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生:雙積分應與節能掛鉤 而非里程
最近,許多電動汽車火災使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7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首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安全技術創新大會上,從不同角度分析了起火原因。他認為,起火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充放電內阻發熱、枝晶、BMS失效等。
"鋰離子電池含有易燃溶劑."楊裕生指出,大部分的充放電熱都是在高內阻的正極中產生的。正極電位越高,氧化越強,過充越強,化學反應越容易,熱失控溫度越低。
在他看來,短期內,純電動汽車面臨五大焦慮,即里程、安全、充電、價格和后續電池處理。安全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對長續航里程的過度追求。一般來說,行駛里程越長,需要裝載的電池越多,點火的可能性就越大。
“事實上,汽車的重量大、功耗高,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節能環保的理念。”因此,楊裕生建議,當新能源補貼政策即將退出“舞臺”時,在制定“雙積分”等其他相關政策時,節能減排應多與積分掛鉤,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事實上,如何在高能量密度和提高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業界關注的話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國家863重大電動汽車專用動力電池檢測中心主任王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東指出,企業需要從單體電池、模塊設計、電池組結構設計等多個層面提升電池安全性。
以動力電池模塊設計為例。王子東說,設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保證不出事故的好設計;第二,如果發生事故,最好能給出預警反映時間;第三,事故發生后,要能夠防止事故蔓延過快。
簡單來說,第一個目的是基于合理的布局,良好的冷卻系統和可靠的結構設計;其次,傳感器應廣泛分布在每個可能的故障點,以全面檢測電壓和溫度,最好監控每個電池的內阻。在最底層,可以通過電池和模塊設置保險絲,模塊之間可以設置防火墻,可以設計強度冗余,以應對可能的災難快速蔓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