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油規格參數解釋 汽車機油的基本參數表示什么意思
機油標號如何解釋
這是石油協會API制訂的機油標注標準,通常以5w-30、0w-40、5W-40、10W-40這種方法標注。
這個標注共分為兩個部分,減號“-”之后的部分代表機油在100℃時的高溫抗剪力,同時也代表機油的基礎粘度,數值越大,抗剪力越高、油膜越厚,機油基礎粘度越高,流動性越差。
數值越小,抗剪力越低,油膜越薄,基礎粘度越低,流動性越好。
汽車機油的基本參數表示什么意思
1、API
它是石油協會標準,用來衡量機油質量的高低。根據API標準,所有的汽油發動機機油被分為SA、SB、SC、SD、SE、SF、SG、SH、SJ、SL、SM、SN幾大類。
2、SAE標識
SAE對應的就是機油包裝上0W-30、5W-40、10W-60這些數字。字母W其實是winter(冬季)的縮寫,以字母W為分界線,前面的數字代表機油所能承受的最低溫度。W后面的字母表示100℃下機油的流動性,數字越大表明在100℃的環境下機油越黏稠。
汽車機油等級參照表
根據SAE粘度等級的分類,冬季機油有6種,夏季機油有5種,而冬夏季通用的有16種。
冬季機油的有6種,為0W、5W、10W、15W、20W、25W,W表示冬季Winter的縮寫,其前面數字越小,機油的流動性越大,適用的溫度越低。
夏季機油的有5種,為20、30、40、50、60。數字越大,代表機油粘度越大,高溫保護性能越強,可適用更高的溫度環境。
冬夏季通用的有16種,分別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選擇粘度標號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駕駛環境、行駛習慣、車型等等。不同的車型其實際工況會有所不同,所需的粘度等級也就不同,比如德系車,建議使用較高粘度的機油,而日系車和韓系車則相反,使用低粘度的機油,這是由于發動機內部結構所致的。
同樣,對于新車或高性能車輛,其汽缸密封性較好,可使用低粘度的機油;對于低檔車和老車,需采用粘度較高的機油,因為發動機工藝和長時間的汽缸磨損,高粘度的機油可以形成較厚的油膜,更好的保護發動機。
如果駕駛環境冬季時的環境較為惡劣,如我國北方天氣,一般使用的是0W或5W的機油,保證其冷啟動順暢,對發動機有更好的保護。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