋰電池的100倍),18秒即可放完電量,適用于快充與高功率設備。
該技術已通過量產認證,2025年下半年投產,年產能超3000萬塊,獲100余家客戶測試。公司計劃2028年擴建工廠滿足需求。
企業動態
Corporate Updates
中微董事長尹志堯放棄美籍回歸中國籍

4月17日,中微公司財報披露,80歲創始人尹志堯放棄美籍恢復中國籍。尹志堯系半導體刻蝕技術專家,曾任職英特爾、應用材料等國際大廠,2004年回國創辦中微公司,推動國產刻蝕設備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業內認為,此舉釋放高端人才回流信號,將強化中微在半導體國產化進程中的戰略地位。目前中微設備已進入臺積電、三星供應鏈,但行業周期下行及技術管制仍是挑戰。
黃仁勛再訪華:英偉達深耕中國市場

4月17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北京與中國貿促會會長會談,強調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重要性。黃仁勛表示,隨著中國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英偉達希望加強與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
此次會談標志著雙方在科技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未來將為中國科技進步注入新動力。
沃太能源與億緯鋰能簽10GWh電芯協議

近日,在ESIE2025展會上,沃太能源與億緯鋰能簽署戰略協議,2025-2028年電芯采購規模達10GWh。合作涵蓋聯合研發、產能綁定,重點應用億緯鋰能12000次循環儲能電芯。此舉將強化雙方在新能源產業鏈的協同優勢,推動全球儲能降本增效。
九識智能獲1億美元融資

近日,九識智能完成1億美元B3輪融資,B輪融資總額接近3億美元。此次融資將助力其在全球L4級自動駕駛城配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九識智能已實現多款自動駕駛車型的商業化落地,預計2025年交付超3000臺無人車,服務600家客戶。公司憑借全棧自研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成為行業領導者,推動無人配送市場的快速增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