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皮卡改裝澳洲輪胎 豐田皮卡改裝露營車
您好!
首先所買的輪胎規格建議要和原車裝配的輪胎規格一致,如有需要更改輪胎規格,必須去專業的改裝店進行輪胎升級,或者咨詢汽車生產廠商。
輪胎改裝時需要考慮以下各種因素:
1.當地交通條例(不會影響車輛年檢通過、車輛保修等);
2.輪胎的速度和負載指數;
3.輪輞的規格,如:寬度和偏移度等;
4.空間;
5.車子的懸掛系統;
6.(重要的)輪胎的負重半徑保持不變;
所以建議輪胎規格轉換和安裝等事宜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必要時向汽車制造廠咨詢有關法律法規事宜。
參考資料:米其林官網 福田皮卡那輪胎可以改成越野那種嗎
可以,不過輪胎也是針對不同路況設計使用的,像專業越野胎,它胎面寬,排水槽深,在沙土路,泥路等等它的確有較好的抓地力和通過性。在水泥路面和油漆路面反而會附著力不足,打滑,制動距離延長等情況。豐田御用改裝品牌介紹 TRD和TMG
豐田,一個誕生于棉紡廠的民營汽車企業。1937年成立至今歷經75個春秋,豐田從模仿到突破再到成為全球十大汽車公司前列。豐田雖中庸,但一步步走來,也有年少輕狂的一面,打造過令無數車迷歷歷在目的經典運動車型和賽車。
從1957年參加賽車運動開始,豐田已經走過50多個年頭,當中有拉力賽最高地位的喜悅也有F1賽事的低調離場。當中不得不提作為豐田運動部門的兩家御用改裝公司:TRD和TMG(前身叫TTE)。
豐田從1957年便投身于賽車運動,其響當當的改裝部門TRD估計每個車迷都知曉,我們就先介紹TRD吧。
TRD作為豐田的100%獨資的改裝公司,出品的改裝件種類繁多:包括高性能減震器、渦輪增壓器和高強度輕量化輪圈等,負責對豐田、雷克薩斯、Scion品牌汽車進行性能的改裝提升。TRD不但負責改進豐田旗下市售車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項高水平賽事上為豐田提供技術支持。
圖:TRD在日本的商標。
圖:TRD在北美的商標,設計稍有不同。
TRD主要分為兩大板塊:TRD日本和TRD北美。TRD日本主要專注于日本國內的賽事,包括Super GT Series(JGTC)、全日本F3冠軍賽、ESSO豐田方程式和Netz杯等。TRD北美分部則在越野錦標賽(CORR)、NASCAR大賽、Drag拉力、Baja100和Indy賽事中表現得異常活躍。而Toyota?Australia在2007將TRD引入澳洲,發布了搭載高性能V6發動機的Aurion車型,接下來又在2008年4月推出了TRD版海拉克斯(HILUX皮卡)。
TRD從剛開始到發展成現在的規模,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954年6月7日,豐田技術開發部成立,主要負責維護和修理各種事故車輛和二手車和特種車輛、展示車輛的制造。
1957年,豐田為參加在澳大利亞的賽車賽事,試探性的創立了最初的豐田賽車運動部門,職責專為豐田打造賽車,這也是豐田賽車活動的開始。
1965年,豐田正式確立了賽車運動部門的地位,開始為“日本大獎賽”派遣賽車和技師參與賽事運動,這也是TRD的前身。此外,由于賽車運動的特殊需求,在當時的芝浦工廠單獨設立了一處辦公地點。
1973年由于爆發的石油危機對世界汽車產業影響巨大,導致日本豐田公司的特別發展部于1975年解散,并重新設立了專門開發和銷售賽車專用零部件的部門——TOSCO(Toyota?Sport Corner),次年,豐田為了擴大對汽車運動的投入程度,便將原來的TOSCO部門更名成TRD(Toyota?Racing Development),從此,豐田的賽車專用零部件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規模便壯大起來。
1979年,TRD在美國加州Costa Mesa子公司成立,主要負責北美地區的細分市場以及為豐田在北美的賽車運動提供技術支持。此后,TRD便活躍在北美的各項汽車運動之中。并幫助豐田征戰NASCAR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6年:開設湘南工場。
2003年:增資到17億日円,并完成芝浦新社屋。
2006年:開設湘南技術開發中心(舊湘南工場)/開設愛知工場/橫濱工場/設立TRD ASIA CO.,LTD.。
