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絕對值得其中一個單元 而Model 3則是這個單元中的重要考點
把視野轉向2020年,特斯拉Model 3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截至7月31日,Model 3全球銷量為162,034輛。事實上,Model 3已經連續18個月蟬聯新能源汽車銷量世界冠軍。特斯拉Model 3全球熱潮的原因是什么?是產品力的優勢還是天才營銷的功勞?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成功,還是配套設施的完善?本期,中英德三國編輯將根據當地情況,談談Model 3在不同市場受歡迎的原因。
世界上最暢銷的車,都是善于解決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在Model S和Model X(參數|詢價)時代,特斯拉讓硅谷的新貴們感受到了遙遙領先于同行的科技感,而如今的Model 3卻是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讓很多普通消費者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汽車。
這里說的完全不一樣,從內到外,從視覺到觸覺乃至全身感官。從外觀上來看,Model 3依然堅持自主品牌的簡約路線,盡可能少的放置外觀細節,以達到一定的視覺精致感。同樣的概念在內陸更進一步。事實上,Model 3的極簡內飾甚至達到了夸張的程度,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最震撼的視覺效果。坐在Model 3的駕駛座上,你會發現眼前只有三樣東西:一個書桌般光滑的中控臺,一個只有兩個滾輪的黑色方向盤,一個15英寸的中央屏幕。你甚至不仔細看都找不到出風口。這樣的設計好用嗎?一般。視覺上新穎嗎?非常!好吧,就這樣。
在這個逐漸統一的汽車市場,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由儀表盤、幾個出風口、空調和多媒體控制區、顯示屏組成的中控臺,但Model 3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習慣認知。即使空調操作系統不好用,雙閃燈的開關也不好找,但總體來說,類似大iPad的中央屏幕在操作邏輯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智能手機是一樣的,基本的常用日常功能也更容易實現,所以人們很容易接受這樣一種有缺陷的狀態。
再加上特斯拉領先的三電技術、易于感知的充沛續航里程、爆發性的加速性能以及出色的駕駛體驗,Model 3在消費者容易體驗到的諸多方面都非常感人。而且汽車作為一個3萬個零件的工業產品,其復雜程度普通用戶很難完全掌握,所以廠商花大力氣研發也是正常的;為了給觀眾留下好的印象,為了節省R & amp在那些影響力較小的領域投資。畢竟費用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看花錢的人怎么選擇(不要生氣,也不要在特斯拉批評你)。
此外,部分城市的限購政策,上海工廠投產后的價格和充足的供應,加速了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普及。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Model 3國內保險量為57960輛,占同期純電動汽車國內保險銷量的19%。排名第二的Aion S(永旺S)同期銷量為20,151輛,數量將超過Model 3的1/3。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一線城市,Model 3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看來補貼后27.16萬的起步價真的讓大城市的消費者聞香了。
當然,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Model 3自帶的潮流屬性。一個新事物的誕生,總會掀起一股追逐的浪潮,這就是對Model 3的“技術熱”。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最便宜的國產Model 3,在每一個考量硬性數據指標的單項上,都算不上冠軍,但它的極客氣質和簡約設計,足以讓第一次接觸電動車甚至汽車的用戶陶醉。關于這一點,我的德國同事Mathias Keiber也會在文章的下一部分提到。
我的德國同事Mathias Keiber是一個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老大哥。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寶馬i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營造的未來感,愿意每天開著電動車上下班。而且他對Model 3車的態度也很開放。他表示,在德國這個高速工況的國家,電動車在不限路況下的輸出特性與普通燃油車相比沒有優勢,充電站充電的成本也沒有明顯低于加油站的油價,這使得Model 3成為一個不是很主流的選擇。所以能為Model 3買單的用戶,對產品乃至品牌理念都有著深刻的印象。
