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全面電動化需10年?政商大佬帶你看懂大趨勢

      2019-07-10 00:01:34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在限牌、限行、雙積分等多種政策的聯合神助攻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像瘋狂生長的韭菜,近幾年間收割了三百萬輛的保有量,占據全球一半。但是如此飛速發展的背后,可是藏著不少吃瓜群眾對電動車的怒懟,關于續航焦慮、“電動爹”、自燃安全的討論聲此起彼伏。

        相反,被視為終極方案的氫能源燃料車則被絕大多數專家、車企大佬瘋狂安利,網友也是持樂觀態度,但若真正規模量產,可是要花費天文數字般的造價成本。

        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新能源化的未來是走向電動化,還是高大上的氫能源燃料車,還是共生共存?或者說,未來10、20年后,人類的出行方式將發生怎樣的改變?連習大大都專門致賀信的首屆世界新能源大會為我們的問題給出了指引

      全面電動化需10年?政商大佬帶你看懂大趨勢

      10年后沒燃油車賣了你同意?

        首先很有必要科普一下: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以下簡稱WNEVC)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已經經過2年籌備,就連國家主席也發來賀信,足以證明黨中央政府對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視。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我國已經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350萬輛,占世界保有量的50%以上,公共充電樁達到40萬個,私人充電樁達到57.5萬個,目前車樁比達到35.1%。2019年1月-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萬輛和46.4萬輛,在車市寒冬下,成為逆勢增長超過50%的細分板塊。

        有這么大一塊蛋糕,較早入局的自主品牌加緊推出新品,目前在國內市場后發的外國品牌的著急了起來,像傳統車企的大眾、豐田借助平臺化優勢,一年內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再如特斯拉、MINIsmart進駐中國市場,實現國產化。

        以電池起家,唯一實現電池自給自足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自稱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其將電動化進行到底的決心絲毫不意外。王傳福在WNEVC上提議:逐步禁售燃油車,2030年前實現私家車電動化。也就是10年后,建議大家都別賣別開燃油車了。

        但顯然并非所有車企都同意王傳福的提議,目前國內所謂的新能源大趨勢更多的是活在在政策保護下。日產副社長坂本秀行就在WNEVC上也表示:“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好像并沒有那么喜好,補貼一停銷量大幅下降。”日本人在中國的地方瞎說這種大實話真的好嗎?

      工信部:正研制2021年新能源積分比例

        我覺得還挺好,這正正說出了老百姓的真實心聲。市面上的產品良莠不齊,不乏有“電動爹”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橫行,安全質量、充電續航等問題困擾著消費者,引發一片唱衰之聲。

      電動車發展首要解決的是安全問題

        近幾個月來,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頻頻發生,從一開始吃瓜群眾紛紛熱議到如今已經見怪不怪,被放大的輿論最終形成全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質疑或恐慌。

        所以,在世界新能源大會上,比禁售燃油車提及得更多的,是“安全”一詞。“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處在培育期,杜絕重大安全事故是當下的首要任務,安全問題是事關新能源發展的生命線。”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如是表示。

      特斯拉充電自燃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董事長李開國的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主要有五個場景,分別是充電自燃、行駛自燃、碰撞自燃、浸泡自燃、停車自燃,其中充電自燃占比最高,甚至超過40%。

        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此次世界新能源大會,主管部門、電池專家等紛紛諫言獻策,從電池熱失控的基礎研究談到電池安全系統的設計,從消防安全談到安全科普。

      特斯拉充電自燃

        在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看來,影響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三大關鍵問題,首先便是行駛的安全性,這是消費者關切的頭等問題,其次才是商業的可行性以及基礎設施的便利性。

        事實上,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入新階段,產品質量是在向好發展的。比如,根據中國汽研的數據,從2016年到2019年5月其測試了405款動力電池系統,振動和擠壓首次通過率已經從原來的60%慢慢提高到了90%+。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這條路是一定會走下去的。未來或許正如歐陽明高所說,“電池熱失控既是影響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也是市場競爭和品牌塑造的一個主旋律。新一代電動汽車不是靠動力性,可能要靠安全性贏得客戶。”

      2025年電動車性價比超燃油車

        關于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爭論不絕于耳,但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在政策倒逼、資本支撐下,電動車的技術與日俱增,如今的自主品牌電動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400、500km的級別,而各大品牌也愈發重視行駛品質、質量控制、空間表現等方面,令產品實力盡可能達到均衡。

