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壕SUV天團 大眾集團六大旗艦SUV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人人都愛SUV,如今的富豪們已紛紛離開他們坐到腰痛的跑車駕駛位和過氣的轎車老板座,投入SUV的懷抱,握著方向盤享受SUV高觀感帶來俯視一切的氣勢。
要知道,土豪們對車可遠不如我們這些買不起的窮鬼懂得多,能給出一點有用的建議說不定就能跟土豪做朋友了。無論你的土豪朋友是喜歡低調、張揚、激情、奢華、越野還是速度,在大眾集團旗下各品牌的旗艦SUV中肯定能找到適合的車型。更厲害的是,這些車型都出自大眾集團的MLB Evo平臺。
誕生時間:2002年
最新車型:第三代(2018年)
售價:預計60萬起
土豪指數:★★★
途銳在2002年誕生,最新的第三代已于3月底在中國全球首發,預計國內上市時間是在今年的年底。途銳作為大眾家族的旗艦型SUV,雖然在尺寸上不如途昂,但該車從平臺到技術都要整體優于大眾家族其他產品,而新一代途銳更是進一步鞏固了其大眾家族旗艦產品的定位。
全新的設計理念來源于大眾2016年北京車展上發布的T-Prime概念車,夸張的進氣格柵采用不同寬度的鍍鉻條幅設計,同時前大燈組與格柵完美的融為一體,使得新車視覺效果更寬,同時前保險杠采用多條鍍鉻裝飾進行點綴,輔以突出的線條,進一步彰顯出力量感。
側面的腰線要比現款車型更顯硬朗,從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部,與尾燈完美過度,這個側面顯得更加干練不臃腫。而在功能性方面,體驗的車型除了配備無鑰匙進入外,四門都配備了電吸門,大大提高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不失豪華SUV的身份。
尾部并沒有采用過多的線條刻畫,顯得比較簡潔,不過在光影效果下,層次感還是不錯的,并不顯得單調。尾燈的造型同樣很有特色,設計感十足,夜晚點亮后辨識度很高。另外,前后轉向燈也是豪華車型上比較流行的流水式樣式。
數字化的座艙是全新途銳的一大亮點,坐進車內就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科技感,整個視野被兩塊大屏所占據,傾向于駕駛員的15英寸中控大屏集合了大部分的功能,幾乎取代了所有的物理按鍵,表現足夠前衛,這點在一向比較保守的大眾車型上是相當難得的。
前排座椅的填充物軟硬適中,而且提供多向電動調節,承托性與包裹性都不錯,遺憾的是我們試駕的R-LINE版本并沒有配備按摩功能,好在試駕開了幾十公里下來也不覺得腰酸背痛。而后排座椅靈活性不錯,支持前后移動以及靠背角度調節。座椅的填充物不算軟,不過貼合性不錯,對于身體各部位支撐都比較到位。
采用全新平臺在數據方面的直觀變化是,首先車身尺寸方面,車長增加了77mm,寬度增加了44mm,高度則降低了7mm,至于大家關心的軸距,則與上代車型差別不大,僅是1mm之差。而在車重方面,得益于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鋁材與高科技鋼材的混合材料結構),即便長度和寬度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不過車身重量相比上代就減輕了106kg,這對于操控性能以及燃油經濟性都是相當友好的。
進口國內的途銳將提供2.0T插電式混動系統,2.0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85kW(252PS),峰值扭矩為370N·m,與之搭配的是100kW(136PS)/350N·m的電動機,綜合最大功率270kW(367PS),純電動模式下續航里程為58km。另外還有3.0T V6汽油發動機可選,最大功率為250kW(340PS),峰值扭矩450N·m。在傳動系統方面,匹配8AT變速箱,并標配4MOTION全時四驅系統。
