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黃標車
【太平洋汽車網】黃標車,是新車定型時排放水平低于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的統稱。通常是尾氣排放污染量大、濃度高、排放穩定性差的車輛。按排放限值比較,一輛黃標車的排放量分別相當于5輛國Ⅰ、7輛國Ⅱ、14輛國Ⅲ、20多輛國Ⅳ汽油車。
黃標車是指排放量大、濃度高、排放的穩定性差的車輛,粗略的區分大多是于1995年及以前領取牌證的老車。根據車輛注冊登記的車型型號和尾氣排放環保檢驗合格情況,分為環保檢驗合格綠色標志和黃色標志兩種。環保標志檢驗合格簡稱“環保標志”,核發綠色或黃色環保標志的汽車簡稱“綠標車”或“黃標車”。對尾氣排放環保檢驗符合國Ⅰ標準及其以上的汽油車、符合國Ⅲ標準及其以上的柴油車,核發綠色環保標志,其余車輛核發黃色環保標志。
粗略的區分就是,國產車基本在1996年以前出廠的車輛,進口車在1998年以前出廠的車輛屬于黃標車,但是這些車輛有一部分可以改裝,另外的則不能。還有的消費者認為“化油器車”就是“黃標車”。其實不然,綠標車主要是電噴型車輛、化油器加裝三元催化器的車輛,所以化油器車也不是絕對的“不環保”。主要看這些車輛是否加裝三元催化器。
這些車輛由于尾氣排放控制技術落后,尾氣排放達不到歐1標準,排放量相當于新車的5至10倍。因此環保部門只發給黃色環保標志。一些城市(如北京)會對黃標車采取限行的措施,即限制其在城市的行駛時間和地域。黃標車和綠標車的設立是為了緩解市區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促進老舊汽車的淘汰。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雷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