        從技術方面來說,電池能量密度的突破是電動化最大的功臣之一。寧德時代表示,2019年投放市場的方形軟包電池,重量比能量為304Wh/kg,體積比能量743Wh/L。到2025年,實現電池能量密度500Wh/kg以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可達到250Wh/kg,電池價格700元/度以內,電池能耗低于8度/百公里。

      2026年達60GWh 寧德時代在德擴增產能

        鑒于此,專家在WNEVC上表示:2025年前后,電動車的性價比超過燃油車,而太陽能和風能等發電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同時,2035年將基本上全面實現汽車動力電氣化、能源低碳化、整車智能化。

        簡單來說就是專家預計再過5年電動車可能就比燃油車還便宜了,再過10年路上的充電站可能比加油站還多。這是你喜聞樂見的大趨勢嗎?

      自動保存_dujuhao1

      報廢電池是什么垃圾?交給主機廠解決吧

        已經上路10年或更久的舊鋰離子電池可能不適合為汽車提供動力,但它仍有相當大的能量容量。目前國內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報廢期,而后續的電池報廢、回收問題卻缺乏法規、標準可依。

      中化集團投100億元建20GWh鋰電池生產線

        專家建議通過召回制度,督促主機廠和設計單位。同時,無論是汽車廠商還是電池生產商,都應該主動承擔起電池的回收工作,尤其是當前大批新能源公交車上的退役電池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交通部將建立新的機制,對于不愿處理和回收廢舊電池的企業都納入到交通運輸的誠信體系,后續也將影響其新產品的準入和投放。

        要讓一個初創行業走上正軌,必定離不開國家宏觀的調控。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推動新能源車在于環保,但也不忽視整個閉環所帶來的污染,比如動力電池處理不當,就會導致水污染、土污染,環境的嚴重性已經容不得我們再在“先發展,后治理”上重蹈覆轍。

        大眾率先給出了解決方案,計劃在德國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建立大眾汽車第一個電動汽車電池回收中心。明年,該中心計劃初步實現每年回收約1200噸電動汽車電池的能力,相當于約3000輛汽車的電池。

        從長遠來看,大眾希望回收約97%的電池組原材料。如今,這一比例約為53%,薩爾茨吉特的工廠預計將進一步提高到72%左右。大眾汽車預計,在薩爾茨吉特的工廠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分散回收工廠??紤]到大眾汽車計劃銷售電動汽車的數量,出于成本和環境方面的考慮,在公司內部處理回收問題將是優先考慮的問題——盡管“電池碎紙機”要做的工作至少還需要10年時間。

      電動車尚未被完全接受 氫燃料車也要來了

        作為過渡的電動車方興未艾,被視為最終解決方案的氫燃料電池車(以下簡稱FCV)被專家、車企大佬瘋狂安利,以目前最新的技術,氫燃料車加氫5分鐘就能充滿,且能實現600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續航,再加上零碳排放,這么看氫燃料電池車還是具有一定被種草實力的。

        中國氫燃料電池車推廣模式而言,研究者認為,比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進程約晚10年左右,采用10年前十城千輛推廣模式合適。

        日本、韓國更是將氫能源上升到國家戰略等層面,兩者都有清晰的目標,都要在20年后的2030年達到80萬甚至上180萬輛。目前兩國分別都投放了少量FCV車型,比如豐田Mirai、本田Craity Fuel Cell、現代途勝ix FECV都已經量產,與之配套的商用加氫站也在小范圍內運營,其中韓國更是高調地將加氫站開到國會大廈傍邊。

      日本、韓國與中國氫燃料電池車發展規劃比較
       國家時間節點規劃保有量(輛)規劃加氫站數量(座)
       韓國
       
       
      2022年 8萬——
      2024年 180萬——
      2030年620萬 1200
       日本2021年前4萬 160
      2030年 80萬——
       中國
       
       
      2020年 5千-1萬(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 5萬-10萬(大型燃料電池SUV)——
      2030年 100萬(長途貨運卡車)——

        反之,中國尚處于一片空白之中,運行中的加氫站只有15座,保有量也僅有3000輛FCV車,依然是個稀有物種,盡管是閱車無數的汽車編輯親眼見過的絕對是寥寥無幾。目前算得上已經上市的只有上汽大通FCV80了,售價高達上百萬元,國補和地補都能達到50萬左右,只不過如今銷量如何,車賣到哪里,賣給誰也就只有車企最清楚了。

        而其他傳統車企也在密謀發展FCV,只不過大多數也只是在規劃藍圖階段。另一邊廂也有N線汽車品牌突然宣布入局,企圖分一杯羹(此處@青年汽車)。當純電車在國內尚未站穩陣腳時,FCV猝不及防的“閃現”不禁會有引來黑人問號臉,一來售價貴,需求少,二來加氫站屈指可數,配套設置幾乎空白,憑什么我們要為FCV買賬?