◆ 編輯點評:
全新一代途銳的變化無疑是脫胎換骨的,無論是公路性能還是越野性能,都有著十分不錯的表現,依然是同級別中表現突出的多面全能手。一切的革新,正是順應時下年輕化、智能化的需求,期待它接下來的市場表現。
誕生時間:2007年
最新車型:第二代(2016年)
售價:69.98-97.40萬
土豪指數:★★★★
第二代Q7已經在國內上市多時,此前因為關稅下降,官方直接把起售價調低至70萬以內。
新一代Q7引領了奧迪家族最新設計理念,前進氣格柵采用一體式設計,少不了的當然還有燈廠引以為豪的矩陣式LED大燈。新一代Q7基于最新的MLB Evo平臺打造,其車身使用了多項輕量化技術和材料,使得其車身重量相比現款車型降低了363kg(以3.0TDI車型為例)。
新一代Q7車尾內部結構和車頭燈遙相呼應,而且同樣也是LED光源。顯然,Q7從沒想往硬派SUV的方向走,時尚和科技是新一代Q7的主打。
如果外觀方面吸引不了你,相信奧迪的科技不會讓你失望。新一代TT的全液晶儀表盤妥妥地給到。全新的多功能方向盤、全新的電子擋把、帶有大尺寸手寫板的MMI系統等都讓Q7的內飾更具科技感。
動力上最大的變化莫過于40TFSI車型已經不是3.0SC機械增壓發動機,而被最大功率185kW(252PS)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取代。45TFSI車型則沿用了上一代Q7的3.0SC高功率版機械增壓發動機,功率為245kW(333PS)。
◆ 編輯點評:
目前旗艦級豪華SUV市場的選擇已經很多,對于經濟實力強大且熱愛SUV的消費者來說。新一代奧迪Q7初看可能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太多驚喜,不過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更低的起步價、更多的科技配置……有理由相信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新一代Q7銷量不會差。
誕生時間:2018年
售價:預計80萬起
土豪指數:★★★★☆
6月5日,奧迪全新旗艦SUV車型Q8量產版正式發布。新車將于2018年7月初開始投放德國和其他歐洲市場,國內則將于2019年初引入。參考此前共發布的普通版和Sport性能版兩種概念車來看,預計量產后的車型設置將以此為基礎拓展,并且會有Q8、SQ8、RSQ8等衍生產品。
由奧迪新A8起,到奧迪Q8精。就像一張臉板得太久,也要換換表情一樣,之前都是在對套娃政策增加運動元素的奧迪,這次索性解放天性,以力量感示人。Singleframe八邊形單幅格柵內襯六片垂直鉻片,則是整車解放天性最徹底的細節。
另外扁平但犀利的LED頭燈配合棱角分明的前杠兩側進氣槽孔,在營造動感外觀的同時拉低了視覺重心。雖然延續概念車上的無門把手設計的愿望最終落空,但直接在前后燈組后方留出凸臺用以承接雙腰線的設計,仍屬首創。再加上無框車門和過A柱即墜的車頂弧線,很容易俘獲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一字眉的尾燈組對于奧迪而言已經司空見慣,車尾體現奧迪Q8旗艦身份的關鍵在于其連接尾燈的亮黑飾件,在白天或黑夜它可產生獨立的燈光標識。而既然解放了天性,四通道的后尾氣流擴散器也必不可少,再有就是那從橫貫一體式鍍鉻尾排框中解脫出來的排氣管口,畢竟它天生不羈愛自由。
燈廠招牌,自然不能砸在旗艦奧迪Q8上,標配就是全LED光源,選裝的HD矩陣式LED大燈中各有24個獨立LED,而大燈的邊緣裝有七短兩長的LED發光原件,進一步將視覺焦點向外轉移,試圖不通過寬體套件來增加SUV的車身寬度。奧迪Q8沒有在前后燈組之間厚此薄彼,同樣采用三維設計的尾燈也可選裝HD矩陣式LED,并有12段獨特燈帶。12段燈帶不僅可提供動態轉向信號,還可在車門上鎖和開鎖時閃爍。除此之外,通過myAudi手機應用程序可啟動各項照明功能。
