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輪胎王希誠 玲瓏輪胎王顯慶
再凌厲的斗士,也有老去的那一天。作為人生際遇頗為相似的一個群體,出生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山東第一代民營企業創始人,借著中國經濟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機遇,或敢想敢干,或穩扎穩打,或凌厲擴張,一舉構建起自己的商業帝國。而如今,隨著第一代企業家的老去,人們開始更加關心他們身后龐大商業帝國的未來。
年屆八旬,仍是上市公司實控人
出生于1939年4月的張喬敏已年屆八旬。他一手創建的隆基集團始建于1971年,主要從事車用制動盤、制動轂、輪轂、制動鉗、剎車片以及氣泵、水泵、機油泵的開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家級大型工業企業。集團控股的山東隆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張喬敏也是目前可查的唯一一位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山東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在他之后,經粗略統計,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山東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還有14位。他們分別是:
出生于1940年的山東墨龍實控人張恩榮;出生于1941年的威海廣泰董事長李光太;出生于1943年的濱化集團董事長張忠正;出生于1947年的麗鵬股份實控人孫世堯;出生于1948年的玲瓏集團董事長王希成、史丹利董事長高文班、博匯紙業實控人楊延良、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標準信息實控人王晶華(女)、天潤曲軸實控人邢運波;出生于1949年的登海種業實控人李登海和金城集團董事長趙鴻富。
出生于1950年至1955年的山東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超過30位,包括恒邦股份董事長王信恩、神思電子董事長王繼春、太陽紙業董事長李洪信、新華錦董事長張建華、家家悅董事長王培桓等。
比如,正海磁材董事長、實控人秘波海,在2017年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正海生物。現在,他正在推動由他實際控制的正海合泰沖刺IPO。
而出生于1950年的齊翔騰達董事長車成聚,在將企業控制權轉讓給廣東的雪松控股后,仍然留任公司董事長。在車成聚的主導下,齊翔騰達在去年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提出力爭4年再造一個“齊翔”,建設“全球領先、綠色環保、受人尊敬的世界級化工企業”。
管理權和實控權循序漸進交接
山東A股上市公司中,隆基機械實控人張喬敏在公司上市前的2008年就將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權杖交給了女兒張海燕,自己則繼續擔任控股股東隆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張喬敏還有一個兒子張超。2017年3月,張超將其持有的隆基集團10.89%的股份,轉讓給了父親張喬敏。
轉讓完成后,張喬敏、張海燕分別持有隆基集團61.89%和38.11%的股份。隆基機械實際控制人由原來的張喬敏、張海燕、張超變動為張喬敏、張海燕。
目前,張超在公司中不擔任任何職務。不過,根據股權結構,隆基機械的接班還停留在管理權層面。而未來,公司實控權的交接無疑更引人注目。
與張喬敏一樣完成上市公司管理權交接,創始人仍擔任大股東董事長的還有玲瓏集團的王希成。
根據玲瓏輪胎2014年披露的招股書,1972年出生的王希成長子王鋒已作為公司董事長出現。而王希成以及其次子王琳則分別擔任玲瓏集團的董事長和總裁,這樣的權力架構一直延續至今。
根據玲瓏輪胎披露的股權數據,目前王希成家族通過玲瓏集團和英城貿易公司分別持有玲瓏輪胎50.35%和16.78%的股份。其中,王希成直接持有玲瓏集團51%股份,其妻張光英、其子王鋒、王琳合計持有約33.39%股份。王希成、王鋒、王琳則100%持有英城貿易公司。
而與上述交班模式不同的是,位于淄博的上市公司魯泰A出現了直接向第三代交接實控權的情況。
2015年10月,時年75歲高齡的魯泰A創始人劉石禎因年齡原因辭去董事長一職,其子劉子斌接任董事長一職。而次年10月,劉石禎又將上市公司實控權轉讓給了當時并不在公司任職的“90后”的孫子劉德銘。
通過上述梳理不難發現,相當比例的山東家族企業選擇了將管理權和實控權分離的循序漸進的傳承路徑。
當然,山東民營企業中也并非沒有把實控權直接向第二代交接的案例。
2015年4月,時年35歲的張剛取代父親張學信成為信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和法人代表。2017年11月,信發集團大股東——茌平友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亦由張學信變更為張剛。目前張剛持有茌平友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
山東民企逐漸迎來傳承大考
民企選擇接班人的方式似乎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操作方式。
比如,農民出身的科學家李登海在2013年5月將登海種業的管理權交給了公司創業元老毛麗華。按照李登海的想法,他要讓兒子李旭華扎根土地專門搞育種。1976年出生的李旭華是登海種業的中級農藝師,自2013年5月起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登海種業并不是山東民企中“外人”當家的孤例。2012年,博匯紙業實控人楊延良就將董事長之位交給兒子楊振興。不過,僅僅隔了一年,楊振興就因工作需要不再擔任博匯紙業董事長,改由公司原董事、總經理楊延智擔任。
事實上,不論是先交接管理權后交接實控權,還是傳子或傳女,抑或是將管理權交由“外人”執掌,雖然選擇可能不同,山東民企逐漸迎來傳承大考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第一代企業家不可避免地老去,價值幾億、幾十億、幾百億甚至過千億的家族家產企業該如何傳遞至下一代的手中?繼承者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駕馭父輩辛苦打拼而來的龐大帝國?
