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C旅行版要國產 瓦罐國內還有春天嗎?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去年年底一汽-大眾官方就宣布了CC Shooting Brake(獵裝版)白車身在長春轎車二廠焊裝車間下線,此后也有CC 獵裝版在生產線上的諜照露出,也就是說2020年CC 獵裝版要發布是鐵上釘釘的事情了。其實CC獵裝版也算是旅行車的一種,而國內目前普通品牌中級旅行車極少,那么CC獵裝版的推出會將旅行車市場帶入春天嗎?
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公布新車的名稱,CC Shooting Brake這一名號倒是在媒體中傳開了。海外還會將其稱為Travel Edition或Wagon,這些名稱實際上都是指一個意思——旅行版。沒錯,CC獵裝版實際上也就是CC旅行版。
Shooting Brake這名字挺長的,其實這個這個詞語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當時將馬車打造成可以坐人、帶上獵槍和獵犬的形式,好讓英國紳士可以去優雅地打獵,這種用途的馬車也被稱為Shooting Brake。后來到了1910年,才出現了第一款汽油動力的Shooting Brake車型,其實也就是雙門的旅行車,這種汽車形式也一直保留發展下來。
Shooting Brake擁有獵裝車這個中文叫法應該要感謝奔馳,2012年奔馳將CLS Shooting Brake帶入中國,中文名就稱為CLS獵裝版。至于說獵裝和旅行車有什么區別,其實經過了這么多年發展,現在也有了四門的獵裝車出現,所以還挺難分清楚什么叫獵裝車什么叫旅行車。如果非得給個結論,就得引用此前桃子老師的話,中國市場對于獵裝車的定義,應該叫轎跑型的旅行車。
關于獵裝車的歷史淵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圖深入了解:
CC獵裝版目前也沒有更多的信息曝光,但可以肯定的是獵裝版會比轎車擁有更充分的儲物空間,這對于奶爸而言實用性會更強,也更加適合家庭使用。旅行車向來都是具備優異的實用性,只是來到付款這一步,消費者還是很誠實的,價格高了再好的車那也只是幻想。所以CC獵裝版如果比CC貴上一萬,能考慮的消費者又會剩下多少呢?
旅行車在海外叫Wagon,國內更親切的翻譯為瓦罐。旅行車既擁有轎車的操控性,相比轎車底盤又會稍高一些,載物空間相比轎車更大,可以說是綜合性較好的車型。旅行車在歐洲比較受歡迎,原因是歐洲對車輛的操控性要求較高,同時消費者也想要裝載能力較強的車型,這種需求正符合旅行車的定位。不過在美國和中國由于國情有差異,所以旅行車都算不上是主流產品。
目前國內的旅行車市場車型分水嶺較明顯,旅行車要么就是16萬以下的入門級產品、要么就是4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產品,20-30元之間在售的旅行車產品只有進口大眾蔚攬和進口斯柯達速尊(速派旅行版)、寶馬2 旅行車三款產品。要說車型其實可選的很多,尤其是豪華品牌,不差錢的話可選的有一籮筐,光是奧迪已經一籮筐:A4 Avant、A4 Allroad、RS4、A6 Avant、A6 Allroad、RS6,當然,這些豪華品牌的旅行車,年銷量超過1000臺已經算表現優異的,更多的年銷量只有數百臺。