Q8長寬高分別為4986/1995/1705mm,軸距2987mmmm,對比Q7的體型,短了66mm,寬了27mm,營造出跨界的風格。而由于五座布局,乘坐空間自然不用操心。
A8上的3塊屏幕得到延續,這是奧迪最新一代的座艙設計理念,黑色面板顯示器在關閉時幾乎可融入黑色的整體表面,簡潔明了的符號代表奧迪在數字化領域的精確性。
Q8標配升級版導航MMI系統,導航系統可根據以往旅程提供智能目的地建議;還可以根據駕駛時間和路況總結經驗。通過可選奧迪connect互聯科技鑰匙,可以無鑰匙進入Q8。車主可以與另外四個人共享汽車,使用安卓手機開鎖、鎖車以及啟動發動機。標配個性化設置使車主可以在個人資料中存儲多達400個優先參數,例如,駕駛員座椅位置、空調設置或經常使用的媒體和導航目的地等。
除鎖車和開鎖外,很多connect互聯科技功能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控制。駕駛員可以使用myAudi應用程序將某些特殊的目的地傳輸至導航系統、播放音樂或將智能手機上的日歷傳送到MMI。Bang&Olufsen音響系統配有23個揚聲器的頂配版向前排和后排座椅傳輸3D聲音,包括高音信息。
奧迪Q8車身采用全鋁框架結構概念,包含多個輕量型鋁制和熱軋鋼制部件。熱軋鋼構成了超高強度的客艙框架——在白車身中的含量達到14.4%。鑄鋁部件占比高達15%,包括發動機艙里的懸掛支撐塔和連接門檻與縱向構件的部件等。側面板和大面積的地板、后輪轂罩以及車頂都包含鋁板,還包括無框車門、前擋泥板和后擋板。
鋁制部件在白車身中的占比為23.7%。搭載3.0TDI發動機的奧迪Q8的整備質量為2145千克——包括復雜的MHEV技術和鋰離子電池。2.84平方米的前臉面積和0.34的空氣阻力系數確保相對較低的阻力。車輛標配雙層擋風玻璃,保證靜謐性,此外客戶還可以選擇聲學側面車窗玻璃和加熱擋風玻璃。
動力方面,奧迪Q8先期提供3.0T V6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210kW(286PS),最大扭矩600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3s,極速232km/h。后期增加3.0T V6汽油發動機車型,采用了48V輕混技術,為環保貢獻綿薄之力。
到2019年,Q8將增加高性能版的RS Q8,與蘭博基尼Urus共享4.0T V8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最大功率或達485kW(660PS)。傳統部分,全系車型均匹配ZF 8AT變速箱,另外,作為當家旗艦SUV,全系車型都將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
這套四驅需系統標配純機械式中央差速器,按40:60比例將動力分配至前橋和后橋。還可以選擇將大多數動力分配至前橋,獲得更好的驅動力。
新車提供三個配置版本懸掛系統,標配為阻尼控制懸掛。受控阻尼自適應空氣懸掛是可選配置,提供舒適型或運動型版本。使用“奧迪駕駛模式選項”,可以調整至4種模式,車身高度可調高90毫米。自適應空氣懸掛帶來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和靈活操控。
奧迪Q8的另外一項動態選項是后輪轉向,可將后輪轉5度。低速行駛時,后輪向前輪相反的方向扭轉,轉彎半徑縮短至少1米,同時提升車身靈活性。高速行駛時,后輪向前輪相同的方向扭轉,有助于變更車道時保持車身穩定性。
新車提供7種不同駕駛模式,包括越野模式。在越野狀態下,如果是自適應空氣懸掛版本將底盤抬至最高,離地間隙可達254毫米、標準懸掛版離地間隙為220毫米。電子底盤平臺感知車輛的傾角,并將信息顯示在MMI顯示器上,供駕駛員參考。在6%以上的陡坡道上,陡坡緩降控制以自動制動輸入提供支持,最高速度30公里/小時。
新一代A8發布之時,就已經擁有了地表最強駕駛輔助硬件系統,全新Q8將這臺系統完美繼承,包含5個雷達傳感器、5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和激光掃描儀。