這位律師所說的血淋淋的例子是山西“80后”“富二代”接班人李兆會,他用11年時間敗光了其父留給他的山西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鋼鐵。
這也是為什么一些一代企業家在給予二代管理權之時,還牢牢掌控著企業實控權的一大原因。從這一點看,山東的高齡董事長或實控人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
那么,接下來山東眾多民企,能安然跨過這場傳承的大考嗎?濰坊前十名首富人員名單
1、姜濱、胡雙美(465億元)
姜濱,山東威海人,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士,現任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揭曉,姜濱、胡雙美以465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93名,與去年相比上升了102位,成為濰坊首富,并且排在山東十大富豪排行榜第4位。
2、姜龍(105億元)
姜龍,清華大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揭曉,姜龍以105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560名,位居濰坊富豪排行榜次席,為新上榜富豪。
3、張恭運(60億元)
張恭運,1962年12月生,畢業于山東大學,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高密市工商聯副會長。2020年10月20日,張恭運位列《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952位,財富60億元人民幣。
4、王桂波(32億元)
王桂波,1964年6月出生,山東諸城人,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紡織功勛企業家。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公布,王桂波以32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665位。
5、徐華東、Chui Lap Lam(31億元)
徐華東,1968年8月出生,碩士學歷,華豐動力董事長,曾任常州服裝進出口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等職。2020年10月20日,徐華東、Chui Lap Lam位列《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1705位,財富31億元人民幣,為新上榜富豪。
6、趙丙賢(31億元)
趙丙賢,1963年11月出生,碩士學歷,山東沃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中證萬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公布,趙丙賢以31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705位,為新上榜富豪。
7、柳勝軍(26億元)
柳勝軍,大學專科學歷,豪邁科技創始人之一,曾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濰坊市“富民興濰”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柳勝軍以26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1981名。
8、劉修華(20億元)
劉修華,1965年出生,大專學歷,高級工程師,山東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歷任昌樂科苑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元利化工執行董事、總經理。2020年10月20日,《2020年胡潤百富榜》公布,劉修華以2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2303位。山東首富換人了!他在蘋果、華為、三星背后賺錢,身家超490億
11月5日,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布。阿里創始人馬云財富增長了72%至656億美元,連續第三年位列榜首。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緊隨其后,身家為552億美元。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奪得"探花",身家增長到539億美元,成為本次榜單中的最大"黑馬"。
作為經濟大省,此次共有11位居住地在山東的富豪上榜。歌爾股份的 姜濱 以 491.1億元財富位居榜單第67名,成為新的山東首富;魏橋集團的鄭淑良家族(342.3億元)也躋身前100名。玲瓏輪胎的王希成家族(218.2億元),是上榜的山東第三富豪。
簡單介紹一下, 歌爾股份 成立于01年,主要從事聲光電精密零組件及精密結構件、智能整機、高端裝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在聲學、無線、軟件、光學、系統集成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客戶涵蓋索尼、谷歌、微軟、三星、華為、蘋果等全球頂級廠商。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凈利潤為20.16億元,同比大增104.71%。截至11月13日,公司市值達到1345.74億元。