2011年:芝浦工場更名為東京雷克薩斯服務中心。
圖:TRD在日本已經開設了多家工廠。
得益于TRD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專業的技術提供,在被稱為世界上最激烈的廠商車隊間的斗智斗勇、不僅在日本國內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歡迎的“SUPER GT”錦標賽中,TRD新開發的凌志SC430成績斐然。與其它廠商車隊采用分別由不同的公司開發底盤和引擎的情況不同,凌志SC430的底盤和引擎都由TRD進行開發,并在比賽中不斷進行改進使之日趨完善。這些由TRD開發、制造的車輛提供給各參賽隊,各隊再自行變更調整,并最終裝配后參加比賽。另外,GT500級的所有車型都裝配TRD開發的引擎。TRD不僅負責引擎調校,還對賽前的引擎裝配、比賽間隙現場的引擎維護、賽后的拆卸檢修提供整套服務。
圖:TRD活躍于各大賽車活動,但TRD僅作為使用豐田車的車隊提供服務。
TRD并不組隊參加比賽,而是作為后臺的開發團隊、支援團隊為所有豐田用戶車隊提供服務,一年四季為豐田GT賽車的性能提高傾注著熱情。這些努力開花結果,從全日本GT冠軍賽到現在的SUPER GT,以Supra、凌志SC430為代表的賽車車輛一次次地創造輝煌。
此外,在2009年SUPER GT系列GT500/GT300兩個級別賽車比賽中,同時獲得了系列賽冠軍。
1966年豐田以Jaguar為藍本,由豐田技術研發部打造經典跑車豐田2000GT發布。并將當年這款熱銷的2000GT跑車改裝成為賽車,該車花了78小時以206.04km/h的時速完成了長達15000km的耐力測試,2000GT的測試成績建立了3項新的世界記錄并且刷新了13項時間記錄。
圖:1955年,1.5L排量的CROWN(皇冠(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車型誕生,名為皇冠RS。憑借卓越的性能參加當澳洲的汽車拉力賽。標志著豐田正式開始參與汽車運動。
圖:1966年豐田以Jaguar為藍本,由豐田技術研發部打造經典跑車豐田2000GT發布。并將當年這款熱銷的2000GT跑車改裝成為賽車,該車花了78小時以206.04km/h的時速完成了長達15000km的耐力測試,2000GT的測試成績建立了3項新的世界記錄并且刷新了13項時間記錄。被譽為日本第一跑車的豐田2000GT。
圖:為加大TRD在賽場的地位,1981年豐田創辦了Toyota Starlet Cup,由家用車Starlet統一系列賽車的比賽。由豐田提供車型,TRD提供技術支持。眾多車手以及車隊報名參加,一舉帶動了平民賽車運動,開創了單一車型競技的新型競技模式。
左上:豐田Starlet杯比賽盛況。
右上:1985年由TRD改裝的豐田Corolla?Levin首次參加JTCC(The Japanes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便獲得了A組的冠軍,該車是TRD的代表作品之一。
左下:1990年由TRD獨立完成設計、開發和制造的Toyota 90CV奪得日本原型車錦標賽500km耐力賽錦標。
右下:由TRD部門開發并制造的Toyota TS010作為新的C組賽車亮相日本原型車錦標賽。
圖:1992年,Toyota TS010配備3.5V10引擎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并取得了第二的成績。
圖:1994年,TRD研發的SUPRA(JZA80)GT賽車,開始出戰日本SUPER GT賽事,第一次參加此項比賽即取得第二名,憑借其優異性能,在GT500組別中多次奪得冠軍(1997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除了在日本本土取得傲人成績之外。另一邊廂美國的TRD分部,憑借著TRD多年積累下來的豐富賽車經驗以及技術,在2000年采用賽利卡作為藍本改裝,參加NASCAR比賽。并在2001年和2002年就取得了年度亞軍打響頭炮,2003年便站上了最高頒獎臺,取得年度總冠軍。
除此之外,TRD北美分支在越野錦標賽(CORR)、拉力、Baja100和Indy賽事中表現也非常活躍。
圖:2000年參加NASCAR賽事的Celica賽車。
圖:不僅僅是斗平路,越野豐田也不甘落后,越野錦標賽(CORR)。
