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哈弗H6 特斯拉還會彈落誰的王冠?
特斯拉經常陷入泥潭。當半年前上海車展的維權事件走在風口浪尖時,有人認為已經結束了,至少在中國是這樣。然后就沒有了。9月,特斯拉銷量突破5萬輛,Model Y(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將哈弗H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從坐了99個月的SUV榜首位置推了出來。和日系、長安兄弟PK了這么多年,不敗的哈弗H6,萬萬沒想到會被電動車榨干。
在全球范圍內,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共交付了63萬輛汽車。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幾乎是排名第二的五菱的兩倍,加上插電式和混合動力,比亞迪只占特斯拉的一半。近日,馬斯克放出“2030年全年銷量2000萬輛”的狂言。根據他的計算,屆時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將占到2/3。馬斯克的自信從何而來?Model Y終結了哈瓦爾·H6的王冠永不掉落的神話。是偶然嗎?
★Model Y從哈弗·H6頭上的皇冠(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彈開,是曇花一現嗎?
特斯拉排名第一不足為奇。哈弗·H6沒有成為冠軍,但這是一個油炸鍋。9月,Model Y在中國售出33033輛汽車,哈弗H6售出23341輛汽車。白露狐貍被黃口男孩“殺死”了。今年2月以來,哈弗H 6月銷量未超過3萬輛,但Model Y卻一路跌跌撞撞,在各種質疑聲中一飛沖天。
當然,9月份的創紀錄是由于季度末集中交付訂單積壓,因為8月份國產Model Y大部分支持歐洲市場,部分訂單直到9月份才交付。最后,特斯拉到底有沒有實力,數據中最有線索。
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占60%,Model Y直線上升。
根據特斯拉自己發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生產了62.46萬輛電動汽車,交付了62.75萬輛電動汽車。在全球純電動汽車領域,接近排名第二的五菱銷量的兩倍,在全球純電動市場的份額為23%。庫存周轉天數也降至10天以內。
目前,Model Y和Model 3合計占特斯拉銷量的97%。雖然Model 3的銷量仍占60%,因為馬斯克對Model Y押上了更多的預期,包括將部分生產線調整為Model Y,所以Model Y的銷量呈直線上升趨勢。隨著柏林工廠的投產和產能的逐步釋放,Model Y的銷量將被吹滅。馬斯克還表示,Model Y將是特斯拉最暢銷的產品。
弗里蒙特工廠、上海工廠、柏林工廠均生產Model Y,去年6月,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的一條Model 3生產線改為Model Y,上海工廠Model Y日產量已達1600輛,主要生產Model Y的柏林工廠設計周產能為5000輛。
今年,Model Y全球月銷量已達到近4萬輛的水平。按照馬斯克的預期,Model Y將在2022年成為全球年銷售收入最高的車型,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車型。什么概念?卡羅拉(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是2021年全球最暢銷的車型,年銷量為1,134,262輛。馬斯克這個“牛”“吹”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Y型」
今年6月,升級版Model 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格子版在美國正式交付。6-9月,Model S全球注冊銷量為2377輛,包括長壽命版和格子版。這輛車也可以在中國預訂。官網顯示的基本售價已由999.99萬元上調至105.99萬元,而該車全系選裝時售價將為119.649萬元。預計最早將于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舊的Model S過去在中國一個月能賣出1000多輛車。你認為有多少極客愿意為格子版買單?
