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大限降至?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如果有一天,你喜歡的品牌不再提供燃油車,你會放棄嗎?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車企都不再提供燃油車,你會懷念現在的時代,還是為新時代加油?也許這不是危言聳聽。“燃油車已經到了它的最后期限”最近被頻繁提及,汽車公司似乎也在為此做出貢獻...
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車企宣布全面電氣化轉型計劃,其中大部分車企將在2025年或2030年實現全面電氣化,這意味著15年或20年后,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甚至是唯一。在這一波轉型浪潮中,歐洲傳統車企的態度最高,激進的也不在少數。他們的理想有多高?現實離理想有多遠?今天讓我們做一道精心的菜。
老規矩,不管車企電動化轉型的目標是浮動還是落地,我們用數據說話。
從今年的銷量來看,如果不看中國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領先的是大眾、寶馬、奔馳、沃爾沃、奧迪、雷諾和豐田。除了雷諾基本只在歐洲市場,其他品牌最大的區域市場基本都在中國。先說說前五名的“老克勒”。
大眾:9年,純電占比從2.4%到50%,難!
Diss在13日發布的大眾NEW AUTO戰略中提出,到2030年,集團純電動汽車份額有望提升至50%;最遲在2050年,該集團將實現碳中和。此前,大眾宣布將在2033年至2035年率先在歐洲逐步停止銷售燃油車,隨后在中國和美國停止銷售燃油車。對于這個年銷量1000萬輛的巨頭來說,禁售燃油車純粹是政策所迫,轉型壓力也很大。
數據就是證明。2021年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0.37萬輛,當年全車總銷量為930.54萬輛。經計算,當年新能源占比僅為4.38%。如果只算純電動汽車,這個比例只有2.42%,與2030年的50%相比,有點遠。
按照大眾集團的規劃,到2029年,集團內純電動汽車將達到75輛,屆時大眾電動汽車累計交付量將達到2600萬輛。事實上,目前基于全新純電動平臺的上市汽車只有6款,自2021年第一款大眾e- Golf以來,大眾集團迄今全球交付的新能源汽車總數為107.6萬輛。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公眾提出的這一目標可謂宏大-
今年前5個月,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22.7萬輛,大眾品牌占一半,奧迪占四分之一。據樂觀估計,今年整個大眾集團銷售新能源汽車50-60萬輛,在大眾集團1000萬輛的銷量中只是滄海一粟。大眾最初提出的2021年銷量目標是100萬輛。顯然,這面旗幟站不起來。
如果單看大眾品牌,2021年其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為22.1萬輛,而今年前5個月為11.1萬輛。純電動汽車銷量占60%,當然還有油改電汽車。大眾真正的全電動化轉型從ID系列開始。目前市面上上市的有ID.3、ID.4、ID.6系列。ID.3主要用于歐洲市場,今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22380輛,ID.4汽車主要銷往中國和德國,前5個月累計銷量22479輛。
大眾汽車的電氣化一度備受期待。畢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然而,第一個ID.3的反復跳票和難產仍然讓巨人尷尬不已。目前,ID.3在歐洲市場被認為是成功的,但ID.4在中國市場無疑是失敗的。月保險銷量一直不到1000輛,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極低。6月17日,上汽大眾ID.(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6X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定位中大型SUV。你看好它的市場表現嗎?
寶馬:十年后,每年會賣出1000萬輛電動車。
在今年3月的2021年線上財務報告發布會上,寶馬重申了自己的電氣化戰略,2030年的銷量目標從700萬輛提升至1000萬輛。到那時,MINI(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只會生產和銷售純電動汽車。
按照寶馬集團董事長戚普澤的想法,2021年是其電氣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除了現有的寶馬i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MINI Cooper SE和寶馬iX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寶馬還將推出寶馬i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寶馬i4(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兩款新車型。目前只銷售了四輛純電動汽車。根據計劃,到2021年底,寶馬將向全球用戶交付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2021年,寶馬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為18.97萬輛,今年前5個月銷量為10.81萬輛。樂觀估計,即使達到30萬輛,年銷量也將達到25萬輛,與微芯10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十年后,純電動汽車將銷售到1000萬輛。我覺得很懸。你呢?此外,到目前為止,寶馬仍然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主。今年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2.61萬輛,占比僅為24%。
目前寶馬仍以4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主,5系新能源、3系新能源、X1新能源和X5新能源的總銷量占今年總銷量的70%。上市8年的寶馬i3將于今年8月正式停售。之所以退出歷史舞臺,是因為寶馬i3的Life平臺和全碳纖維車架只是單一車型使用,與即將上市的iX和i4采用的全新模塊化平臺不同。全新純電動轎跑車寶馬i4將于今年秋季全球上市。你看,寶馬剛剛開始發力全電動轎跑車。
“沒有一個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有真正的需求,一個也沒有?!薄獙汃R最后一任董事傅的言論,猶如一個魔咒凌駕于寶馬之上。
奔馳:10年后,電動車銷量占比超過50%。