根據不同人群需求,奧迪將輔助系統捆綁于3個套件,旅行輔助套件:自適應巡航輔助、效率輔助、緊急輔助等、緊急輔助套件:奧迪整體式預安全輔助系統、交叉輔助系統等、升級駐車套件:駐車輔助系統、(遠程)停車導航系統、路側輔助系統等。
◆ 編輯點評:
對于奧迪Q8,其面向比Q7更為個性與年輕的用戶,時尚運動的造型的確是一大吸睛的地方,截然不同的風格讓大家對于奧迪的印象有所改變,不再是那個看起來都一樣的套娃臉。盡管說內飾方面沒有什么驚喜,但是在技術方面的應用奧迪Q8依然有著極佳的競爭力,像48V的混動系統、空氣懸掛、四輪轉向等等技術的加持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駕駛操控性,亮點與賣點是足夠多的了。
誕生時間:2003年
最新車型:第三代(2018年)
售價:91.80-185.80萬
土豪指數:★★★★★
保時捷第三代卡宴Cayenne上一年在廣州車展亮相。新卡宴動力與新Panamera一樣,目前有三款不同動力的車型,分別為搭載3.0T V6引擎的Cayenne入門版車型,Cayenne S(2.9T V6)和Cayenne Turbo(4.0T V8)。
新一代卡宴外觀繼續融入更多保時捷911的設計元素,與老款車型相比,新車前臉主要針對前大燈組造型以及保險杠進行修改。前格柵開口更大,前霧燈位置造型亦有所調整。
新一代車型全系標配LED大燈,PDLS動態照明系統則是可選配置項目,選裝該系統后能提供如彎道照明燈道路照明模式。假如荷包夠厚,你還能選擇更高級的PDLS Plus系統以及全新的LED矩陣大燈,可通過84個獨立發光二極管來實現更加智能的照明模式。
新車尾部跟進了保時捷新一代家族式設計,采用了貫穿式LED尾燈組,這個設計在新一代Panamera以及新款911上我們已經非常熟悉。此外,新一代車型還采用了立體式“Porsche”標致,令新車尾部更加精致。
新一代車型還首次搭載后輪加寬輪胎,進一步提高新車操控性之余還使其具備更多跑車元素。新車標配19英寸合金輪轂,假如想愛駒看起來更加動感,你還可以選裝21英寸輪轂。
新一代車型還首次提供保時捷表面鍍層制動系統(PSCB)可選,通過帶有碳化鎢涂層的鑄鐵盤增加摩擦值,減少磨損并提高制動性能。值得留意的是,保時捷表面涂層制動器需要配搭20或者21英寸輪轂使用。除了鑄鐵盤之外,保時捷表面鍍層制動系統還提供更高級的陶瓷制動盤可選。
新一代車型長寬高尺寸為4918/1983/1696mm,與前作相比,新車車長增加63mm,高度降低9mm,軸距方面保持不變,同為2895mm??臻g方面,新一代車型尾廂容積達770L,比前作增加100L,此外新車后排座椅同樣支持比例放倒功能。
新一代車型大量應用了鋁合金等輕質材質,另外新車還采用了創新的鋰離子聚合物起動電池,單這一方面就能減重10kg。另外新一代車型外部采用全鋁合金打造,得益于以上所有措施,新一代車型比前作最高減重65kg。
新一代卡宴內飾基本延續了新一代Panamera的設計風格,中控配備12.3英寸多媒體顯示屏,屏幕尺寸比現款車型有所增大,另外中央空調出風口造型也相應有了變化。
老款車內大部分實體按鍵在新一代車型上被取消,一塊觸控面板取代了其功能,這使得新車內部科技感更足的同時還增大了車內空間感,這個套路在大眾集團旗下新車上越來越多見。
轉速表中置依然是熟悉的保時捷味道,兩側各配備一塊7英寸全高清顯示屏來顯示相關行車信息,此外駕駛者還可以根據需求自定義顯示模式。
除了外觀內飾的修訂外,新一代車型針對配置進行了升級。新車搭載前/后停車輔助系統、帶熱成像紅外線攝像頭的夜視輔助系統、車道變換輔助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交通阻塞輔助系統、帶全景影像系統的停車輔助系統以及自適應巡航定速控制系統、帶WiFi熱點的LTE電話模塊、保時捷智慧互聯服務和預防性行人保護等系統。在操控方面,新一代車型還標配PASM主動減震器系統以及四驅系統。