而國內銷量最好的旅行車當屬寶駿310W,這是國內最便宜的旅行車,官方指導價為4.78-7.28萬。2019年寶駿310W銷量在3.5萬輛附近,相比2018年下滑了接近61%。第二好賣的旅行車是一汽-大眾的蔚領,其2019年銷量在1.2萬臺左右,相比2018年銷量下跌了72.41%。2019年中國乘用車銷量下滑了8.2%,在這種態勢下,作為小眾市場的旅行車,其銷量萎縮嚴重是正常的。但拋開去年來看,前幾年國內汽車銷量高歌猛漲的大環境下,旅行車市場也沒有真正火熱起來,只是相對銷量好了些。國內這個細分領域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什么爆款產品,非得要說的話巔峰就是寶駿310W,月銷接近7500臺(2018年)。
進入國內最早的旅行車是標致的505SW8,由由廣州標致進行國產、1986年10月份上市。在那個國產只有上海大眾桑塔納的年代,505SW8三排8座、旅行車概念、前衛的內飾設計都讓國內消費者感到新奇。但是,由于廣州標致零件國產化率相當低(這法國人的鍋)導致配件價格高加上國內用車環境的差異導致車輛問題變多,505SW8上市前期銷量火爆的形勢沒能延續下去,最后只能草草收場。
接下來在全國銷售的旅行車就是上海大眾1992年推出的桑塔納旅行版(很多人也叫桑旅)。桑塔納旅行版實際上是采用了帕薩特B2 Variant的設計,不過這都是重點,桑塔納旅行版厲害之處在于它1992年4月上市,直到2008年才停產,生命周期長達16年,總銷量達到幾十萬輛。這期間也沒有進行重大改款,只是不斷修修補補,但這不妨礙桑塔納旅行版稱為國內生產時間最長的旅行車。
不過桑塔納旅行版大部分被公安系統采購,另外一部分才被私人消費者購買。桑塔納旅行版既可載人又可載貨,在汽車普及度不高的年代來看確實是個交通利器,當然那個時候的消費者也只是覺得桑旅實用,并沒有對旅行車等概念有更多想法。
其實在桑塔納旅行版推出前,有兩家國內車企就小批量開始生產旅行車,這就是上海申聯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和安亭巴士廠,這兩家企業生產旅行車時間大約在1989-1991年之間,不過由于產量極少,并且大部分作為公務用車和專用車使用,所以基本上沒有太多關于他們的信息。
其實在桑塔納旅行版推出前,國內還有一款旅行車實現了國產銷售,這就是海南馬自達的HMC6470(還真是沒有中文名,就這么一串代號)。1992年成立的海南馬自達正式開始以散件進口組裝的形式量產這款旅行車,早期廠方希望盡快提升零件國產化率,于是在生產早期該車就達到了超過70%國產化率,但也正是這樣導致整車質量變差。后來廠家不得已只能繼續用進口零件,保持27%的零件國產化率。直到1997年海馬并入一汽前,海南汽車制造廠是沒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它的車只能在海南內銷售,所以銷量小加上國產化率低,導致該車價格一度高達40萬。
后來在2000年附近,海南馬自達決定狠心降低車輛成本,所以改用上了國產的動力總成,加上擴大零件國產化率,在2001年HMC6470官方售價降到了8.9萬元,比當時海南馬自達323還要便宜。當然,即便是價格在十萬元內,由于車型老舊,消費者也不會繼續買賬,這款車型也沒在全國范圍內賣出多少臺。
使用散件進口組裝的旅行車還有一款,也是跟海南馬自達HMC6470同期出現的廣州云豹YB6470。廣州京安云豹汽車有限公司在1992年初成立,生產基地位于在廣州花都。它的幾款產品無疑例外都是通過散件進口組裝的方式生產,并且引入的都是日產的車型。廣州云豹2000年前后被廣州風神汽車收購,而廣州風神是東風和臺灣裕隆合資在2000年成成立,后來東風日產在廣州花都的生產基地都是由此發展而來的。廣州云豹YB6470實際上就是日產Cedric旅行車,它在1992年開始生產,并于1998年結束生產周期,由于實際銷量并不高,所以在國內這款產品也并不是有太多人了解。