現年54歲的姜濱,出生于山東威海一個普通家庭。上世紀80年代,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主營微型話筒的濰坊無線電八廠,擔任車間技術員。后來工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已經積累足夠多經驗的姜濱,決定自己干一番事業。他跟幾位同事利用原來的技術,成立了濰坊怡力達電聲(后改名歌爾聲學),主營產品仍然是話筒。
當時行業老大是日本松下,姜濱于是提出了"向松下學習"的口號,引進松下的技術,整合其中的核心部分,再進行深度開發,逐步構建起了自己的競爭力。通過這種"修橋"的方式,歌爾逐漸成長為全球聲學行業龍頭。業務拓展至MEMS傳感器模組、微型揚聲器、麥克風、天線、受話器模組等聲學元器件的制造與銷售,并成為三星、蘋果的聲學元器件的核心提供商之一。
六年前,姜濱啟動多元化戰略,圍繞"智能音響、智能穿戴、智能 娛樂 、智能家居"四大智能產品方向進行布局,形成三大業務板塊: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智能硬件。現如今,歌爾在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微型麥克風、智能穿戴等產品出貨量居全球第一位,中高端VR頭顯出貨量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它還是蘋果AirPods第二大代工商,占據30%的代工份額。
這背后離不開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累計20.40億元,同比增長82.44%。目前在美國、日本、韓國、北京、青島、深圳、上海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擁有1萬余名研發技術人員,專利授權量超過1萬項,已連續五年獲得中國電子元器件企業百強研發實力第一名。
除此之外,歌爾還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形成綜合性、合作性技術研發平臺,以便緊跟市場步伐,持續進行技術創新。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TWS(真無線立體聲)耳機市場中蘋果AirPods市占率達35%,預計全年出貨量或超9000萬副。在它的帶動下,TWS耳機市場迎來大爆發,再加上智能音箱、智能手表、VR/AR等行業的發展,在這幾個領域均有布局的歌爾股份,有望實現新一輪快速增長。誰才是輪胎界最有錢的人?
2020年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全球富豪榜入選門檻為10億美元,全球共有2816位企業家上榜。
其中中國輪胎產業上榜企業家有6位,他們分別為萬達寶通尚吉永、正新橡膠羅結家族、玲瓏輪胎王希成家族、華勤集團牛宜順父子、江蘇通用的周耀庭家族和興源輪胎宋文廣。
萬達寶通——尚吉永
中國萬達集團創建于1988年,經過30年的發展,集團現已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800多億元、占地600多萬平方米、員工13000多名,覆蓋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橡膠輪胎、國際貿易等產業于一體的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集團連續多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榮列山東民營企業百強前十位。
萬達寶通2003年11月發展至今,現已擁有年產300萬條全鋼載重胎、1500萬條半鋼子午胎、10萬條工程機械輪胎的生產能力,擁有完整的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和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體系,產品通過3C、TS16949、美國DOT、歐洲ECE、海灣GCC、巴西INMETRO等認證,產品遍及全國,遠銷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連續6年入圍世界輪胎行業75強,中國化工企業500強。多次被評為“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和“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跨入中國輪胎制造企業出口十強。
尚吉永作為中國萬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企業家、首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管理創新獎、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功勛人物、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山東十大杰出青年、山東青年五四獎章、山東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黃河三角洲杰出人才、東營市功勛企業家等榮譽稱號。此次胡潤富豪榜尚吉永以財富30億美元入選,是輪胎行業當之無愧的全能型富豪。
正新橡膠——羅結家族
正新輪胎,1967年創立于臺灣。1989年,進入大陸市場并創建成立了正新廈門集團。目前,正新輪胎在全球共擁有5大研發中心,17座生產基地,超過3萬名員工,產品行銷180多個國家及地區。
一直以來,正新輪胎始終致力于生產適合中國市場的輪胎產品,為用戶創造價值。2019年,全球輪胎企業排名第十(2019年美國知名雜志《輪胎商業》公布)。除持續關注市場變化,生產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產品,正新輪胎更將自身發展置身于產業鏈整體發展之中,通過打造高績效的企業運營模式,在產品研發、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等方面,不斷推動全社會道路運輸行業的進步。