新一代車型首次配備后橋轉向系統,該系統同樣借鑒自保時捷911以及Panamera,能根據車型控制后輪轉向,令新一代車型的靈活性以及高速穩定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全新三腔室自適應空氣懸架是可選項目,它能根據不同的路況模式提供不同的懸架選項,并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調整離地間隙,提高行車舒適性的同時還增強了通過性。
動態底盤控制防傾穩定系統(PDCC)同樣是可選項目,在新一代卡宴上,該系統從液壓控制模式轉變成了電控模式,配合行車的48V車載電器系統能在更短時間內提高駕駛動態精度以及駕乘舒適性。
另外保時捷還推出了新開發的Sport Chrono組件可選,可提供Normal、Sport、Sport Plus以及自定義駕駛模式可選,每個模式均會對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等進行設置,令駕駛者有更佳的駕駛體驗。
動力方面,入門版的Cayenne不再搭載原來的3.0T V6機械增壓引擎,改為3.0T V6渦輪增壓引擎,破百加速提升至6.2秒,配備Performance Start為5.9 s。這只不過是新卡宴的入門動力。
新一代卡宴 動力 | ||||||
車型 | 發動機 |
最大功率 |
峰值扭矩 | 0-100km/h | ||
Cayenne | 3.0T V6渦輪增壓引擎 | 243kW(330PS) | 450Nm | 6.2 | ||
Cayenne S | 2.9T V6雙渦輪增壓引擎 | 324kW(440PS) | 550Nm | 5.2s | ||
Cayenne Turbo | 4.0T V8雙渦輪增壓引擎 | 404kW(550PS) | 770Nm | 4.1s |
Cayenne S搭載2.9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5.2s破百,配備Performance Start為4.9s;Cayenne Turbo搭載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4.1s破百,配備Performance Start后已經進入了3字頭,為3.9秒。然而最強悍的Cayenne Turbo S E-Hybrid還沒公布,問鼎全球最速SUV應該無懸念。傳動方面不是PDK雙離合變速箱,依舊是匹配8速Tiptronic S自動變速箱。
◆ 編輯點評:
第三代卡宴的出現,將這輛實力不俗的熱門車又向上推升了幾個維度。誠然,如若想購買一輛保時捷,需要忍受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選裝“折磨”,然而要知道貧窮可限制不了金主們的想象力,選配一輛屬于自己的保時捷,或許就跟小時候我們隔壁班買各種配件組裝四驅車的小班草,可能,他們只是長大了而已。
誕生時間:2018年
價格:313萬起
土豪指數:★★★★★★
每個人都不止一面,即使再熟悉的人都可能有你從未見過的那一面,有些品牌也是。蘭博基尼不是從來都只造外觀科幻犀利、性格躁動不安的超跑的,在和法拉利干上之前,蘭博基尼起家靠的是拖拉機。20世紀70年代,蘭博基尼也曾為軍用項目研發了LM002,競爭對手可不是卡宴,而是悍馬這類純硬派通勤保障工具。
時光輾轉,蘭博基尼在2012年的時候又打起了SUV的主意,然后一晃又是5年,全新的Urus才正式出爐。該車于1月6日在中國地區首發,售價為313萬。國內首批車主2018年下半年即可交付。這種“良心價”很大程度上得歸功于全新4.0T發動機,畢竟即使和小牛的5.2L V10相比,排量稅都少了一大截。
這個大環境下還算和平的年代,蘭博基尼自然也不用再想什么武裝戰車,背后有大眾爸爸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研發,SUV只要做到蘭博基尼的兩個精髓就可以了:帥、快。