顯然,上面的早期國產旅行車三劍客在中國消費者中并沒有留下什么消費印象,畢竟國內消費者早期對三廂車的情結比現在更為嚴重,所以三廂車才是消費者更想要的產品。無奈的是當時消費者手中購買力有限,于是在有限的金錢內選擇更能裝的車型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就是這個時候旅行車尤其是緊湊級和入門級旅行車還是受到國內消費者青睞的其中一個原因。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購買力變強了,可以買到空間更大的三廂車,自然也不會再考慮旅行車。而在2001-2005年,共有三款旅行車實現國產并銷售,此時廠商還處于探索階段,對市場中的熱點車型捉摸不定。
2001年11月21日上海通用(那時候還沒叫上汽通用)正式推出別克賽歐S-RV休閑轎車,定價12.25萬元和13.55萬元。雖然賽歐S-RV官方也沒叫旅行車,但它的車型設計與旅行車是極為相近的,實際上就是賽歐的旅行版車型。賽歐S-RV可算是早期有熱度旅行車的代表,憑借十多萬的低價以及合資的身份,加上旅行車獨有的大空間表現和早期賽歐的口碑積累,成為了一時熱門產品。后來在2005年別克賽歐S-RV轉到了雪佛蘭名下生產,2010年賽歐換代后,旅行版賽歐再也沒推出。
2004年,當時還沒倒閉的南京菲亞特推出了派力奧的旅行版——周末風(至今我都覺得他們的中文譯名太隨意)。當時官方定價8.68-11.68萬元,雖然推出時也受到關注,畢竟合資加上旅行車空間和10萬內的價格,還是會吸引不少人人看看。但在后期改款中動力相比對手弱不少,雖然06款車型定價降到了7.5萬元左右,但面對合資對手的新車,周末風已經沒有太多吸引力。隨后到了2007年周末風隨著南京菲亞特的解體而停產。而有意思的是,周末風也是首款在國內大張旗鼓鼓吹旅行車概念的車型,當然,它既賣不好、也沒能將旅行車的觀念植入國內消費者中。
2005年11月,別克在凱越的基礎上推出了凱越旅行車,定價12.78-16.28萬元。雖然價格上比周末風和賽歐S-RV高一些,但因為空間足夠大、設計也更符合消費者口味,上市后凱越旅行車銷量表現不錯。不過雖然銷量良好,但大多數購買的車主都沒把它當作一臺旅行車,而是將它當作客貨兩用車罷了。凱越旅行車存活了4年左右,在2009-2010年間結束了生產周期。
2006年前后中國車市依舊處于增長期,所以廠家們愿意去引入更多不同類型產品來看看消費者的喜歡。而就在2006年,這個時候兩個日系廠家帶來了自家的中級旅行車產品——馬自達6 Wangon(9月上市)和斯巴魯力獅旅行版(11月上市),官方售價分別為24.68和28.18萬元,馬自達通過散件進口組裝形式生產,而斯巴魯則是整車進口。這也是這個級別中首次有旅行車在國內銷售,如果說前面的旅行車都是小打小鬧,那么這兩款旅行車可是正規軍,在海外都是熱銷產品。
不過二者雖然產品力相當強,終究敵不過價格關口,這樣的高價并沒有引來多少消費者購買。馬自達6 Wangon上市一年后就開始出現大幅優惠才挽回了一點消費者的關注,3年后的2009年初正式停產。而力獅旅行版銷量從一開始就低,廠方也沒寄望這款產品能夠成為什么明星產品,不過斯巴魯在2009年9月還繼續引入了下一代的力獅旅行版銷售,只是這款產品持續了一年也沒有繼續進口開售了。兩款產品雖然也是走上了敗北的結局,但馬自達倒是給國內消費者留下了點旅行車印象,因為那時候天真的馬自達正兒八經地打廣告,向全國消費者普及旅行車的實用性,也正是那時候有更多消費者了解到了旅行車這玩意(實際是即便知道旅行車是啥,也沒多少真愛粉出現)。
在馬自達和斯巴魯引入旅行車前,還有兩個廠家已經引入了中型旅行車銷售,只是價格相當高加上沒有消費氛圍,所以路上基本就沒有出現過。這兩位烈士分別是:進口標致407SW(2005年4月上市)和薩博9-3多功能運動轎車(2006年10月上市),售價分別為46萬和45.9萬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