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哪》:新老奧迪Q5L/Q5底盤對比
相信每一個正在考慮購買豪華中型SUV的朋友都應該看過奧迪Q5。誠然,作為早期在國內生產的奧迪SUV,無論是口碑還是精準定位,再加上更換前的大幅優惠,都很難找到不考慮的理由。現在,這款重要車型也將面對新一代——全新奧迪Q5L。這次車輛更換,我來給大家講講新舊奧迪Q5/Q5L在底盤結構上的區別。
○視頻:全新奧迪Q5L底盤結構分析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加長不應該只體現在名字上。
全新奧迪Q5,嗯,更準確的說,我們應該稱之為全新奧迪Q5L,因為它并沒有像之前的原版那樣從中國進口,而是在歐洲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88毫米的軸距。不用說,功能當然是針對后排空房間。
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兩個問題:軸距加長88mm后,車身結構和懸掛形式會發生什么變化?這種方法會對機動性產生影響嗎?首先,軸距變長必然會改變車身的框架結構,對于四驅車型來說,軸距變長意味著傳動軸變長,相關零部件也要進行改造和優化。至于懸掛結構,長軸距和短軸距車型沒有太大區別。
誠然,無論官方名稱是什么,從懸架結構和運動學特性來看,新舊車型依然沿用前五連桿、后多連桿的大結構。前懸架繼承了前平臺的結構基礎,后懸架,舊平臺上帶有大型鑄鋁H型臂的下控制臂梯形連桿結構被更常規的多連桿結構所取代,這是新老平臺的一大區別。至于這樣的變化帶來的影響,請聽我一步步為你分析推測。
○底盤全景
和前面的機箱分析一樣,如果你想知道新老機箱,或者平臺的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先來看整體。如前所述,新舊車型最大的區別在于后懸架結構。此外,更好的輕量化和一體化設計、與更多新技術的兼容性以及更合理的配重是MLB Evo新平臺的一些特點。
除了圖中可見的這些功能外,如前所述,MLB Evo還可以兼容更多的技術,比如一些高端車型的主動防側傾桿和后輪轉向技術,這些都可以在MLB Evo平臺結構上實現。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新款Q5L并沒有配備這兩項技術。一方面實際上是從MLB Evo平臺下的層面細分了幾個結構,另一方面當然是成本原因。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前懸架結構細節前懸架結構
無論是老款Q5還是新款Q5L,兩款車前懸架的主體結構都相當一致。官方的前五連桿懸架實際上是一個“雙叉臂”結構,將上下控制臂分開。但拆卸后,其虛擬主銷更靠近車輪外側,從而達到更好的操控特性。
首先,無論是MLB還是MLB Evo平臺,它們的前懸架主體結構都相當相似,都采用了類似雙叉臂的五連桿前懸架,只不過這種雙叉臂的上下控制臂一分為二,虛擬主銷更靠近車輪,對方向盤的對中和路感傳遞有積極的影響,從而達到更好的操控性。
○前懸架細節
從平臺來看,MLB Evo比MLB平臺更注重輕量化水平和空氣動設計。那么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全新奧迪Q5L的前懸架有什么樣的升級呢?