延續蘭博基尼的傳統,歷來新車的命名都會和牛、斗牛士相關,Urus的命名翻譯過來就是歐洲野牛,西班牙斗牛都是它衍生的物種。怎么樣用一句話證明它的跑車基因,比例。窗線到車頂的間隔和車身高度比例為1:2,這是幾乎所有超跑才擁有的比例。剩下的整體造型,Urus量產版和概念車非常接近。而作為一款SUV,它擁有蘭博基尼家族目前最復雜和最大的前臉,用“面目不善”形容最貼切。
也別忘了他的巨大尺寸,新車車身長度5112mm、軸距3003mm,比Q7、卡宴都大了整整一圈,實車放在面前的時候,氣場應該非常強大。常規版車型的輪胎型號為前285/45 R21、后315/40 R21。不差錢的話,更可以選裝升級為285/35 R23、后325/30 R23,輪胎都采用倍耐力P Zero系列。
車內,整體的造型有點陌生,但所有的細節元素又如此熟悉,六邊形結構遍布,從中控臺到換擋區域都是不規則造型。Urus車內有3塊屏幕,全液晶儀表盤之外,中控給了上下兩塊屏幕,和剛發布會的新一代A8一致。
三幅平底的方向盤為全新樣式,皮質和Alcantara材質組合給了它絕佳的視覺效果和手感,中控點火按鍵上的“紅蓋頭”則延續了蘭博基尼傳統,讓你有一種啟動的儀式感。
來,直接用數據說話,Urus的0-100km/h加速時間3.6s,0-200km/h加速時間12.8s,極速305km/h。制動能力同樣驚艷,從100km/h的速度到完全剎停僅需33.7m。
動力的來源是一臺4.0T V8雙渦輪增壓全鋁發動機,最大功率478kW(650PS)/@6000rpm,最大扭矩850N·m/@2250-4500rpm,傳動方面匹配8AT變速箱。在整體車重控制在2200kg的情況下,它的推重比為3.38kg/ps。
除了4.0T V8的汽油版動力外,插電式混合動力也在Urus的量產計劃之中,并且會作為性能版出現,有望在2019年第二季度加入。
多插一句嘴,那它是最快的SUV嗎?如果不是電動機作弊般的輸出特性,Urus可以順利拿下0-100km/h加速最快和極速最快的雙料冠軍,很可惜,Model X的變態破百加速成績看起來幾乎沒可能燃油車超越,除非真的爆改成2000匹。
如此,Urus只剩下一個最快頭銜——世界上極速最快的量產SUV。
畢竟是叫SUV,越野不能糊弄就完事兒吧。蘭博基尼ANIMA (Adaptive Network Intelligence Management)適路性智慧管理系統,其為Urus提供多達六種行車模式的選項。
這套全時四驅系統與奧迪的quattro四驅系統非常相似,中央帶有托森式限滑差速器。有了空氣懸掛的幫助,離地間隙可在158mm-248 mm之間調節。
標準情況下,前后輪的扭矩分配為40:60,而在打滑、起步、高速過彎等狀態下,后輪最高可達到87%的動力輸出,前輪最高可達到70%。另外,Urus還搭載了Aventador上的電控四輪轉向系統、自適應空氣懸架、主動式防傾桿等配置。擁有STRADA“街道”、SPORT“運動”、CORSA“賽道”、SABBIA“沙地”、TERRA“全地形”、NEVE“雪地”6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
Urus還是蘭博基尼的性格,一眼看上去就是天外來物,和賓利的共性是:都不那么平易近人。座椅舒服也是工程師考慮的問題,但在這之前,怎么讓它跑得更快好像更重要。
跑得快還不是傻乎乎的直線更快,而是在保證操控的基礎上更快,要不然,和美國那些大老粗們用改裝陸巡壓棧出2000匹跑贏直線加速有什么區別。
公司對Urus的目標是在2018年的產量能達到1000臺,到2019年,暴增至3500臺左右。如果一切按臆想中的那樣美好,Urus的銷量將占據蘭博基尼年銷量的半壁江山。
◆ 編輯點評:
當年保時捷開始造卡宴的時候,還被認為是叛經離道,但最終保時捷用市場和銷量證明了這類高性能SUV存在的意義,沒有誰會永遠和錢過不去。對于一家有悠久底蘊的車企,堅守傳承和突破創新看起來是兩個矛盾的點,它又必須兼顧。
