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雪鐵龍云逸怎么樣及雪鐵龍云逸的配置如何
在談論試駕體驗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易云的起源。國外的易云原型車是C3 AIRCROSS,但是考慮到國內消費者對空間的需求,軸距加長了60mm,國內已經有C3-XR,所以名字升級了,叫C4 AIRCROSS,中文名字是C5 AIRCROSS天逸的“逸”字后的——易云,所以
同級外觀最有趣,同級內飾最有檔次感。
都說法國車一定要講設計,更何況這輛車的主人易云,就是在玩個性和設計。易云的外觀不同于我們以前見過的大多數小型SUV。大量圓潤的長方形設計元素讓它看起來像一只胖乎乎的大熊貓。萌萌的長相應該更受女性消費者歡迎。
而且這款車的外觀可以稍微定制,大燈邊框、行李架、AIRBUMP越野套件前端、后視鏡的顏色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如果說易云的外觀是同級最有趣的SUV之一,那么它的內飾就是同級最上檔次的,沒有之一。它的設計和配色營造了一種類似于法式行李箱的時尚感,內飾用料也是同級中比較好的,很多地方都是真皮覆蓋,也帶出一點高端的感覺。不乏個性化的內飾,卻給人一種奢華感,易云是獨一無二的。
個性設計不是反人類,而是非常親民。
這樣的性格,很多人可能會擔心會不會有反人類的設計。經過一天的探索,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除了斑馬中控系統需要簡單學習(已經比SAIC的簡化了),沒有讓人看不懂的設計。反而在很多細節上很貼心。
比如易云工廠配了攝像頭,沒有內置行車記錄儀漂亮,但是和斑馬系統無縫連接,更換方便。有意思的是,遇到大顛簸(類似于碰撞)時,行車記錄儀會自動拍照,保存當時的影像記錄,非常人性化。
在空間方面,易云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法國車在這方面沒有什么優勢。四輪四角的設計理念,加上加長的軸距,后排縱向長度達到了76cm,與后排第一梯隊的賓至和葛覃只差2、3cm,坐墊足夠長。空間和乘坐體驗在同級別中處于頂級水平。唯一的缺點就是缺少后排靠背調節功能,如果再補充就更完美了。
另外,車廂內有兩點不滿意:一是前排座椅包裹性太強,170cm坐上去感覺有點窄;第二是后排只有兩個頭枕,人偶爾坐中間不夠安全。
很好開,HRS懸掛符合國情。
可能是弗里曼給人留下的固有印象。我一看到這種個性化的車,就擔心開起來會有點吃力。開車去易云后,我發現我太擔心了。這款車看個性,但機械匹配完美成熟,挑不出什么硬傷。和C-HR、Tango一樣屬于第一梯隊的水平。
首先,我要為這套動力系統點贊。這臺1.6馬力的發動機,拿了很多獎,真的很有寶馬的味道。起步階段屬于比較軟的類型,后勁比較足,動力輸出特性在渦輪發動機中比較線性。老搭檔6AT變速箱也很匹配,總是選對擋位。唯一的問題是這臺發動機有點噪音。
試車的時候有同事說新車變速箱不喜歡降檔。我摸索了一下,發現這是變速箱的思維邏輯:先提高轉速,試試看當前檔位動力夠不夠,再降檔。不喜歡降檔的評論有點吹毛求疵,因為過程很短,你能感覺到降檔不夠快,除非你是在山路上跑(上坡)。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感受到這個探索過程。
第二個要贊的是底盤。我們一直說中國人在調整扭力梁方面很有經驗,易云的底盤很出色。它采用了類似天逸的可變懸掛系統,但因為放在了非獨立懸掛上,所以改名為HRS。兩者原理相似。減震器越往上壓,油孔越少,懸掛越來越硬。說白了就是先軟后硬的懸浮。我覺得這套懸掛是符合國情的,因為中國路面多,經常有路面破損,導致很多瑣碎的震動。這時候用前段較軟的懸掛燙的剛剛好;但是遇到坑或者激烈駕駛時,后段的硬懸掛可以提供很好的側向支撐。而且由于1.6T的動力弱于1.8T,在天逸上不會出現起步抬頭的現象,在易云上也保證了車輛的舒適性。
拿好一副牌,別自己吹。
從自由俠和C-HR的銷量來看,還是有不少人對這種比較有個性和設計感的小型SUV感興趣的。而且可以看出,即使這種車有明顯的缺點,也不能阻止這些人為此買單。那么有個性,有設計,沒有缺點的小型SUV又怎么樣呢?我覺得會吸引很多消費者(前提是外觀可以接受)。不過希望手握好品牌的東風雪鐵龍不要再在定價策略上強迫大家買頂配了。
【雪鐵龍C4 AIRCROSS易云首測印象】
突出優點:個性外觀,豪華內飾,大空間,易駕駛,底盤優秀;
主要短板:全鹵素燈,發動機噪音明顯,座椅狹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