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巡航什么時候出現的
2022-01-12 15:59:39
作者:問答叫獸
【太平洋汽車網】自適應巡航系統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70年代。1971年,美國EATON(伊頓)公司便已從事這方面的開發。其雛形是日本三菱公司提出的PDC(PreviewDistanceControl)系統,它將雷達與其他處理器結合在一起,可以偵測出車距變化,并對駕駛員發出警告,系統還可以控制節氣門開度調節發動機功率。
自適應巡航系統指adaptive cruise control,縮寫為ACC,功能為設定好巡航車速后,行駛中車輛可以按照設定的車速巡航并保持設定的安全車距;通過前置雷達(毫米波/超聲波/激光)和攝像頭全時偵測前方道路,發現有障礙物之后會自動減速,障礙物消失后可以自動加速并恢復到設定時速。
客觀來說早幾年的車輛配備的自適應巡航系統表現都比較差,包括車道保持系統或并線輔助系統也不太精準;比如有些車輛的車道保持需要某一側壓到車道線或很接近車道線,之后才能主動轉動方向盤修正行駛軌跡,車輛在車道里左搖右晃,轉向就像是小時候玩的四驅車在塑料跑道里依靠兩側導向輪碰撞轉向一樣。
自適應巡航巡航則很容易誤判,明明前方沒有障礙物也可能剎車,明明前方有障礙物卻不能及時減速,這都是有可能出現的;不過近兩年的輔助駕駛系統有了大幅進步,各項程序都能讓車輛穩定地行駛,而判斷是否應該正常使用這些程序,需要做的是自行測試。
在暢通道路里開啟領航駕駛系統,隨后右腳保持剎車準備動作并扶住方向盤但別用力,如果車輛能穩定在車道內且在安全車距內能夠開始并有效減速,那么這套系統就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