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示三項強制性國標 保障電動車安全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就《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進行了公示。此次公示的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品報批準入的基礎要求。業內預計,如果沒有較大異議,該標準將很快得到發布實施。
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61萬輛。
二、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呈現出上升態勢:有數據表明,從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共發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起火33起,新能源商用車起火26起。
事實上,與傳統燃油車起火事故發生率相比,新能源汽車起火率較低。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關注度和顧慮卻更高。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對燃油車自燃的可控性比較了解,而對電動汽車的安全可控性卻并不熟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工信部從2016年起便開始積極推動制定新能源汽車安全標準,力圖減少車輛起火事故。2018年9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督促生產企業對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和載貨汽車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此次公示的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品報批準入的基礎要求。
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企業為了保證市場供應量,在設計、制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忽視了對質量的要求。此外,部分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操作、維修保養也不夠規范。如果電動汽車及電池等安全要求的強制性標準能夠盡快實施,這對于提高全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認知,強化企業安全性設計、制造水平以及相關售后服務,引導用戶規范充電,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文:太平洋汽車網 韓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