圖:2007年拉力賽場上的Corolla TRD戰車(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TRD設計的改件包羅萬象,上至動力系統升級,下至外觀套件和飾品樣樣俱全。渦輪套件、機械增壓套件之類不在話下。憑借多年來的賽車經驗,動力升級絕對難不到TRD。連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舒適取向的中級車都有推出機械增壓套件就知道TRD對動力有多瘋狂。
以豐田GT-86為例,TRD Performance Line性能提升部件清單包括了外觀空力套件、底盤強化、制動系統升級、行走系統和其它等部件,覆蓋度高,顧及到整車提升的需求,相當全面。
圖:豐田8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ZN6)TRD Performance Line安裝套件圖。
圖:豐田86用TRD絞牙避震,具備全長式調整功能,可在改變車身高度的同時保持最佳的筒心行程。另外,軟硬阻尼為40段可調,阻尼覆蓋范圍較廣。
圖:前頂吧、防傾桿以及底盤強化套件可使底盤結構更加緊湊,剛度更高。而TRD防傾桿與TRD避震配合駕控感更佳,車身穩定性高。
圖:這個就是TRD最新研發成果——強化車門鎖,目前該部品僅為86車型專用。從上圖可以看出,安裝強化門鎖后,豐田86的轉向更為敏捷,偏航率更接近理論值。
圖:豐田86用TRD制動系統套件是由Brembo代工生產,前制動卡鉗為對向6活塞設計,配355mm制動碟,后卡鉗為對向4活塞設計,配345mm卡鉗。該制動套件需與18寸輪圈配合安裝。
圖:TRD SF2輕量化輪圈,采用了鍛造工藝生產,配合多幅細輪輻設計,輕量化性能出眾,有效降低簧下質量,顯著提升運動性能。而該輪圈可匹配8用TRD制動系統套裝。豐田86用SF2輪圈規格:18×7.5J,PCD:5×100,INSET:46,推薦輪胎規格:225/40R18。
TMG全稱Toyota Motorsport GmbH,也就是豐田在歐洲設立的競技部門。主要為豐田歐洲市場開發而設立的。豐田TMG主管Yoshiaki Kinoshita更表示要將TMG打造成為與AMG和寶馬M部門齊名的公司。
看到這里,估計已經有讀者迷糊了,TMG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實自1979年開始,TTE(Toyota Team Europe)作為TMG的前身,在70至90年代一直活躍于WRC的賽事。1998年和1999年參加24小時勒芒耐力賽,當時參賽的GT-One賽車于1999年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而2002年開始參加一級方程式賽事,不過到2009年豐田宣布退出一級方程式賽事。8年期間豐田F1車隊一共13次登上了領獎臺。隨著退出F1賽事,豐田正式將TTE更名為TMG。TMG與TRD套件升級的方式不一樣,主要傾向于賽車研發、歐洲市場和整車研發的工作,而TRD則側重于北美市場以及日本市場的開發。
TMG接下來的工作主要負責生產和開發豐田品牌、雷克薩斯等旗下品牌車型的高性能版本。
圖:豐田TMG的logo,Toyota Motorsport GmbH。
TMG發展歷程:
1970~1990年:TTE一直負責豐田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的賽事。
1993年:TTE(Toyota Team Europe)正式更名為TMG(Toyota Motorsport GmbH)。TMG大約200名員工,在3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共同研發豐田汽車的技術和客戶服務工作。
1994年:TMG開始開發市售車零部件升級業務,提供各種汽車升級套件。除此之外,TMG也有提供整車銷售業務。
1998~1999年:TMG進軍勒芒24小時耐力賽,豐田GT-One賽車憑借出色的發揮,在1999年奪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1999年:TMG決定退出WRC舞臺。
2000年:豐田車隊在科隆工廠建立了研發中心,制造了第一款V10引擎。
2002~2009年:TMG以“松下豐田車隊”之名參加F1方程式大賽。8年期間,豐田在F1賽場上,并沒有獲得如同其他比賽中的光環。慘淡的戰果下,黯然退場。
Corolla Levin(TE27):1973年、1975年
