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車要怎么玩 奔馳C旅給出了幾個思考維度
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個人對旅行車應該怎么玩作為一個大城市的大忙人,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只是因為生活的壓力而不能來一場旅行,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關于旅行的小笑話經常被當做生活的笑話,也是為什么旅行車一直都有鐵粉,這群人的數量從來都不會少: 因為當回歸自我的旅行變成了一種奢侈,那么每天忙碌的生活就變成了旅行,而在路上的這段時間,旅行車就成了唯一也是最親密的伙伴。 前幾天,車云菌帶回了一輛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旅行車。雖然沒帶它去什么名山大川玩幾天,但它確實在某些方面有所表現,體現了區別于傳統三廂轎車和SUV的特點。可以說介于兩者之間,旅行車是一種散發著低調理性和執著感性的存在。 先說合理性 據車云介紹,如果以C級旅行車為例,旅行車的整體設計和布局最能滿足完美駕駛和操控的需求。與傳統轎車相比,旅行車略重的車尾正好平衡了前置發動機帶來的壓力,產生了更理想的前后軸載重比。雖然這也會導致旅行車整體重量略高,但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更強的發動機來解決,不過省去了絞盡腦汁去想如何在車輛前半部分減重的步驟(這一般會導致整車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相比SUV,旅行車的通過性還算不錯。在車云駕駛的這款C級旅行車上,搭載了奔馳常用的4Matic四驅系統。這套四驅系統雖然在日常駕駛中無法體現出優勢,但在雨雪路面或者路面附著力突然降低(比如郊區路面上傾倒了大量碎石)時,卻能帶來高得多的主動安全性。比如在北歐國家瑞典,幾乎沒有兩驅版本的旅行車在路上行駛,這是因為四驅車輛在各種條件下的可靠性很高。 當我開著這輛C級旅行在北京西郊盤山公路上的時候,雖然它的外形看起來比一輛常規的C系要大很多,甚至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臃腫,但這種感覺實際上從方向盤、油門、座椅傳遞到我身上的是一種克制的靈活。無論在發卡彎里水流能有多順暢,只要避開山路里從巖壁上落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塊,我就不需要像開后輪驅動一樣,提前為突然改變方向留出額外的控制空間。 同時,得益于奔馳品牌在汽車制造上的“迂腐”(奔馳一直堅持自主設計制造變速箱),C級旅行車使用的9速自動變速箱可以與自身的2.0T發動機實現“逐線程”的配合:面對緊急的加速指令,變速箱可以跳過單個檔位實現更加敏捷的提速響應,其正常行駛時大速比變化范圍的設計特點, 請注意控制區左上角的“敏捷控制與選擇功能輪”。駕駛該旅行車時,您可以通過該輪隨時調整車輛的控制特性。 不過對于那些偏執于駕駛樂趣的旅行車愛好者來說,一款后驅版的C200旅行版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在拋棄了四驅系統之后,這款C200旅行車的發動機可以更順暢的輸出動力,比四驅版為其百公里加速節省了0.4秒,并且考慮到駕駛者也可以通過“敏捷選擇”,發動機、變速箱、懸掛、 轉向性能和空調輸出功率是在不同的駕駛場景下選擇和定義的,所以從整體效率來看,后驅版的C級旅行車更適合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使用。 從空間上來說,這款C級旅行車可以說是完美無瑕,甚至連細節都會讓人有點心動。 座椅傾斜按鈕位于后排座椅旁邊。 如果不放倒后排座椅,這款C級旅行車擁有490L的后排儲物空間。雖然這個空間的深度和常規C級差不多,但是高度并不便宜,使用的便利性也大大提高。——不僅取放東西更方便,而且不用考慮關閉尾門時會不會夾到物體。 后座傾斜按鈕位于行李箱內。 如果放倒后排座椅,這款C級旅行車的后排空間高達1510L,并且為了方便用戶,還在車尾內壁和后排座椅旁邊設計了兩套放倒后排座椅的電動開關,后排座椅也可以按照4-2-4的自由組合比例放倒;為了防止后排座椅再次向后折疊時安全帶被夾在車身和座椅之間,C級車的后排座椅安全帶伸縮出口設計為固定在后門側面的滑槽,避免了座椅向下折疊后安全帶會藏在后面,容易被用戶忽略的問題。 我覺得高端品牌往往體現在很多細節上,而不是產品定位的高。或許這款產品在其他細節上做的不錯。唯一的問題是旅行車怎么玩。奔馳c旅行給出了幾個思考維度。消費者需要更多地了解品牌認知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