盡管如此,今年1-6月,Model 3在德國的銷量仍達到4367輛,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901輛。這一銷售業績僅次于電動高爾夫(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7320輛和雷諾佐伊的7066輛。要知道,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前面的1號車和2號車都是緊湊型和小型車,價格更實惠,補貼后價格也更有吸引力。那么在德國買Model 3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說到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加州的另一個品牌,——Apple。震驚世界的iPhone出現幾年后,蘋果帶來了iWatch。雖然其第一代產品的續航時間不足一天,但理論上無法滿足24小時內隨時看時間的基本需求。但iWatch滿足了熱愛科技的消費者,愿意享受健康生活的人,男女老少追求潮流的需求。
甚至手腕上戴著iWatch都會讓別人懷疑你的財富。因為在傳統認知中,手腕上有一塊滿鉆的勞力士就意味著成功和繁榮。如果你只有一輛羅西尼,那你可能得趕緊去上班了。所以Model 3的外觀就像傳統手表市場上的iWatch一樣。跳出了傳統汽車領域的判斷標準。大多數人對新事物缺乏準確的認知和把握,只能通過廠商的巧妙營銷來了解。
“在我的家鄉德國,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事實,只有解釋者伊藤。n. 沒有事實,只有解釋。Mathias說道,在這個語境當中的意思是,Model 3與iWatch就是新市場中的新角色,誰先進入這片空白領域就有此充足的話語與解釋權,既然Model 3以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自然而然地就能被賦予更多人們愿意接受的含義。差點忘了,說那句話的哲學家是尼采。
而隨著德國柏林工廠的大興土木,特斯拉將在歐洲本土擁有生產基地,屆時歐洲用戶對于特斯拉的需求將會由柏林工廠滿足,這下便不會出現今年7月時由于美國工廠疫情期間產能不足與運輸延遲而導致的上牌量暴跌(7月Model 3在歐洲僅交付了1078輛,這顯然是一個由特殊原因導致的非正常數字)。此外,特斯拉還宣布柏林工廠的首款投產車型將是Model Y(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看起來這輛與Model 3共用75%零件的車型殺入歐洲電動車銷量榜前列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Model 3在英國
優異的駕駛性能讓它成為了真正的3系殺手
英國同事Tyler Heatley是試駕編輯出身,對于駕駛非常有心得,同時也癡迷于能讓人身心愉悅的駕駛機器。對于特斯拉Model 3,他覺得駕駛感受非常值得一聊。
雖然都是歐洲國家,但英國的通行工況與德國差別很大——密布的各種曲折雙車道公路讓多數駕車通勤的人們不是在過彎就是在前往彎道的路上,因此這對一輛車的底盤與轉向提出了很大的考驗,這也是寶馬3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福特嘉年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能在英國暢銷的重要原因之一。Tyler如是說。
盡管Model 3的車重不低,過彎時能感受到底盤被過大的電池包拖累了些許節奏,但就轉向而言,Model 3的確做到了精準與犀利,高速過彎時車頭的指向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Model 3的轉向雖然精準,但回饋給我的信息卻非常有限,不得不說這是個遺憾。所以我很難把Model 3定義為一輛駕駛者之車,可這并不妨礙我在駕駛它的時候體會到充分的樂趣。
當然,Model 3作為一輛動力充足的電動車,它隨叫隨到的動力是駕駛樂趣的重要來源。雖然有無數汽車記者都對電動機的瞬間動力大加贊揚,但我也依然要說,Model 3身上那種時刻準備著的動力確實令人欲罷不能,從低功率版到Performance版車型都是如此。
不要忘了,在英國購買Model 3可以享受免交路稅、擁堵費、沒有限行區且保險更便宜等優惠政策,額外還有政府的新能源車型購車補貼。此外,英國版的Model 3最高可以擁有將近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和電動車展現出的環保、先進形象也是讓不少英國消費者為它埋單的重要原因。更為驚喜的是,英國市場上中型轎車的標桿車型寶馬3系在動力層面并不如Model 3,而Model 3優惠后的性價比也讓不少消費者忽略了二者之間做工與用料的差異。
因此在疫情肆虐的4月、5月,特斯拉Model 3不僅成為了英國市場上電動車銷量冠軍,更是所有車型的銷量冠軍。所謂時勢造英雄,大抵如此吧。
編輯點評:
Model 3成功的背后反映了一個問題:如果能順利找到市場空白另辟蹊徑,并且在這片市場上持續耕耘,那么在一定的積累之后你將會擁有整片市場的話語權,并引領整個市場的發展。這便是目前Model 3乃至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所處的位置,諸多傳統造車大廠都在追趕特斯拉的腳步,甚至有高層公開向媒體表示,特斯拉已經領先我們太多,真的有點追不上了。
10年前應該沒有人能想到我們會在2020年大肆討論電池、電控、電動車,應該也沒有人會想到我們會在2020年看到一輛電動車領跑發達國家汽車消費市場的銷量排行榜。也許未來的日子會變成捷豹路虎集團首席工程師口中的那樣:未來10年里所發生的變化可能會比之前100年還要多。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