Celica(RA63):1982年
Celica Twincam Turbo(TA64):1983-1986年
Celica GT-FOUR(ST165):1989-1992年
Celica GT-FOUR(ST185):1992-1994年
Celica GT-FOUR(ST205):1995年
Corolla WRC:1998-1999年
豐田Celica遠比家用車Corolla更適合運動,但考慮到市場宣傳的原因使用了Corolla上場作戰。但后來因為Celica擁有更為強大的改裝潛能,更能適應B組的新規定,改用Celica賽車應付WRC的戰斗,并多次奪冠。
圖:1975年豐田為了配合市場,使用Corolla Levin(TE27)出戰WRC。
圖:Celica GT賽車。
圖:1993年TTE車隊大合照。
TMG與TRD套件升級的方式不一樣,主要傾向于賽車研發、歐洲市場和整車研發的工作,所以目前TMG的升級零件還不算多,TMG還沒大規模生產改裝部件。
圖:能找到的改裝部件,大多還是停留在外觀層面。
圖:適合3SGTE引擎用的2手TTE鍛造連桿。
估計有很多讀者會疑惑,一直為人熟悉的TOM’S為什么沒有被歸納到御用改裝品牌之列呢?因為御用改裝品牌需滿足兩個條件:一、與車廠有隸屬關系,車廠持有股份;二、有開發改裝部件供應市場。
大家別誤認為TOM’S中的T代表Toyota,其實非也。因為TOM'S是由原豐田試車手Nobuhide Tachi和Kiyoshi Oiwa兩人共同建立的。而兩位創始人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再加上Motor Sport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Tachi +Oiwa+Motor Sport=TOM'S),屬于一家獨立的改裝公司。只不過后來得到了豐田認證,簽約成為合作關系。可以說,TOM'S是專業改裝豐田的公司,但不屬于御用改裝品牌。當然,TOM’S為豐田也推出過許多經典車型。
圖:TOM’S Toyota 90C-V賽車。
圖:TOM’S官網羅列了大量改裝零部件。
編輯點評:豐田作為世界大廠,為迎合最大眾的口味,以中庸之道制造出眾多全球熱銷車型。當大家記住豐田的中庸之后,其實豐田一樣有實力制造出極具個性和性能玩味的汽車。豐田旗下的御用改裝品牌更具有獨立研發賽車的能力。在強大的技術支持下,只要你想玩,豐田車一樣好玩,甚至玩得更出色。
圖:TTE始祖Corolla Levin(TE27)賽車,英姿不減當年。
圖:看拉力賽最喜歡的就是飛速沖過時揚起的塵土和水花。
圖:豐田TS030 Hybrid Le Mans戰車。
圖:Starlets 杯賽車,旨在市場推廣。
圖:TRD官網有許多漫畫版本的墻紙供車迷下載。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你買皮卡忽視的地方(2) 皮卡都用哪些輪胎品牌
在上一期關于輪胎的文章中《你買皮卡忽視的地方盤點主流皮卡輪胎都有哪些規格》,我們幫助大家盤點了目前主流皮卡輪胎規格都有哪些,還有輪胎規格如何去看,如何去解讀。從文章的評論反饋來看,關于輪胎的內容大家比較感興趣,所以在本次文章里,我們繼續研究輪胎,幫助大家判斷輪胎來自哪個品牌的哪個系列。
上回我匯總主流皮卡輪胎規格就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往往一種車型采用多達2種甚至3種規格,所以在本次的輪胎品牌上,我再次精簡了車型,主要教會諸位如何去判斷你自己的車使用的是什么輪胎,這個輪胎都有哪些特性等,學會以后可以自己去進行判斷。
首先我要說的一點是,不管乘用車還是皮卡,每個單一車型在不同的時間購買,輪胎的批次都會存在不同,或者高配車與低配車輪胎差異性也是較大的,就以風駿5為例,不同時期在風駿5上出現了相同規格的好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佳通、錦湖三個品牌的輪胎,并且三個輪胎在市場終端售價方面存在細微差異,那么到底哪個胎更好,這個我確實沒有這個專業能力去判斷,如果非要決出勝負,不做個測試也不好下定論。
我們不用過分糾結這個表格,或許你的車在這個表格里,但輪胎卻和表格當中完全不同。所以自己學會判斷輪胎的特性,將會幫助你在日后更換輪胎提供幫助,這就是我這篇文章的目的。