今年前兩個季度,特斯拉手里的首付分別是7.45億美元和8.12億美元,Model S/X的價格在7萬美元以上,Model 3/Y的價格在3萬美元以上。按照目前9:1的產品銷售比例,特斯拉每個季度的訂單是20萬臺+。一直困擾馬斯克的是產能跟不上而不是訂單拿不到。隨著柏林工廠的生產,今年交付100萬輛汽車并不太困難。
區域市場結構和產能配置
基本上,如果今年沒有大的變化,特斯拉在全球純電市場的冠軍地位是脫不了干系的,即使其他品牌混進來,也贏不了多少。從目前的表現來看,中國市場是其最大的區域市場,占比40%;北美市場是大本營,市場份額略低于中國。不過,Model S/X等豪華車型主要在北美銷售。
然而,特斯拉目前還沒有在歐洲為公眾服務。除了挪威,其他歐洲國家都受到了公眾的壓制。但從自行車銷量來看,Model 3在法國、挪威等國家依然排名第一。當然在德國不行。今年前8個月,大眾ID.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在德國的注冊銷量為18845輛,Model 3的注冊銷量為17154輛。差距不大。不知道大眾現在是不是有點著急了。
歐洲人是今年8月才開的Model Y,還是上海人?自7月起,上海工廠被調整為特斯拉全球出口基地,主要銷往歐洲。分銷方面,一直奉行“季度初主要向海外發貨,季度末主要向國內發貨”的策略。因此,在柏林工廠的產能跟不上歐洲的需求之前,上海工廠生產的部分特斯拉將始終需要駛往歐洲。隨著柏林工廠產能的逐步上行,上海后續工廠需要部署到歐洲市場的數量將逐漸減少,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速必然會提高。
今年2、3月,Model 3在中國市場奪得中型轎車銷量桂冠,超越了BBA同級別轎車和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老爺車。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下調至23.59萬元。這個價格的競爭力不言而喻。無論是紅色還是黑色,在限行城市用Model 3替代BBA的趨勢必將持續。
「模型3」
★特斯拉是否度過了最黑暗的時刻?
燒錢造車的時候,特斯拉也有過資金枯竭、鍋打不開的黑暗時刻。隨著產品陣容的豐富和大規模投放的實現,近兩年股價上漲了近20倍。特斯拉能高枕無憂嗎?
連續10年虧損
特斯拉的收入來源于汽車銷售、積分轉售、汽車租賃、軟件、光伏儲能等業務,其中汽車銷售是主要部分。在相對便宜的Model 3上市之前,特斯拉的年收入還不到100億美元。2021年,Model 3上市帶動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隨著2021年Model 3的持續大規模交付和Model Y的推出,特斯拉的營收也快速增長,2021年突破3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達到223.5億美元,同比增長86%。
在2021年之前的十年里,特斯拉一直在虧損。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利潤首次轉正并持續改善。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特斯拉已連續八個季度實現盈利。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凈利潤達到11.4億美元,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0倍。
汽車銷售的毛利率接近30%
特斯拉汽車銷量占總營收的86%,毛利率持續提升,今年第二季度達到28.4%,為公司歷史最高水平。同期國內造車新勢力毛利率可以對比:蔚來汽車第二季度汽車銷售毛利率為17%,理想為18.7%,Xpeng Motors為11%。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特斯拉汽車銷售的年毛利率已經超過20%。即使扣除賣點的利潤,今年的利潤也超過了25%。
規模拯救了特斯拉,所以馬斯克不遺余力地追求產能的快速擴張。“特斯拉的長期競爭優勢將是制造”,壓鑄車身技術和集成電池組都是利器。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年增長率,并設定了“到2030年實現2000萬輛銷量”的目標。僅僅...嗬!
然而,特斯拉仍有內憂外患。內部的隱憂主要是制造效率和產能攀升,而外部環境的不可控變量太多,比如政策的變化,比如中國新能源勢力的崛起...
★有了這么十幾個算盤,年銷量2000萬輛靠譜嗎?