羅結1925年10月6日出生在中國臺灣彰化縣的一戶佃農家,1951年羅結聯合連榮車行的老板李陳榮創辦“連新輪胎”。1966年,?“連新輪胎”拆伙,正式成立“正新”品牌。
2014年6月17日,年近90歲的羅結將正新集團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羅才仁,羅才仁是羅結的次子,生于1953年,畢業于美國涅乃克技術學院營銷與材料管理系,畢業后一直在正新工作,曾擔任廈門正新副總經理,1993年主持創立正新中國并出任董事長,2010年又主持創設了正新重慶工廠,自2010年起擔任集團副董事長。羅結的大女婿陳秀雄擔任廈門正新董事長,管轄廈門、漳州、天津分公司;二女婿陳榮華則擔任臺灣運營總部總經理,另主管泰國和越南的工廠,兩個女婿輔佐羅才仁,被外界譽為“正新三巨頭”。
正新橡膠董事長羅才仁(中)、總經理陳榮華(右),及廈門正新橡膠董事長陳秀雄(左)
玲瓏輪胎——王希成家族
玲瓏輪胎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專業化、規模化的輪胎生產企業,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6個研發機構,6個生產基地(歐洲工廠建設中),產品銷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玲瓏輪胎雖成立時間不久,營業收入卻穩居全球輪胎企業前20。不僅如此,2020年最新的輪胎品牌價值排行榜中,玲瓏輪胎以品牌價值7.6億美元上榜,并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輪胎品牌。不僅如此在發展方面玲瓏輪胎制定了“5+3”戰略并穩步推進,國內方面,除了招遠、德州、柳州三個生產基地外,第四個湖北工廠也已建成使用。海外方面,2013年在泰國建設海外第一工廠,2019年3月30日歐洲塞爾維亞舉行奠基儀式。最近兩年,玲瓏輪胎可以說是國內發展最快的輪胎企業。
王希成1948年出生,現任玲瓏集團董事長。1987年,王希成帶領煙臺輪胎廠開始了艱苦的二次創業,用了12年的時間將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打造成為產值過十億的招遠市龍頭企業。關鍵時刻接管瀕臨倒閉的輪胎制修廠,身先士卒、力挽狂瀾,使百十人的集體小廠起死回生;運籌帷幄,帶領企業轉方法、調結構,實施多元化和國際化戰略,使集團成功實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蛻變。
目前,王希成擔任玲瓏集團董事長,而玲瓏輪胎董事長則由王鋒擔任,次子王琳被任命為玲瓏集團總裁。從王希成到王鋒企業領導人永遠奔波在生產第一線,玲瓏輪胎在研發、品質、品牌各方面開花結果,不但獲得市場好評,更獲得國家認可。
華勤集團——牛宜順父子
華勤橡膠工業集團創建于1989年,企業堅持高端高質高效的發展方向,實施創新驅動、開放拉動、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成為以橡膠產業為主導,涉及電力、新能源、金屬制品、生物工程、地產開發、醫療衛生、資本運營等眾多領域的國際化、多元化、創新型企業集團。
輪胎方面華勤集團先后與意大利倍耐力、德國大陸、比利時貝卡爾特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強強聯合。華勤集團投資建設高性能卡客車輪胎和中高端乘用車輪胎兩大項目,生產自主品牌的陸通(ROADONE)輪胎,為市場提供對標國際高端品牌輪胎的優質產品,打破國內中高端輪胎市場長期被外國品牌壟斷的局面,率先打造中國輪胎行業的世界知名品牌。
牛宜順,華勤橡膠工業集團創始人,黨委書記。他緊緊抓住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把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合資合作、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國際化、多元化、創新型企業集團,引領中國橡膠行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為行業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牛騰,出生于198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2年6月份,任華勤集團董事長。
通用股份——周耀庭
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公司創建于2002年是由服裝界巨頭紅豆集團控股的子公司,通用股份自成立以來注重創新和研發能力提升、建有江蘇省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可實驗室,擁有230多項專利、是江蘇省AAA級質量信用企業。
周耀庭,1943年出生于江蘇無錫,現任紅豆集團董事局常務董事。
興源輪胎——宋文廣
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于1994年,是以輪胎制造為主導產業,集熱電聯產、國際貿易、新型建材、精細化工、餐飲娛樂、新產品研發為一體,多元化經營的大型股份制民營企業集團。
宋文廣,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59年10月生,山東廣饒人,函大文化,中共黨員,廣饒縣第七屆政協委員,廣饒縣臺屬聯誼會會長,縣廠長經理聯誼會副會長,廣饒縣勞動模范,山東省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當前的輪胎市場競爭激烈,雄厚的資金支持能保證輪胎企業更加良性的發展。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