Urus是對蘭博基尼專注超跑的背叛嗎?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是破壞了血統,不過反正它歷史上也有過LM002,好像也不能這么看。對于我而言,蘭博基尼造出了又帥、又快的車就可以了,還需要管那么多?并且,這可是世界上最快的SUV之一。
誕生時間:2016年
售價:269萬起
土豪指數:★★★★★★
賓利添越共有V8、W12和V6混動版三款車型,其中W12是最先在2016便已上市了,V8車型是最近上市,而V6混動版即將引進。
賓利添越總長達到5141mm,高1742mm,軸距達2992mm,這款集成目前賓利所有最新技術于一身的頂級SUV的定位自然在目前的攬勝加長版以及卡宴等車型之上,當然賓利的身份已經決定了新車目前是SUV的頂級產品。新車搭配全LED大燈以及尾燈,簡潔的前臉富有賓利典型的家族特征,隆起的后輪拱也是賓利車型中的經典設計。
添越的設計與賓利EXP 9 F概念車略有不同,但都展現出賓利特有的家族元素。新車線條比較平直,后門有一條沿輪拱的線條,很有肌肉感。車窗框和車門上鑲嵌有鍍鉻裝飾條,裝配了20-22寸的大尺寸輪圈。車身采用了新的智能混合材料:在鋁合金車身表面,再覆以一層由金屬鋁與高密度鋼混合鑄造的結構,相比同等級的鋼鐵材質總重量降低了236kg,在重量和強度方面有了更好的平衡。
內飾的設計在目前的家族語言中有所進化,但依舊是與古典元素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當然,既為賓利所為,所有的材質也都是頂級貨色,純手工打造的內飾由精選的優質公牛皮、無縫貼面木材以及金屬構成。車廂所有的細節都是賓利一貫的奢華和極致。另外,內飾有了15種顏色的選擇以及90種不同色彩的搭配,可為客人提供豐富的個性化選擇方案。
作為一款性能齊全的SUV,賓利添越配備8種模式的動態控制系統,4種公路駕駛模式為舒適、運動、自定義以及賓利標準,四種越野模式分別為泥沼、沙地、泥土地以及草地,提供全方位的周全駕駛體驗。新車還搭配48V主動防側傾系統,可在車輛過彎時主動抑制車身側傾,而在顛簸路段時同樣能對車輪進行輔助控制。新車還搭配了數項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駕駛席平視顯示器、盲點輔助及交通標志識別系統,高科技顯示系統、內置攝像頭及感應式駕駛輔助系統都有所搭載。
賓利添越配備的尾箱也是人性化設計的典范,行李廂中的滑動式導軌可用于固定、分割行李,也可以拉出軟墊作為休息、乘坐的平臺,使得富人們免除拿放行李的不便。另外,新車還有豐富的附件可以選裝,比如可伸縮的腳踏板、各種車身覆蓋裝飾件、車頂保護梁、自行車支架、專屬兒童安全座椅以及定制行李箱等提升逼格的附件都可個性選擇。
入門的V8車型搭載4.0T V8雙渦輪增壓引擎,這臺發動機與卡宴Turbo和蘭博基尼Urus同款,最大功率404kW(550PS),峰值扭矩770N·m。另外未來還將引進添越V6混動版。
超強的速度來自全新6.0T W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雙渦輪增壓系統、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和氣缸暫歇技術、并有FSI缸內直噴和TMPI多點噴射兩種供油方式。發動機最大功率為447kW(608PS)/6000rpm,峰值扭矩900Nm/1250-4500rpm,由8速自動變速箱傳遞動力。此前官方就已經測試得該車最高時速可達到301km/h,而破百時間也僅為4.1秒。
◆ 編輯點評:
當初還在為賓利進入SUV市場而大呼風骨何在的人們要跌眼鏡了,因為添越最終達到的高度已經不是SUV三個字母可以簡單描述。把它形容為路上游艇絕不夸張,而且還是一艘幾乎能達到地面上任何角落的游艇。(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謝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