對于輪胎,平時我們比較關注輪胎的品牌,品牌高低將原廠配備的輪胎分為三六九等,品牌的高低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輪胎品牌當中也是有分類的,每種分類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或者是代表檔次的高低。所以你的皮卡采用了什么品牌的輪胎你不僅需要知道,還需要知道你用的是這個品牌什么系列的輪胎,這個系列輪胎主要在哪個性能表現上比較突出。
輪胎的系列通常以英文形式表現,我們可以在網上搜索輪胎上的英文,在網絡上查找這個系列到底是什么特性,或者登錄輪胎官網網站進行查找。
從上面的匯總表來看,大部分皮卡基本都采用了與城市SUV相同定位的輪胎系列,這種胎普遍價格親民,并且在綜合能力上比較均衡,但很難有搶眼的亮點,屬于中規中矩之選,這是廠家最愛選用的一類輪胎。
如果你對于原廠配備的輪胎不夠滿意,在之后的時間,你可以更換檔次更高的輪胎,以滿足個人需求。比如你的座駕是一臺乘用炮,乘用炮輪胎規格為265/60 R18,這臺車你平時只是在鋪裝公路上進行代步,那么你完全可以換一套諸如Jeep大切諾基(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原廠才使用米其林PRIMACY SUV旅悅系列輪胎,以獲得更加舒適的行駛體驗,一個車輪更換費用大概是1380元;
如果你的座駕是江西五十鈴鈴拓(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鈴拓輪胎規格為245/70 R16,這臺車你需要經常拉貨,并且行駛的路面情況不理想,甚至更惡劣的情況會出現陷車風險,那么你完全可以升級到花紋深度更為夸張的鄧祿普 GRANDTREK AT2,這種AT型輪胎花紋深度出色,可以獲得更好的非鋪裝路面抓地性能,并且AT型輪胎整體設計更厚,抗沖擊能力更好,但在鋪裝路面上你就需要犧牲舒適性,以及燃油經濟性,因為AT胎較厚,胎體很沉,會增加車輛油耗。如果鈴拓更換了同規格鄧祿普 GRANDTREK AT2輪胎,一條費用大概在700元,只是比原廠貴200元而已,但脫困能力卻有較大的提升。
當然,我介紹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你在考慮輪胎方面的升級,或者你的輪胎已經需要更換了,你不妨根據你的需求選擇一款更適合你的輪胎。目前輪胎分類非常細,有針對油耗的、有針對公路操控、有針對舒適靜音的、有針對脫困的、有針對濕地性能的等等。所以原廠胎通常都是一個折中的選擇,配備的輪胎性能通常也是中規中矩,這種情況下可能就不適合你了,如果你在多雨的南方,可以看看強調濕地性能輪胎,提升行駛安全性;如果你在干燥的少雨的地區,并且車輛平時跑的比較多,那可以看看哪家的輪胎更耐磨,讓輪胎使用壽命更長,從而降低你的使用成本等等。
最后:如果你不是皮卡改裝愛好者,在這里我不建議大家更換輪胎的規格,原廠的輪胎規格是廠家對于車輛目前的機械狀態進行過驗證的,所以更換一個更高檔次的輪胎足以滿足一般人需求,而且相同規格的輪胎在年檢驗車的時候也不會帶給你任何煩惱。對于輪胎的購買渠道,如果你選擇的輪胎品牌官網可以做線上購買,線下安裝業務,或者選擇輪胎品牌授權店,以上屬于從輪胎品牌官方渠道獲得輪胎,是靠譜的選擇。同時,某寶、某東、某虎的官方旗艦店也是靠譜的選擇,只是線上購物一定要確定好輪胎規格不要弄錯了。輪胎作為車輛唯一接觸地面的部件,和安全息息相關,別貪圖便宜,最后祝大家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輪胎。了解更多皮卡資訊,請繼續關注中國皮卡網。(文:汪琪)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給皮卡改裝輪胎,用AT輪胎和MT輪胎有哪些區別?
AT輪胎是指全路況輪胎,AT胎的設計形式比其它輪胎更加富于變化,它的胎紋略微粗獷,胎牙的間距大,這種設計的負面效果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增大,但是耐用性和在非鋪裝路面的附著力遠遠超過一般的輪胎,是一款越野和公路性能兼顧的輪胎。MT輪胎指的是泥地輪胎,只有越野發燒友和特殊路段工作車才會選用。與AT輪胎相比,MT的胎壁更加堅強,胎牙更加夸張,胎牙之間的距離明顯偏大,便于泥地行駛的時候慢速排泥或高速甩泥,另外在一些惡劣的地面上更容易增加附著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