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動力電池AI工廠投產 總規劃產能18Gwh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11月27日,蜂巢能源位于常州金壇的車規級AI智能動力電池工廠一期項目正式投產,規劃總產能18Gwh,總投資預計80億元,產值超過130億元。
蜂巢能源常州金壇工廠總投資80億元,產值超130億元,規劃產能18GWh,共分三期建設:本次投產的一期項目規劃產能4GWh,二期項目規劃產能8GWh,預計2020年年底投產,隨后將進行三期6GWh產能的建設。
據了解,蜂巢能源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自2012年起開展電芯研制,2018年2月獨立為蜂巢能源,總部位于江蘇無錫。目前,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電芯、模組、PACK、BMS、儲能、太陽能研發和制造,為全球新能源用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蜂巢能源在全球規劃設立7大研發中心,其中中國保定研發中心、中國上海研發中心、韓國研發中心、印度研發中心已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在深度開發正極、硅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等前沿材料和電池技術。
金壇工廠定位于高標準、智能化、零排放的環保型工廠,自動化率達95%。蜂巢能源的電芯均采用高速疊片工藝,封包形式涵蓋方形和軟包。相比目前傳統動力電池公司普遍采用的卷繞工藝,疊片技術可以從最根本上使電芯能量密度更高、循環更好、內阻更低、產熱更少。
早在今年7月,蜂巢能源推出了動力電池“疊時代”的概念,發布了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巢系列”動力電池產品平臺,以及四元電池、無鈷電池。此次常州工廠的正式投產意味著疊片技術的正式落地。
除了疊片技術的創新外,蜂巢能源工廠還提出“車規級”統一標準,以及導入AI智能技術。
不同于傳統動力電池供應商源于3C場景,脫胎于長城汽車的蜂巢能源從開創之初就以車為服務目標,目前已經為WEY的P8、歐拉的IQ和R1等車型提供了電池PACK超過5萬套。
未來,蜂巢能源還會繼續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正在和國內外多家整車企業開展深入的合作交流,包括歐美的一些頂級車企。
另一方面,蜂巢能源通過導入AI智能技術,在環境控制、毛刺控制、異物檢出、制程管理、設備自動化等多個方面,保障產品質量和一致性,減少甚至消除因制程缺陷導致的電池安全事故。
不可否認,汽車新能源化已經成為全球統一行動的發展路徑,相關的零部件產業隨之成為新的逐利點。作為核心之一的動力電池正成為各大廠商攻城掠地的目標。作為后起之秀,蜂巢能源自稱“懂汽車的電池專家”,或許會成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以及日韓動力電池廠商的鯰魚,在純電動車爆發時代下,充滿著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刺激行業。(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