      2017廣州車展:大通FCV80終端售價30萬

        先不說技術門檻比純電動車高多少,像走在前沿的豐田Mirai世紀90年代已經在研發,目前投入商用,但它在加州的售價高達5.3萬美元,這還是拿了5000美元補貼后的售價。同樣的價格下,你可以買下兩輛寶馬3系或者一輛奔馳E級,如果你是忠實的環保主義者,Model 3會是明智之選。

        至于產品力方面,不吐不快的美媒更是diss豐田Mirai外觀形似加大版的普銳斯,車機老掉牙,內飾無質感……

      2018成都車展探館:豐田mirai

        先師豐田Mirai尚處于成本、產品重構的摸索階段,國內的燃料電池車也別輕易談量產、談商用落地了。另一方面是作為配套的加氫站成本也相當高昂,以目前最新的技術,加氫站成本(千萬元級別)要比加油站高出十倍。

        所以即使是上層建筑已經腦補出未來的藍圖,但作為底層的我們還是不知道氫燃料車能來怎樣的品質,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性價比讓我們舍棄燃油車。

      寫在最后:無新能源不未來?

        結合種種觀點,不難發現專家、學者都將2030年、2035年設定為全面電動化的時間節點,而車企、汽車零部件也在努力跟進,紛紛高調官宣自己的新能源大計:“到XX年實現XX萬臺銷量”、"XX年實現新能源產品占比多少",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對消費者而言,以目前的技術考慮,所有的抱怨、質疑都可以被理解,但是技術不斷被顛覆,資本在瘋狂灌注,以長遠的目光來看,電動化終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畢竟當年我們用諾基亞2G按鍵手機的時候,大部分人肯定沒想到10多年后,5G、折疊屏手機已經成為現實。

        不過在中國要實現全面電動化比任何國家都要更艱難,先不說消費者主觀性的選擇,單是中國地域廣闊、氣候多變的地理條件,已經在制約充電網絡、充電樁的覆蓋,對車輛本身而言,還會影響性能發揮等等??梢灶A見的是,新能源汽車在10、20年甚至是更遠的未來,成為出行工具的主流,但不會完全抹殺燃油車的存在。(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精品SUV是偽命題? 深度體驗廣汽豐田C-HR

        小編今天就來深度挖掘一下廣汽豐田C-HR的核心亮點,看看這“精品SUV”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自帶2.2米“大床”外掛 吉利豪越要躺贏漢蘭達?

        吉利中型SUV—豪越正式亮相,主打大大大的空間表現,我們近距離圍觀一番,看看其有哪些挑戰漢蘭達的實力。

        塞納/海利亞/氫能源 豐田將國產新車驚喜滿滿

        豐田即將國產的新車不僅包括Sienna、Harrier以及數款針對國內市場開發的全新車型,還將在四川一汽豐田導入柯斯達FCV氫燃料電池車

        公主病只看臉/直男癌要空間 奧迪Q3轎跑全Get到了

        在這個看顏的時代,普通比奇怪更危險。奧迪get到了“后浪”的需求,反手就是一臺不平凡的Q3轎跑(Q3 Sportback)。

        銷量主攻手 廣汽豐田C-HR豪華版車型解析

        對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C-HR最受消費者喜歡的是豪華版車型。這也反映了TNGA車型的高價值定律,購買C-HR的消費者對體驗要求更高。

        美女伴娘買車記 她為何心動最低配卡羅拉?

        這個故事的主角,除了喵喵,還有她最終選擇的愛車——低配的卡羅拉。沒錯,就是最低配的那一個。

        雷克薩斯或發布小型SUV BX 彌補20萬檔空缺

        雷克薩斯計劃基于豐田YARiS Cross,打造一款全新小型SUV,并命名為BX

        2021款嘉際官圖發布 搭載“零壓舒適座椅”

        我們從吉利汽車官方獲得了2021款吉利嘉際的官圖。

        政府砸10億喊不動你買車?我們在4S店發現了真相

        疫情影響下,救市成為了各大城市的首要“KPI”。廣州,這個汽車產銷重地走在了最前,給你們安排10億元補貼買車!

        合資與自主大混戰 四款純電家用車性能橫評

        合資品牌在造車方面一直給我們留下優于自主品牌的印象,但在新能源領域,不少自主品牌有著更早的入場時間,賦予了彎道超車的寄望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永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