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大眾最先進電動車淪為廢鐵?
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如果ID.3延遲交付的話,僅僅是晚些時候拿車而已;但對大眾汽車來說,面臨的問題那可不僅僅是這么簡單。
●來自歐盟的巨額罰款
而首當其沖的就是面臨巨額罰款,按照歐盟政府的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在歐洲95%的新車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應超過95克,而到2021年所有新車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更是需要低于95g/km。而這次大眾就希望通過推廣ID系列,來盡快降低其品牌車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這次如果真的推遲的話,那么大眾的原計劃將徹底被打破,而今年歐盟排放目標或許也很難實現,因此其面臨的將是高達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9.1億元)的巨額罰款。
●工廠閑置
要知道大眾這次為了全新MEB平臺,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全球范圍內大面積建設新工廠(目前已有7座)。按照此前規劃,在2020年10月安亭工廠(上汽大眾)及佛山工廠(一汽-大眾)將正式啟動基于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綜合年產能將達到60萬輛,并將于2025年前推出30款在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
假設因為上述的一系列問題,導致ID.3無法達到量產標準,但在中國的兩大工廠又建設完成,那么不開產的工廠其帶來的每日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結合這一次因疫情,大眾大規模停產就能平均每天“燒”掉2.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6億元)來看,想必兩個工廠不開產,損失也少不了多少!
此外,盡管目前已經生產好的ID.3會統一存放在倉庫內,以便技術人員查漏補缺,但換個方向來說,假設因軟件問題,導致無法開售,那么與日俱增的ID.3將會很快填滿儲存量有限的倉庫,而一旦超過限額,大眾工廠又將面臨停產或者尋找更多的倉庫,這無形中成本進一步增加,即便家大業大如大眾,在這件事上也耗不起。
大約10年前,當第一批特斯拉、日產和三菱純電汽車問世時,大多數人都對其嗤之以鼻;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動車相關技術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如今全球已有數百萬輛電動汽車在行駛。
而這輛大眾ID.3似乎又進一步拉近了我們和電動車的距離,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大眾為了這些做出了哪些努力。
●擔心電池衰減和環保問題
為此大眾在設計之初,就努力攻克了這個問題,其利用新型技術(包括:主動電池加熱/冷卻、電池管理系統等)使得ID.3電池不論使用何種方式進行充電(再也不用擔心快充傷電池了),都能保證電池在8年160000km后,最小容量都有70%。
假設電池壽命已超過,ID.3電池也絕不會作為普通垃圾運送到垃圾填滿場,而是運送到大眾在全球各地建設的電池回收中心,將有價值的原材料(包括:鎳,錳,鈷和鋰等)重新回收,預計最初每年就能實現回收1200噸(相當于3000輛車)的電池,隨后回收量還在進一步增加。
●擔心電池安全
在一部分人眼中,電動汽車似乎是一個愛著火家伙,但根據全球數據統計,電動汽車的著火率遠比傳統汽油或柴油汽車更低,只不過每次電動車著火都被媒體肆意放大,而傳統燃油車著火卻字句不提,因此造成公眾誤以為電動車易燃。
不過大眾為了盡可能降低這種火災隱患,還為ID.3裝配了一套特殊的安全系統,可將火災隱患和電擊危險降到最低,假設發生事故時,電池的電流會立即中斷;同時,ID.3的電池系統還裝配有特殊的防撞框架,并首次提供了全面覆蓋的堅固車身底部保護裝置。
●電動車只是有錢人的玩具?
這里我們以德國為例,大眾ID.3的入門版本在德國補貼后的售價為23430歐元(折合人民幣17.92萬元),這價格比德國市場在售的Golf 1.5TSI或Golf 2.0TDI 更便宜。
而使用起來,與一般燃油車行駛相同距離相比,大眾汽車預計每月運行成本的差異可能高達40歐元(折合人民幣306元);與此同時,ID.3的維護成本更低,不需要復雜的油路更換,僅需每兩年進行一次車間檢查即可(無需考慮里程數);而保險方面,ID.3有著更高的安全系數,在德國達到了17級,平均比同類燃油車要高3級,這意味著每年可節省約200歐元(折合人民幣1529元);此外,還有稅費等各方面優惠。
平均下來,ID.3的使用成本比同類燃油車每月約節省50歐元(折合人民幣382元),或每年600歐元(折合人民幣4590元)。
而對于后續二手車保值率,大眾官方表示:“過去,電動汽車的價格相比燃油車非常不穩定,這一部分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場銷量低,同時幾乎沒有二手車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由于電池的快速發展,技術不斷革新。但這一回大眾ID.3的續航里程和充電能力將隨著新一代電動汽車的發展而改變,同時對適合日常使用的二手電池車的市場需求已日與俱增,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再加上電池技術在未來幾年中的發展也將更加緩慢,因此新舊電動汽車之間將不再存在重大差異,而我們的八年電池保修(超過16萬公里)也提供了額外的保障保護,所以ID.3的保值率大致與同級別的燃油車相同。”
這臺ID.3真可謂集大成者,全新的MEB模塊化平臺、全新純電動力總成以及全新車載信息系統,都展示出大眾集團深厚的研發實力;我想要是換著其他車企,早就撒手不干了(我可以為這句話負責)。總而言之,大眾為了打造ID.3所花費的代價,已經不是一般車企能夠承受住的。雖然如今大眾遇到了問題,但這款傾大眾集團之力的劃時代杰作終究是屬于大眾自己的革命,而革命的路上必定會有許多困難,因此這就需要大眾去和過去的自己進行博弈。
換個思維來說,小編作為“腦殘級”的大眾粉,也不是第一次見到大眾遇到類似的困難了,因此我相信大眾作為全球技術儲備最為深厚的車企之一,其一定會跨過這道坎,讓ID.3震驚世人,并成為大眾集團新四化轉型的基石。
綜上所述:
說ID3是廢鐵就太無理了,這款MEB的全新電動車只是暫時還不完善所以推遲交付,作為大眾粉的我非常期待。
(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熊睿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