但是,如果你認為MLB Evo平臺的所有車型都應該遵循這種結構,其實是非常不嚴謹的。為了兼顧更高層次定位的車型,MLB Evo平臺下其實有很多子品類。其中,高端MLB Evo車型上使用的前副車架結構與上圖不同。
因此,雖然從奧迪A4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到蘭博基尼Uru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使用了MLB Evo平臺,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結構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假設它們只是從名字上換殼,那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結構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副車架剛度、重量輕、強度的差異,還包括兼容技術的差異。
對于MLB Evo平臺下的車型,理論上是兼容48V電壓系統的,但兼容48V電壓并不意味著與48V相關的所有主動控制技術都可以被加持,比如主動防側傾桿。一方面是因為購買這類車型的用戶并不僅僅需要這種配置,增加空的成本和售價是沒有意義的。另一方面,這項技術只能在高端定位的“大MLB Evo”車型上裝配,保時捷卡宴上配備的舍弗勒主動防側傾桿無法安裝在奧迪Q5L和奧迪A4的底盤前部。
在輪拱和剎車方面,新款Q5L相比老款車型做了進一步優化:輪拱內襯增加導流設計+塔頂一體化設計,使整車前風阻更低,重量更輕;制動卡鉗也從原來的單活塞浮動卡鉗升級為4活塞固定卡鉗。
綜上所述,全新奧迪Q5L,或者說是MLB Evo平臺車型,其前懸架等相關結構都是基于MLB開發進行優化的。主體結構雖然保持了原來的樣子,但從每一個優化點都有了全面的進步。
后懸架結構細節與其它后懸架結構
從前到后,我們來看看新款Q5L的后懸架結構。與前懸架不同,MLB Evo平臺的后懸架結構并沒有繼承MLB平臺,而是全新的設計結構。當然,雖然看起來復雜了很多,但在工程男眼里,MLB Evo的后懸架結構看起來更“規整”。
用常規結構代替鑄鋁H型下控制臂,雖然看起來“沒那么結實”,但別忘了新Q5L后懸架采用的下控制臂采用鍛造工藝,不僅在重量上比鑄鋁控制臂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強度更高。
從H型下控制臂的多連桿懸架到更為常規的五連桿后懸架,其最大的兩大優勢在于常規結構在調整傾角、前束角等幾何參數時更加靈活,而且得益于傳統結構,各連桿“各司其職”,不存在一個連桿可以調整多個參數的情況,因此在跨平臺通用性和技術兼容性方面也有很大優勢。
后懸架細節
懸架結構完成后,我們來看看后懸架和底盤后部的區別。單從平坦度來看,全新奧迪Q5L,或者說MLB Evo平臺,比MLB平臺下的車型更注重空空氣動力學,在技術兼容性上也比MLB平臺更強。
雖然新款Q5L還沒有配備后輪軸主動防側傾桿和后輪轉向技術,但從平臺來看,MLB Evo可以支持這兩項技術。但由于級別定位和成本原因,新款Q5L采用的MLB Evo平臺為“簡化版”,與奧迪A4L的平臺結構完全一致。相比更高端的MLB Evo車型,其后副車架結構更加緊湊,選材也相對普通。
在四輪驅動方面,奧迪引以為豪的quattro也經歷了一次進化:從采用Toson中央差速器形式的全時四輪驅動,到采用可拆卸冠齒中央差速器的四輪驅動結構。理論上,這種四驅結構可以實現純前驅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油耗和排放性能。除了四驅系統,還有傳動形式:從原來的立式8AT自動變速箱到立式7DCT雙離合變速箱。
綜上所述,新款奧迪Q5L在后懸架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首先,它的結構更換已經成為常規形式,懸架幾何參數的調整更加靈活。未來還可能兼容更多新技術。另外,從整個懸架的平坦度來看,這個平臺對于空的空氣動力學升級非常明顯。
其他細節
談完前后懸架的區別,我們再來看看新舊車型的一些其他區別。從MLB到MLB Evo,不僅在懸架上,而且在底盤中部、發動機罩等一些細節上,都有很大的結構差異。
不僅在油箱方面更加注重空空氣動力學,而且新款Q5L的整體底盤平坦度也比老款Q5更好,這也是MLB Evo平臺的一大特色:更好的空空氣動力學設計。
有意思的是,同級別的很多產品都取消了備胎設計,取而代之的是防爆輪胎+補胎液+氣泵的配置,而奧迪似乎更執著于傳統的備胎,以備不時之需。
更靠近邊緣的玻璃注水口設計是MLB埃沃的特色之一。這種設計可以更方便地注滿玻璃水,不會將玻璃水灑得到處都是。然而,有利總有弊。離擋泥板太近可能會增加碰撞后的維護成本。相同平臺的國產奧迪A4L沒有主動引擎蓋。
編輯摘要:
從老款Q5到新款Q5L,其變化可謂是由內而外的一場革命:得益于新平臺的加持,獲得了更好的空空氣動力學設計、更好的剎車硬件配置以及全新的一套變速箱+四驅組合,使其在空之間升級,同時整車的硬件配置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升級和改變。除了這些,MLB Evo平臺的技術兼容潛力比老平臺更高,那么未來會不會再次升級?我們拭目以待。目前,只要價格合理,我似乎嗅到了一絲“熱預約”的味道。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