與其他明確提出電動車銷售目標的品牌不同,奔馳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明確的銷售數字計劃,只是提出到2030年電動車占新車銷量的一半以上,到2039年實現碳中和。2021年,戴姆勒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4.3萬輛,占比不到7%。
今年前5個月,奔馳和Smart共銷售新能源汽車9.5萬輛,由于上年基數相對較低,同比增長超過3倍,其中奔馳品牌7.98萬輛,Smart品牌1.52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仍是主力,純電動汽車占比僅為31.5%。
奔馳涉水電氣化還不算早——2021年,戴姆勒投資5000萬美元幫助當時瀕臨破產的特斯拉。2010年,奔馳與比亞迪合作推出騰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2021年,奔馳推出了基于MEA平臺的純電動奔馳EQ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售價高達60萬元,續航300公里,被調侃為“買奔馳標識送EQC純電車”。今年,
似乎奔馳放不下它的豪華身份。第一,開發的純電動平臺是適合大型轎車和SUV的EVA平臺——從事純電動和未來技術。奔馳從旗艦起步,奔馳S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純電動大型車的標桿奔馳EQS是第一款基于EVA平臺的產品。2021年起,除了EQS、EQE、EQS SUV、EQE SUV外,基于該平臺的四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將陸續上市。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緊湊型SUV奔馳EQA和EQB今年將由北京奔馳在國內上市,但它們并不是基于純電動平臺開發的。奔馳EQE將于今年年底發布,北京奔馳也將在國內推出。
當然,奔馳不僅會賣出幾百萬輛純電動汽車,因此打造了適合緊湊型和中型車的MMA平臺,但該平臺下的價格友好型產品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上市。此前,高售價可能成為奔馳電動車銷量增長的制約因素。
沃爾沃:四年過去了,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50%,現在是8.5%。
今年3月,沃爾沃宣布其所有新車將在2030年前實現全面電氣化,并計劃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結束前淘汰化石燃料發動機的使用。沃爾沃的電氣化戰略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48V輕混。
根據官方消息,2025年沃爾沃所有車型將采用混合動力或純電動動力總成,純內燃機動力將成為歷史。但在2021年,沃爾沃曾正式宣布從2021年起停止傳統內燃機車型的生產和銷售,所有新上市的汽車都將配備電動機。目前,沃爾沃已經食言。
沃爾沃在純電動領域仍然沒有什么動作。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在售的主要車型。今年前5個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僅為8.5%。為了在四年內實現純電動汽車銷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僅有一款XC40純電動汽車在售,該車于去年廣州車展上市。今年全球銷量只有5279輛,即使官方價格降了5.8萬,買單還是很丟人。
此外,7月初,沃爾沃在網上正式發布了一款名為Concept Recharge的全新電動概念車,據說這是沃爾沃全新純電動架構的首款車型,并且沃爾沃還計劃在2022年推出下一代純電動旗艦SUV,作為XC90的后續車型,沃爾沃C40 Recharge也將于明年在中國上市。你看,沃爾沃目前很少有純電動牌可打,但四年后銷量會占到50%,讓人焦慮。
奧迪:5年后不會推出新的內燃機車型。
鑒于奧迪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讓我們將其與大眾集團分開。
今年,奧迪宣布將在2026年推出最后一款新燃油車奧迪Q8。同時,還將推出奧迪Q8 e-tron。之后不會推出任何新的內燃機車型,所有新車都將配備純電驅動系統。內燃機將生產到2032年,燃油車將在2033年前逐步停產,最遲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
不過有意思的是,奧迪似乎對中國市場有些“偏見”,認為中國消費者對燃油車的需求在2033年后依然存在,因此可能會繼續為中國提供燃油車。目前,奧迪新能源汽車已經為大眾集團貢獻了1/4的銷量,僅次于大眾品牌。今年其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基本為50-50輛。
目前,奧迪已有4款純電動汽車上市,2款在國內上市。奧迪e-tron GT和奧迪Q4 e-tron已經在歐洲銷售。奧迪計劃在2021年將純電動汽車陣容擴大一倍。在中國市場,奧迪計劃在2021年推出6款新能源汽車,包括國產奧迪e-tron、e-tron Sportback和e-tron GT。
銷量方面,奧迪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約三分之一的電動汽車。數據顯示,2021年,奧迪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比將從2%降至30%,不足2%。奧迪也計劃在五年內實現,這并不容易...
當然,不止以上五種,越來越多的車企已經宣布計劃逐步停止銷售燃油車,全面轉型電氣化。例如,豐田計劃2030年在全球銷售超過550萬輛電動汽車,40年后停止銷售燃油汽車。日產計劃在20世紀30年代初,在中國、日本、美國和歐洲這四個核心市場實現新車型100%電氣化。通用汽車聲稱2035年后才生產電動汽車,從2022年開始林肯不會推出新的燃油車。最厲害的是賓利提出10年內全面實現電氣化,瑪莎拉蒂也提出全面實現電氣化轉型...
編輯摘要:
“燃油車限行降低”這句話應該是這些車企最不愿意聽到的。他們的利潤點都在燃油車上。停止銷售燃油車相當于拿走了他們的錢袋子。然而《巴黎協定》的威力如此之大,所有的大佬都不得不高舉戰旗。但是算盤打完之后,我都在為他們流汗。這么遠大的目標,這么緊的時間,這么弱的電產品陣容,能兌現多少承諾?
車企都在瞄準供給端,那么需求端呢?電動汽車的真實用戶有多少?尤其是當政策紅利有一天褪去,油罐車在左邊,電車在右邊,用戶會如何選擇?這是現實最骨感的部分,消費觀念的轉變是電氣化革命成功的根本支撐。我們可以發現,有些車企并不激進。無論是平臺的開發,還是模型的推出,似乎有些口號比行動更大,而不是做不到。這可能正是他們的聰明之處。他們在看到兔子之前不會驅散老鷹...
在燃油車紅利完全消失,電氣化沒有完善的系統解決方案之前,沒有人會100%投資電氣化。像特斯拉這樣的新勢力蜂擁而至,就像光腳不怕穿鞋。他們在一條新的道路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條道路上順利前行。時間是最終的證明??础隘熜А辈豢捶桨浮F嚨碾妱踊锩艅倓傞_始,目前大家都只是在努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