既然涉及到數字,那就是賬戶。
目前成熟產能:105萬輛/年
目前,特斯拉電動車成熟的生產工廠有美國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和中國的上海工廠。前者年產能60萬輛,包括50萬輛Model 3/Model Y和10萬輛Model S/Model X;;后者年產能為45萬輛Model 3和Model Y。
今年年初,特斯拉向加州政府申請擴建主要用于生產Model Y的弗里蒙特工廠,這次擴建實際上是把原來的大帳篷變成了永久性設施。擴建后,據說Y型的產量會增加50%。目前還不知道這項申請何時會被批準和完成。
此外,由于缺乏條件談判,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是否會在上海臨港工廠二期進行土地拍賣,是否會在臨港一期建設一個,去其他城市,還是離開中國。
因此,特斯拉目前成熟的產能為105萬輛/年,95萬輛Model 3和Model Y+10萬輛Model S和Model X。
預計明年產能:180萬輛/年
根據計劃,到2021年底,歐洲的柏林工廠和美國的奧斯汀工廠將建成投產。10月9日,柏林超級工廠開始生產,每45秒就能造一輛車,峰值產能1萬輛/周,但新工廠開工仍有產能爬坡期。根據設計高峰,特斯拉將再獲得兩周的圣誕假期,柏林工廠未來的產能將高達50萬輛/年。
奧斯汀超級工廠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占地2000英畝,預計也將于今年年底投產,設計產能為25萬輛/年。除了Model Y,還將生產電動卡車Cybertruck和Semi,后兩款車的量產時間預計在2023年。奧斯汀工廠投產后,特斯拉將首先快速部署一條Model Y裝配線。不久前,特斯拉總部也從加州搬到了奧斯汀。
因此,根據道達爾的預測,2022年特斯拉汽車產能將達到180萬輛,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制造能力仍是馬斯克在2022年及以后取得成功的關鍵。至于下一個超級工廠會在哪里,什么時候,馬斯克只是透露會有,并沒有更可靠的消息。
民間不乏對特斯拉的褒貶,但資本也有一套資本的說辭。截至10月15日上午,馬斯克的凈資產已達2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9萬億元。美國投資機構Wedbush Securities將特斯拉目標價維持在1000美元,理由是特斯拉在美國奧斯汀和德國柏林的工廠是“重要的積極因素”,將在2022年發揮決定性作用。
然而,年銷量2000萬輛的特斯拉,按照一個超級工廠年產能演變到平均100萬輛,需要20個超級工廠,到2030年還有8年,留給特斯拉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制造業,特斯拉還有哪些大動作?
馬斯克的野心不止于此。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公布了特斯拉降低電池成本的“五步走計劃”,包括電池設計、電池工廠建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整車集成五個部分,這將使每輛特斯拉汽車的成本降低69%。
動力電池方面,特斯拉將“減少或完全不使用鈷”,未來電池組成也會發生變化,類似于使用2/3磷酸鐵鋰電池和1/3鎳電池。目前特斯拉磷酸鐵鋰電池的供應商是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學也將切入這條線。2021年底開始在韓國大田實驗室研發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預計最早在2022年建成中試線。
引起強烈關注的4860電池已進入制造驗證的最后階段,特斯拉將在弗里蒙特工廠規劃10GWh的產能;柏林超級工廠將是4680電池的主要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為100 GW·h;奧斯汀超級工廠還將生產4680塊電池,預計2022年量產。
“4680電池集成機箱電池組”
電池行業也看中了特斯拉4680電池這塊蛋糕。去年特斯拉推出4680電池后,包括LG化學、松下電池、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億威鋰能、蜂巢能源、比克電池等在內的眾多電池公司紛紛發力。一直在研究改造生產線,布局4680塊電池,并希望獲得特斯拉的訂單。然而,特斯拉尚未與任何供應商簽署4680電池供應協議。480電池即將加載。它的殺手锏是什么,能否為特斯拉進一步降低成本?敬請關注我們將于10月22日上線的解讀。
除了核心電池,特斯拉還開發了自己的芯片。自動駕駛HW3.0的計算能力達到144 TOPs,系統成本比HW2.5系統低20%。第三代超級充電樁生產項目也已在上海完成,年產超級充電樁1萬根。當全世界都在計算激光雷達的成本何時可以降低時,特斯拉的純視覺自動駕駛系統FSD Beta 10.2已經向大眾推出...
編輯總結:“馬斯克帝國”可以稱得上是顛覆性的,顛覆汽車、火箭、不可思議的火星計劃和腦機接口...他似乎不在乎外界的聲音,只是做他自己。雷軍說:和馬斯克相比,我們做的似乎是別人能做的,但他做的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今年,特斯拉數次陷入輿論泥潭,一度不容樂觀。唱功不好的聲音不在少數,但半年過去了,特斯拉似乎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受到影響。這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產品和技術永遠是一個企業的基礎,而不是營銷工具;第二,規模效應一旦走上正軌,滾雪球效應就牛逼了。Y型車已經成為哈弗H6皇冠的終結者。雖然是第一次,但可能不是唯一一次。馬斯克說:“我不知道放棄是什么,除非我被困住了或者死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